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首届两岸EMBA高层管理论坛 > 正文
 

田源:从短缺经济到世界工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 12:05 新浪财经

  首届两岸EMBA高层管理论坛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主题为内地经济发展新趋势与台商投资新机会。以下是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期货业会长,经济学博士田源先生主题演讲:“从短缺经济到世界工厂”。

  尊敬的来自台湾和中国大陆各位EMBA的学员,我本人也是EMBA学员,但是没有上到我们这些学校里面来,我上的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美国亚历山大学院,还有两门课没有读
完,所以和各位一样和大家交流看法,我是北京人跑到上海读书,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主要是想在那里找商机。今天非常高兴《中国企业家》杂志搞这样一个活动,而且东营开发区的李主任我们都是老朋友,他是从专家到政府官员,刚才做了非常好的报告,听了以后我也想去看一看,离海岸线近的地方发展都会很好,像台湾就是在海里面发展,海洋文明是蓝色文明,蓝色文明比黄色文明要发展快一点,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下黄色文明的故事,看看黄色文明怎么赶上蓝色文明的故事。

  刚才介绍我的时候说到我是83年到北京来,我是北京移民,是从外地到北京来的,但是在这已经20年,我干过国务院的研究机构,在那个地方干过8年,也到美国留过学,洋插队,做企业做了13年,也做了几个企业。另外我们刚才提到中国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一个朋友圈子或者是一个企业家交流平台叫做中国企业家论坛在黑龙江亚布力,每年正月15五百多个企业家在那里聚会,也欢迎大家去,这也是我和中国企业家办起来,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论坛。

      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到世界工厂,20多年前刚到北京来的时候,台湾朋友给我讲过台湾的故事,台湾经济当时怎么搞起来的,怎么发展起来的,从一个非常贫困,非常落后,孤悬太平洋一样小岛发展成全世界知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朋友打拼全世界发展。当时还有一部片子叫做《一同走过从前》,在大陆非常有影响力,我们都看过这个片子,讲的是十大建设,讲的是台湾的高速公路,讲的是台湾的中钢,讲的是台湾的高新技术开发,讲台湾怎么走向全球。我有机会去过台湾,我去了三次台湾,也见了很多台湾的朋友,特别是见了一些在这些过程当中有过贡献的老先生,来问台湾的故事,他给我讲了很多的故事,讲得我们非常感慨,台湾经济的确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我们现在是要讲大陆的故事,我们确实向台湾学了很多的东西,包括价格改革,包括台湾发展高新科技,包括台湾发展外型经济。其实两岸都是同根同种同文同面孔,实际上想法除了一些由于最近一个世纪100年来带来的变化其实都差不多,中华历史已经5000年历史了,所以我觉得台湾人和大陆人相同点90%,不同点10%。我想给大家回顾一下大陆的历史,大陆的发展过程,我们回到27年前,也就是大陆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1978年,1978年当时中国大陆是什么样的情况?当时的农业,大陆基本上是农民国家,农业占整个人口90%以上,当时农村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吃不饱肚子,很多人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中国整个工业化搞起来了,八大钢厂,原来只有几个很小的钢厂,比如说武钢是洋务运动搞的,鞍钢有一点日本搞的,中国大陆钢铁工业搞起来,煤炭工业搞起来、电力工业搞起来以及两个汽车厂,一汽、二汽,特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在那一段时间建立起来,黑白电视机这些东西都有,但是很粗糙,质量很低,跟国际标准相差很大,7、8年这种酒店是没有的,当时只有招待所,就是有一个食堂,几张床;当时的金融体系,全国只有一家银行,没有保险公司,有一家银行叫做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发钞票也是贷款,也是吸收存款的,那时候只有一家银行,所以像这样一个金融体系怎么动员资金分配方方面面那是很难做到。消费当时是什么情况?全是票证,因为当时东西很短缺,生产的东西不够,我们就发明一种办法凭票供应,买自行车有自行车票,家家都要火柴,就要火柴票,结婚买立柜就要立柜票,所有人买不起汽车,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凭票供应有的时候都要排队,因为大家都有票,商店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就要排队,这就是27年前的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显然是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

