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铜陵的循环经济试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孟歌王永群

  铜陵是新中国最早建设的铜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排头兵,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新近扩容的长三角,已将其收编在内。近年来,铜陵加快了资源与产业转型的步伐,进行了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尝试。

  环境压力迫使

  铜陵选择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铜陵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铜陵市代市长李明对记者说,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经过了从“自然”到“自觉”再到“战略”的发展阶段。

  铜陵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铜陵现有的工业基本上是在铜、硫和石灰石三大主要资源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同众多资源型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相同,铜陵资源约束也日益严峻。资料显示,铜资源作为铜陵的主要矿产资源,目前自有量不足10%,90%以上的铜精矿石需要从国外进口,每年进口量约110万吨。化肥工业同样面临着磷矿资源的制约,铜陵生产磷复肥所需的磷矿大约130万吨,全部从外地购进。

  一方面是资源拥有量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发展对

能源和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2005年,铜、化工、电子、建材、纺织五大主导产业对铜陵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7%。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化工产业主要依靠矿石的开采与冶炼,铜陵的环境压力分外突出。

  纵观整个“十五”,尽管铜陵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呈降低趋势,但与国内及安徽省内其他地方相比,差距仍较明显。“在此压力下,近几年铜陵从三个层面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力度。”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方永杰介绍说,一是在区域经济上推进循环经济,这是面上推广;二是在共生企业和产业间发展循环经济,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梯级循环利用工业“三废”;三是在重点企业间开展循环经济。

  2005年10月,铜陵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铜陵有色集团公司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这种“双试点”在全国尚属首家。目前,铜陵已经按照产业链之间的循环关系,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集中在三大循环经济试验园区内,集中建设,以形成产业间的循环。

  “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实际上是一回事。事实上,早在循环经济概念破题前,我们已经不自觉地进行了这项工作,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铜陵有色集团总工程师李冬青对记者说。

  企业固废物堆积变资源

  在去铜陵采访前,朋友告诉记者,铜陵正在告别“三座大山”——由企业固废物堆积而成的“红山”、“黑山”、“白山”,但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发现所谓的“红山”与“黑山”,据陪同人员介绍,它们已经消失,只是在“白山”——白色磷石膏灰山附近,看见卡车正拉着石膏灰往工厂运,它们已经成了资源。

  据方永杰介绍,“红山”是铜陵化工集团生产硫酸产生的大量粉状硫酸渣堆积而成,氧化后遇风飞扬,下雨则“红水”四溢。“黑山”,是铜陵有色集团固废堆积物,两者都被再利用“消化”完毕,甚至以前被填埋的部分也被挖出利用。

  现存的“白山”主要成分是磷石膏,是安徽六国化工公司的固体废物堆放场。现存“储量”达700万吨,远远看去,白色小“山坡”在阳光折射下蔚为壮观。自2006年以来,随着利用磷石膏加工水泥缓凝剂技术研发成功,“白山”开始被利用,现在每年生产缓凝剂、石膏板材和石膏等,可再利用磷石膏粉100多万吨,预计再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现在的“白山”就会被夷为平地。

  2006年,铜陵“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2.8亿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2.23%,全年减排二氧化硫4000吨。横向数据比较或许简单明了,2005年铜陵能源耗费总量为419万吨标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2.29吨标煤,比全国平均1.22吨标煤和全省平均1.21吨标煤高出近一倍。2006年,全社会能源消费量达到460.9万吨标煤,比2005年增长10.1%;单位GDP能耗为2.17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5.2%,节约能源25万吨标准煤。

  循环经济再向前:

  呼唤缺失的标准

  自铜陵将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纳入“

十一五”规划之后,由南京大学编制的《铜陵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三大循环园区规划也已编制完成。

  “我们企业也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划,但时至今日,国家在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方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甚至参照的体系都没有,我们只能根据企业现有的状况随时调整。”铜陵有色集团总工程师李冬青说。他的主要观点有:一是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措施欠缺。他认为,目前国家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法仍未出台,《节能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现有法律原则性太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仍不完善,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较多困难。二是激励政策和支持资金太少。在节能方面国家尚未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主要集中在水泥、墙体材料等少数建材产品领域,实际能够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很小,总体的激励力度不够。三是多数项目融资比较困难,实施难度大。特别是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一般普通项目相比,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差。在目前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机制条件下,多数企业投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加之融资渠道有限、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等多方面的影响,使项目实施难度很大,小企业尤其困难。四是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五是对企业实施的“资源控制”战略应予支持。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在铜陵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逼迫企业走节能循环道路的条件已经形成,但由于传统增长方式具有很大的惯性,转变增长方式需要支付短期代价,尽管市政府大力营造氛围,但由于法律和评价体系的缺失,循环经济发展只能靠企业和地方政府“自觉”。

  尽管如此,铜陵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