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财经杂志2006年会 >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现场答问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4:03 新浪财经

  2005年12月12日,《财经》杂志2006年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预测与战略”。新浪网提供独家门户网络支持。以下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现场答问实录。

    胡舒立:谢谢周小川行长的精彩发言,下面,周小川行长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财经》杂志记者:预测和宏观经济分析是央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您觉得央行目前在这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准备如何改进?第二个问题是:大家比较关注农信社改革,明年一季度马上迎来第一批票据的兑付,您怎么看?

  周小川:我们很重视央行的预测工作,但我们很难进行国际比较。因为做国际比较时,成熟的市场经济的预测有一套自己的规律,计划经济依我看可以不预测,因为可以把所有东西都计划进去,不按这个做不行。所谓难,就难在对转轨经济的预测。转轨经济的预测不能跟成熟市场经济的预测相比较,只能跟转轨经济的预测相比较。

  我们认为,中国

人民银行至少有一点做得可能还是不错的,那就是,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能做的比较平稳。曾经有很多经济学家预测,如果采用休克疗法,会使经济有一个根本的转机,然后迅速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但是,实际上,他们错了——休克疗法以后,进入了一个衰退,GDP下降,人民生活恶化,这是一个痛苦的过渡期,之后,慢慢开始出现好转。

  我记得在1990年、1991年的时候,在世界银行的一次会议上,我说,中国渐进式改革应该取得更好的结果。那时,很多人就不屑一顾,人家说,你胡说八道什么。那时候我不在中央银行。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认为对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些预测工作,大家做了很多努力,应当给予肯定。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至于农信社改革,它是在中国银监会直接组织领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最开始在八个省市试点,然后推广到29个,我们还差一个点,我想最近也应该把它纳入改革的范筹,这样的话,就在全国推行了整体一轮的农信社的改革。

  农信社的改革跟其他改革有点不太一样。农信社的数量非常大,改革之前,不算合并的,原来是3万个农村信用社,分散在非常基层的地方,而且这些基层的地方官员——不管是监管官员还是人民银行的官员——水平也不是太高。在改革整个过程中,有一些报刊、媒体发现,曾经有一些改革有点弄虚作假,或者是不太真实,或者是钻空子的。我希望大家去看一看总体的数据。从总体的数据来讲,农村信用社在这一轮改革之后实力有极大的增强,对农村的信用社贷款有大幅度的增加——这个数据的增加需要做一些口径调整,因为有一些农信社——比如说上海的、浙江的——成立了农村

商业银行,所以他们的统计数据可能就挪到商业银行里去了,所以增长是个负数。如果把这个校正回来以后,农村的贷款特别是对农业的贷款和小额农户的贷款,可能是2005年所有贷款类别中增长最大的。这些都表明了农信社改革是取得了进展的。

  另外,农信社对改革也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不断改进自己的资本的基础,减少不良贷款,改进贷款质量。确实,中国农村非常大,非常分散,很多地方人才也很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信社改革肯定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一少部分农信社会出问题的,而且有一部分会出大问题,可能会破产关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总体的情况。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农信社向积极、正向的方向改革发展的要给予一定的激励。这种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解除过去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问题——也有一些是政企不分所带来的贷款问题。至于向农村信用社发放票据和其他工具,一定要达到非常严格地标准,一定要走向健康的方向,国家才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不是说不会出现偏差,也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但是,总体方向还是在可以把握之中的,效果是积极的。

  胡舒立:谢谢周小川行长的发言。下面请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言。

    财经杂志保留《财经》年会版权,经授权在新浪网刊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