  从78年开始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什么?就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们毛老人家去世了,毛老人家非常伟大,但是做的有一些事情是有问题的,所以他去世之后后来接班的领导人,我觉得他们非常有智慧,他们的智慧就是我们要研究老百姓怎么过好日子的问题,要研究老百姓怎么过好日子的问题就不能像过去那样搞,不能搞这么死,就要搞活,让人家自己去干,你不要管,他一定会自己养活自己。再一个就是当时邓小平先生是非常有远见的,他派了几个人到国外去看了一圈,这个代表团到欧洲出访,当时是副总理带队,是山东东平人,他负责整个对外开放,邓小平就派他带一个小组到欧洲转了一大圈,回来以后给当时国家领导人写报告,报告基本上是几个观点,一个是出去一看人家非常发达,看到很多新的东西;第二就是我们建议要向人家学习,要把人家的技术引进来,要把人家好的东西引进来,要对外开放。这样一个想法就得到了当时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最高领导层的肯定,从这一次调查之后,中国陆续派团到国外考察。

      70年代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农村解决第一个问题,农村吃不上饭,地让农民种一定能够吃上饭,而且能够吃饱,如果集体去种就吃不饱,当时从安徽搞包产到户,四川搞包产到户,开始搞是偷偷摸摸搞,安徽农民搞包产到户几十口人写上担保,就是如果我们俩带头搞这个,我们俩出了事,我们的子女你们要养活,就这样决定把地分了,你家种你家,我家种我家,中国农民就干起来了,因为气侯来了,春天来了有一些东西一定要长,所以五年的时间从一个村到一个村到一个县到一个市到一个省,在全国就推广起来。80年代以后就搞工业改革,你想要自行车十个人一辆自行车,搞十个纸团抓阄,谁抓住谁买自行车,这就是我们的体制,这种体制工业没有获利,因此工业企业就搞扩大自主权,就是企业自己生产自己定价自己办,但是只能超产,国家定任务是1万辆,1万辆给国家,1万辆以上是你可以自己卖,这样慢慢你的产量是1万辆,我就退第二年只要8000辆,第三年只要5000辆,慢慢让你企业自己做,只要企业自己做就很好,慢慢东西就丰富了。90年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92年邓小平到广东、深圳转了一圈,转了一圈以后大陆称为南巡,他称要胆子大一点,要步子迈大一点,要搞改革开放,传到北京来,北京领导人把邓小平的讲话作为整个国家的指导思想,整个90年代改革就大幅发展起来。

