|
重大改革“先行先试” 天津滨海新区的创新框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10:55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政策框架本身是空洞的,惟有“先行先试”的实践许可,才是滨海新区仍可期待之处 ★ 本刊记者 /郇丽 11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保监会在天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保险改革试验区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天津滨海新区金融试点概念再次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天津市保监局杨旭告诉记者,该意见目前仍然还只是个发展框架,具体项目还未有定论。 但作为第一家,将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财产保险公司——渤海保险公司,已经建立了天津滨海分公司。目前渤海保险正在滨海新区筹建资产管理公司,以期引导全国保险资金为滨海新区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放宽基础设施投资范围和条件并尝试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或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投资滨海新区不动产,推动非寿险投资型保险产品与基础设施投资相结合。 《意见》下发当天,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保监会主席助理袁立表示,天津滨海新区将建成保险改革试验区,为全国下一步保险改革发展探索新路。今后,保险企业、保险业务、保险市场、保险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安排在这里先行先试。 先行先试之门 显然,政策框架本身是空洞的,惟有“先行先试”的实践许可,才是滨海新区最值得期待之处。从80年代初的深圳,到90年代初的上海浦东,再到现在的天津滨海新区,以全面金融改革形象出现的滨海新区,在改革与开放中已经有了不同的意义和要求。 2006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问题的意见》后不久,在天津召开的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与金融改革创新高峰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已经表示,国家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今后原则上将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 在推出保险业的先行先试之前,滨海新区在金融业中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天津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渤海银行。 2006年2月16日,首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在天津开业,当年12月,渤海银行即获准开办衍生产品交易。 在此基础上,天津滨海新区迎来了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的第一项政策,外汇改革试点。 2006年9月3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滨海新区可以进行外汇改革试点。试点包括了七项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包括改进外汇经常项目监管方式,对滨海新区试点企业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后监管;改变强制结售汇制度,实行居民和企业意愿结汇和自由购汇;同时,通过合格投资机构,将人民币换成外币,扩大对外投资;允许试点企业开办离岸金融业务。 然而,这项政策却是以极其低调的方式开锣,以至于所有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大企业代表事前没有得到任何书面资料,只是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郭庆平宣读了相关批复。 之后,有银行界人士分析说,主要是获批的外汇七项政策包括人民币资本项下的突破及经常项下的全面放开,涉及的全部是当今中国金融改革的敏感点。 创新空间 成立银行、设立保险公司、试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滨海新区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最完整的一块实验田。天津市长戴相龙也曾表示,天津的目标是“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争取成为‘金融创新基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则指出,上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国缺技术、缺管理,更缺资金,尽快吸引外资几乎是金融改革开放的主要议题。而现在,中国经济建设不缺资金,所以滨海新区不是简单走深圳、上海试点的老路,不用再在扩大资金数量上打主意。 在夏斌看来,先行先试重点应是促进国内储蓄向投资有效转化上,开辟新的工具,培育机构投资者,例如: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综合经营、整合金融机构现有资源等等。 中国工商银行风险管理师魏国雄则认为,国外成熟而高精尖的金融创新,恐怕并不能简单地搬到天津来,从现实情况来看,适用于大众的金融创新可能在国内会有更大的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研究员唐旭表示,只有形成金融中心才能推动金融创新。唐旭介绍说,形成金融中心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交通发达、产业集中地区的某一大城市自然形成,这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另一种就是通过降低交易费用,由某种力量推动中心的形成,这种力量往往来自政府部门。 与外汇改革试点类似,随着渤海银行、证券及保险等公司的建成,滨海新区酝酿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但金融控股带来的同样是监管的担忧。天津证券业理事会理事长杨蔚东说,监管部门应允许适时在新区组建金融控股公司,促进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对接,逐步实现顾客到任何一个营业点,都能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等全能化服务。滨海新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邢春生很清楚,他说,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并非天津市能够决定的,要得到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审批。 产业基金中心雏形 产业基金的先试先行则要比外汇改革等要容易些。11月2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公司对外宣布,渤海产业基金拟投资约15亿元,受让天津钢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天津钢管集团部分股权,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支中资产业投资基金正式启动。 据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马骏介绍,公司在投资收益方面的目标和国际标准一致。据悉,在投出第一单后,渤海产业基金已经与多个项目签订了初步协议,涉及金额60亿元左右,公司将在今年把首期募集总额为60.8亿元人民币资金全部投完。 从今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渤海产业基金在滨海新区、环渤海地区及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众多的项目考察和遴选,项目涉及能源、环保、军工、金融、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和龙头企业。 在产业基金平稳起航的同时,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正与英国MTM公司一起筹建国内第一家“产权基金”。据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高峦介绍,该基金将主要投向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资产整合和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英国MTM公司则是由英国金融服务局授权并监管的专业基金管理公司。 高峦称,目前,双方已初步确立了合作建立产权基金的具体方案,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产业基金作为投融资体制上的一个创新,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拟组建的产权基金对于国资系统的战略重组、改革改制以及兼并收购则无疑将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持。 不过,基金业的发展在天津的设想中有着更深入的规划。高峦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国内风投关注的是创业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退出,却疏于对私募基金自身股权流通的重视。天津产权中心正在初步筹划建立国内首个私募基金股权交易市场,为私募基金的股权流通提供专门平台。 而在目前,私募基金股权转让途径有两种,一是在原有股东间或与潜在投资者进行一对一的协议转让,二是像黑石一样走公开上市的道路。但前者效率低下,后者则存在高门槛等现实和政策障碍。 高峦透露,尽管目前还在设想和论证阶段,没有形成最终方案和时间表,但相关的研究已经展开。在他看来,产权市场已经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和市场交易规则,由其打造私募基金交易板块,能够充分推动资本流动和私募基金业的发展。 如果在天津能形成活跃的基金股权交易市场,天津将能抓住私募基金业发展的头尾两端。据悉,在滨海新区上报的有关金融综合改革方案中,“打造产业和私募基金中心”是其内容之一。天津市市长戴相龙表示,将在搞好渤海产业基金试点基础上,鼓励发展各类产业基金,把天津逐步建成中国产业基金发行、管理和交易的中心。 ★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