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伴游服务”喜中伴忧(地方·长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08:57 人民网-市场报

  今年“十一”黄金周,太原市民发现,在各大旅游公司争相向社会推荐精品旅游线路的同时,各大中介公司也积极推出一项新业务———“温馨伴游”。记者在一家中介公司了解到,旅客向中介公司交一定的费用,就能得到伴游服务,伴游项目包括导游、购物、吃饭、聊天。伴随着伴游业务而生的“伴游族”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伴游服务悄然走俏

  10月8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罗斯结束了为期一周的三晋之旅,在太原市飞机场,罗斯将一枚小胸针赠给了前来送行的李青,她笑着用不流利的汉语说道:“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神韵!”李青是太原时尚“伴游族”中的一员,来自山西某大学旅游专业,今年“十一”黄金周,她短期应聘一家中介公司,提前进行“实习”。对于自己短期的社会实践,李青告诉记者,自己加入“伴游族”,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杨阳是山西旅游学校的在校生,他说道,这次黄金周没有回家,利用黄金周外出作伴游打短工,自己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这些费用够三个月的生活费。太原市新地中介公司负责人李强说道,今年伴游业务很火,工作人员伴游一天,客户要交付1000元左右的费用。公司瞅准了商机推出了伴游业务,仅黄金周七天,收入就达到2万余元。记者了解到,太原市100余家中介公司,推出伴游业务的公司已达到30%。

  伴游服务缘何受到市场青睐?记者了解到,各大中介公司招聘导游的门槛都比较高,记者在太原几家中介公司了解到,应聘伴游首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22岁至27岁之间,外语专业和旅游专业优先。太原康丽中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中介公司有20多位伴游,都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太原明美中介公司工作人员邢明告诉记者,青春加知识型的伴游,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来自北京的一对老夫妻笑着和记者说道,有一个年轻人带着出门,一路上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几岁。

  “订单”服务让游客外出没有后顾之忧。来自上海的刘依林告诉记者,自己来山西旅游,找一位本地人作伴游,去景点、休息、购物都轻车熟路,节约很多时间也少跑了冤枉路。来自美国的比特笑着说道,几年前到西安旅游,因为不懂汉语,从景点回来硬是找不到住的宾馆。这次找了全程向导,一路上玩得很惬意。太原市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说道:“今年,太原旅游市场出现‘伴游族’,很多是来自高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太原市外语导游奇缺的局面!”

  情感陪护是否合法

  伴游族在给游客带来一系列良好服务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隐患”。记者了解到,一些中介公司推出伴游业务的同时,继而又推出伴游“套餐”———情感陪护。“国庆黄金周即将到来,你能忍耐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吗?放下思绪,背起行囊,我们陪您共同出游。”“你失恋了吗?你失落吗?你感到孤单吗?你痛苦悲伤吗?你想过自杀吗?也许你很无聊,内心极度失衡,精神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不过,你不要害怕,‘情感陪护’能帮助你减缓压力,摆脱精神困境。”

  近日来,太原市类似这样的“伴游”广告正通过报纸、网络、短信等快速地传递着。10月18日,记者拨通了一家“伴游”公司的电话,先咨询价格,对方告诉记者,找一位

女大学生“伴游”一天的价格是1000元左右,而情感陪护一天则是2000元。当记者询问“情感陪护”都提供哪些服务时,接电话的中年女子说,主要是陪同顾主购物、吃饭、娱乐、聊天。情感交流,具体要由顾客来定。

  一位从事伴游情感陪护中介业务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公司介绍一位客户,需要提成30%,至于游客性格、脾气、是否有病等问题,则需要自己小心应对。在他们公司里,有300多位大学生,除了只知道姓名、专业、学校和电话以外,根本没有任何合同之类的东西。据介绍,公司是怕出问题才这么做的,而这些学生,也担心个人信息被公开而不愿留下过多的资料。

  记者在一个记录本上看到,300多个人的学校、专业、电话都一一在册。李女士告诉记者,如果不放心,可以带领记者去学校看这些学生,他们正因有此份工作而生活阔绰。在半个小时的谈话过程中,记者看到李女士共接了20多个电话,并通过电话派出了10多名男、女学生。

  “精神慰藉”到底合法不合法?太原市旅游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陪护人员虽然挂靠伴游公司,但实际在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个人行为。尤其是“一对一”的异性陪伴,除非双方都有较高的素质与健康的心态,否则很容易演变为色情服务。太原市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肩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找一个完全不认识自己的人来宣泄心中的苦闷,不乏是种自我调节的好办法。“精神慰藉”是种新生的事物,当然有待规范,但它的广阔市场也是不容忽视的。政府对它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正确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并为社会服务。

  《市场报》 (2005年10月17日 第三版)

  作者:本报记者 史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