  在当时很多我们亲身经历,80、90年代改革非常困难,比如说当时大陆的价格改革,在1985年之前,中国小到一盒火柴、到灯泡,到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都是由国家定价的,国家有一个国家物价局,法一个省有省物价局,县有县物价局,区还有物价局,负责监督几十万种商品,要调价都要报到局里,局不同意就不能调价,很小的一个东西都要跑到国家批准。西安洋火2分钱一盒,到80年代生产成本已经是3分钱,但是卖价2分钱,由于2分钱工厂亏本,国家就给工厂补贴交给商业局去买,每个人凭着火柴票去买火柴,工厂不愿意生产,因为亏本,所以火柴就很短缺,当时轻工业局就提出来火柴涨价涨1分钱,这件事情在中国国务院中南海讨论了3次,讨论第一次说火柴成本现在亏损,火柴厂不生产了,要调价涨1分钱,后来说到火柴不能调价,火柴关系国计民生,老百姓天天用,调1分就是调50%,他说全国调价50%那怎么调,就说财政部给补贴。再过两年木材价格涨了,其他的材料又涨了,火柴的成本又涨了,又要讨论,说现在不行要稳定,要花钱买稳定,不行再给补贴,这样火柴厂就想办法,不是你不调价吗?可以,我生产新产品,原来火柴一盒100根,工厂就生产20根这么长的火柴,卖2毛钱一盒,因为是新产品到物价局一批就批准了,所以市场上就买不到2分钱的100根火柴,只能买到2毛钱的20根火柴,所以到物价局调价说调到4分钱,这样全国火柴厂生产就解决问题了,我们当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们27年改革开放应该说是很成功的,有一个基本的比较可以认识到中国改革有多么成功。就比较中国和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我最近到俄罗斯去考察看俄罗斯的情况,也读了很多俄罗斯最近披露的东西,我觉得中国和俄罗斯比较中国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俄罗斯务虚中国务实,俄罗斯可以在报纸上乱骂,这样一开放只要允许报纸瞎说,在一定情况下不是经过很长的过程,在开始的时候他一定是你说我是坏蛋,我说你是坏蛋,结果大家都是坏蛋,俄罗斯是先搞虚的,而中国大陆是务实,先解决农村吃饭问题,先让8亿农民吃饭,然后再让企业有自主权,让企业把生产能力发挥起来,然后逐步产权制度,所以中国大陆做得非常实;第二就是俄罗斯的改革一把先把金融放开,私人可以成立银行,中国今天民营银行都控制得非常紧,这两个就会出现什么问题?俄罗斯就是办了一大堆私人银行,俄罗斯一批官员出来办银行,自己开银行以后就去贿赂海关、贿赂国防部、贿赂政府,把国家银行搬到自己的银行,这是合法的,他也是银行我也是银行,所以俄罗斯一批非常聪明的政治官员下来办银行,就把原来国有很多存款存到自己的银行,自己的银行有很多的存款。俄罗斯由于政治先搞,经济改革上不屈,所以政府就没有什么威信,叶利钦这个人在最后连任之前,各种民意调查已经证明不可能再连任总统,他也怕人家清算他,他非常想继续当总统,这个时候俄罗斯有几个大亨寡头了解信息之后,就跟叶利钦做一个交易,就说你现在想当总统,必须摆平政府各级官员,第一他们发不了退休金,第二发不了满薪,如果不摆平老百姓就不投他的票,说我们现在有钱可以贷款给政府,政府把石油公司、电厂、镍业公司等等大厂抵押给我,然后拿这个钱给大家发退休金,等你上台以后再把东西换给你,就是贷款换股权计划,叶利钦觉得确实是很好的事情,结果他就选上了,结果财政还是没有钱,这些企业都变成寡头企业,俄罗斯7个寡头控制这个国家财富的50%,下面大大小小地方寡头总数不超过200人,控制这个国家财富的80%,什么叫做两极分化,这叫两极分化。而中国大陆是什么情况?中国大陆是2亿5000万独立业主,其中2亿是农民独立业主,这块地是我的,我种什么卖什么,我自己决定买什么卖什么,这些都是独立业主,在城市很多开饭店、歌厅、餐馆、咨询公司的非常多,这些人也是独立业主,以浙江、广东这些私人老板为代表的企业,把他们的产品打向了全世界,他们基本上垄断了全世界的打火机,基本上接近垄断全世界的纺织业,所以这些东西的发展都是在中国这二十多年干出来的,所以这两各国家比较起来,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大陆整个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总体来说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相当一批人可以说有2多人的生活水平有比较大幅度的提高,跟俄罗斯比较中国根本没有什么两极分化。

  现在我们讲一下第三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崛起,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来反映中国经济崛起。一是GDP,中国的GDP增长27年来年均增长9.3%,这个数字在20多年的时间内,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全世界没有发生过,中国现在形成三大经济增长发动机,一个是珠三角,广东一带,一个是长三角,一个是京津塘,这三个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这几个地区提供了我们中国大陆向全球出口的80%以上的产品;再就是FDI,就是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经济崛起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现在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全世界人都跑到中国来投资,是第一大目的地,每年是几千亿美元投入到中国大陆,台湾各位企业都知道,苏州一带都是台湾天下,40、50万人住在苏州一带,广东一带大概有30、40万人,非常有活力。还有就是进出口,进出口已经过了1万亿美元,这1万亿美元进出口在全世界基本上成为一个撼动全世界很多东西的力量,而且出口增长非常快。最后是外汇储备,中国大陆现在是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我们的外汇储备现在已经7000多亿美元。这是几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还有,中国经济崛起是在什么环境下崛起的呢?是非常有利的环境。最近我做了一些研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天时、地利、人和,中国确实有天时的因素,就是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整个国家贸易我们讲全球化,实际上全球化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过程,在上上个世纪,也就是19世纪之前,其实经济已经开始全球化,有一些英国人跑到美国去,荷兰人跑到澳门去,也就是欧洲人可以走遍世界,可以到别的地方开公司,比如说东印度公司,当时很大的跨国公司,东印度公司有军队,为什么?因为当时的公司到别的国家开公司不是到这里注册受到当地保护,一不高兴就把你抓起来,国家保护不了公司可以自己养军队,为什么八国联军跑到中国来,因为整个世界没有经济秩序,只有物力保护,国与国之间谈判有一些协定,就是你企业利益在另外一个国家受到损害可以派军队摆平,到了1907年海牙国际法庭成了,在这个时候各个国家派来谈判的人很多都是律师出身的人,他们觉得派武力政府,派兵打不是一个办法,一批有知识的人在海牙开了一个大会,美国代表团9个人有7个都是律师,所以大家约定以后再出现纠纷不能用武力,要通过协商谈判,通过这样的办法解决。但是这个东西虽然有几个法官他们愿意这么干,但是国与国之间不可能听你几个法官的,所以后来打了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但是毕竟法治的种子从那里出现了,三十年代又出现了大危机,这个时候出现第一次反全球化的浪潮,那时候英美国家关税相继升到50%,就是你的东西卖到我这里来对不起40%的关税,所以30年代之后整个世界的关税是大幅度提升,这个时候做贸易就很难,于是这个时候大家又做下来谈判,加上二战以后美国强大了,美国强大以后觉得我的东西卖到那得强拆了,所以美国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东西,然后就开是关贸总协定谈判,然后就不断降低关税,从50%降到了4.7%。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观点?就是讲整个台湾、大陆为什么今天能够产品走向全世界,是因为历史变化,别人商量事我们把规则搞好,然后我们进来了,大陆改革开放20多年,一直在不断降低关税走向全世界,如果都是40%、50%就不可能走向全世界。华人网络就不说了,有很多的网络,中国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中国经济为什么发展?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政治稳定,中国虽然文化大革命闹腾一点事,但是后面一直很稳定,中国政府非常有智慧,一切矛盾最后都会化解。政治稳定,商业化政府,这是中国崛起一大诀窍,比如说李主任,是政府官员,在台湾、俄罗斯没有这样的政府在搞,像他这样的中国政府官员有好几万,中国现有2000多万个县,每一县下面又有很多区,每一个市又有很多区,每一个政府都是一个公司,有很多的人才,掌握着土地、税收,所以中国有几万个市场主体,除了企业之外天天推动市场,各地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把三通一平搞好免费给你使用5年,税收没有,没有一个政府能够做到,台湾做不到,只有中国,所以这是非常好的条件。商业化的政府是中国一大诀窍。还有一个就是中央政府都是来控制整个经济,比如说现在中海油收购,这是国有企业,原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根本不是公司,在2000年之前他们是全国几十个石油管理局,是中央一纸命令变成公司,最近建行上市要在香港,要募集资金88亿美元,大概冻结资金会达到5000亿港币,是全球今年最大的IPO,一纸文件给他注入新的资金250亿美元马上就够上市条件,所以中国大陆做很多这样的事情做得非常好,使中国经济弱的地方马上把它加强,所以由这样的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就会非常顺利。

  最近刚刚通过“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有几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一个就是解决贫富差别的问题,要在这方面下力量。还有就是解决环境问题,均衡发展的问题,还有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解决三化,继续解决工业化的问题、城市化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两岸四地合作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连战这一次到大陆访问是破冰之旅是非常好的说法,我觉得两岸三地可能在某一个始点可能一下结合起来,两岸四地外汇储备、科技资源、市场资源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现在大家都说中国的资源贫乏,要到海外去找资源,其实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中国国土面积非常大,应该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现在对于地下资源的勘探,对于地下资源信息的掌握是非常有问题的,这里面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因为中国的地矿部门,地质勘探队伍的改革是十年前做的,地矿部门是把所有地矿部门从地方的勘探队从地方下到各个省市,停止了对勘探费的投入,只给很少的人头费,所以关于中国大陆所有地面资源信息是20多年前的信息,而20多年前各种勘探技术是非常落后的,就我个人经历不断在各个省发现有大量的资源,而刚刚开始有一些民营企业,有一些有钱的上市公司在做一些勘探,其实中国地下资源丰富程度可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并不是说没有资源,只是没有资料。因为这个行业是风险行业,需要

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国的资源我觉得非常丰富,因为云南、东北都有很好的政府朋友,各地都有大量的资源,但是缺乏有眼光、有能力,相应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周边的国家蒙古、东南亚各个国家,俄罗斯的资源等不像我们所说的那么可怕。

  我利用这样一个机会简单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