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打造长三角中的经济强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9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访嘉兴秀城区大桥镇党委书记张善根

  张海生 施益民

  所谓大桥,总是高大的、气势宏伟的。

  位于浙江嘉兴市行政中心东侧8公里处,有一个以大桥命名的经济强镇——它就是嘉兴市秀城区的大桥镇。

  大桥镇真的是名副其实,境内有连接沪杭高速公路的嘉兴东出口,新老07省道、嘉兴市中环南路、新大路穿境而过,这里距上海、杭州只有90公里,距东方大港——乍浦港26公里,内河有4级航道平湖塘,因此,大桥形成了长三角中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

  2004年,大桥镇同样面临着宏观调控、生产要素供给严重紧缺的考验。而让人满意的是,该镇在秀城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强镇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发扬“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创新精神,团结拼搏、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协调发展之路。

  大桥知难而进的动力是什么?发展的优势在哪里?近日,记者专程赶赴有“嘉兴城市东大门”之称的大桥镇,采访了秀城区区长助理、大桥镇党委书记张善根。

  记者:张书记,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大桥镇的哪些工作和成就值得让您自豪和难忘?

  张善根:尽管去年制约的因素很多,但我们坚持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构筑基础设施和优质服务两大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和效能建设年”三年活动,克服要素制约,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去年,大桥镇名列嘉兴市吸引外资十强镇的第二名。

  去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了48%。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7.7%。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区的31.4%;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5%,占全区的47.5%;实到区外内资7.4亿元,同比增长100%,占全区的27.4%。实现工业生产性投入10.09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区的3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6元,同比增长12.8%。

  “依靠自身只能求得发展,借助外资才能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在去年工业生产性投入的10亿元中,其中7.4亿元来自区外内资,1.5亿元来自境外资金,区外资金投入达到8亿元,占全镇工业总投入的90%。我们通过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从以往传统的有地招商,逐步向零地招商方式转变,实现由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的跨越。在招商中,创新招商方法,实施外出招商,实现了被动引外向主动引外的转变。经过努力,所引进项目的密度、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突破,外资平均单个注册资本达到698万美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项目已扩展至美国、欧洲、东南亚和港台地区,已累计引进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达到8个。

  记者:大桥的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您认为主要的优势和因素是什么?

  张善根:大桥有着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今天的大桥镇已成为秀城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和秀城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之地。如果说招商引资是外延扩张,那么技改投入就是内涵挖潜。因此,我们在逆境中坚持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技改,始终坚持“大投入才有大产出”,以“项目推进年”为抓手,不断促进项目的进度,加快重点项目的实施。去年完成生产性投入超10亿元,平均每天投入300万元以上,占全区投入总数的33%,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新跨越,创历史最高水平。

  我们体会到了“三分招商,七分服务”的观念,服务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提倡优质服务、超前服务、全方位服务已成为当前的新时期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同时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抓住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户我镇的有利时机,完善招才、育才、用才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多渠道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的专门人才。

  记者:大桥镇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哪些?

  张善根: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现大桥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全镇干部群众肩负着发展经济、强镇富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我们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新机遇、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200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一个主题,提升二个目标,破解三大要素,实施四大工程,构筑五大优势。即: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个目标,破解土地、电力、资金三大要素制约,努力实施项目投入、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四大重点,构筑精细化工、化纤、汽配、电子、纺织印染五大优势产业,提升一产、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实现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全面进步。

  工作目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力争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工业产值力争46亿元,同比增长39%;利税2亿元,同比增长18%;工业增加值7.5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性生产投入力争突破13亿元,同比增长30%;合同外资力争8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2500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3%。

  记者:大桥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指标都定在两位数的增长率,您认为这个目标能实现吗?

  张善根:为实现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项目投入为重点,推进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投入是永恒发展的主题。营造齐心协力抓技改、争分夺秒上项目、千方百计增后劲的氛围,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改和科技投入,实施产出“1368”和投入“5510”工程。在产出培育上争取2005年实现超亿元以上企业达10家,比去年翻一番,其中: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1家,3亿元以上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在投入力度上,重点培育固定资产投入超2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其中投入亿元以上企业5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2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全年力争工业投入项目超3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个。同时狠抓三产项目的引进开发建设,对投入产出强度大、实现地方利益显著的内外资企业要重点引进。

  二、以内涵挖潜为抓手,力争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园区开发建设以来,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平台建设初具形象,配套功能更趋完善,园区竞争力逐渐增强,在要素矛盾仍然突出的形势下,如何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为此要牢固树立“外商内商都是客商,内资外资都是投资”的观念,实施内资、外资、民资三资齐下,使全镇招商引资工作再上台阶。在土地控紧政策下,要进一步转变招商思路,既要注重项目量的扩张,更要突出质的提高和资本的投入产出比,提高集约用地水平,要努力从三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即:从有地招商向零地招商突破、从传统招商向产业招商突破、从普通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突破。在招商方式上,要坚持“三看一调整”的做法,即“看企业投资密度、看土地产出率、看科技含量,再用地价杠杆调节用地数量”,并在签约时每亩收取投资密度保证金的办法,待投产审计达标后再返还企业,从而使招商引资从事后的“门户清理”提升到事前“标准遴选”,促进集约用地。

  三、以实事工程为立足点,打造嘉兴城市东大门新形象。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努力办实事、办好事。开工建设五大实事工程,即镇中心医院、镇广电中心、镇文化活动中心、镇幼儿园、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大楼等五件德政工程。继续建设好大桥镇中心小学和广电中心商住楼,开工建设天宁路延伸段和天明路及天明桥。同时要抓好安置房的建设管理。适度推进老集镇改造工作,不断改善集镇面貌。继续配合做好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加大土地出让力度,加快房地产开发和拓展,建立城镇建设新的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多元化筹措建设资金,在银行信贷为主的基础上,一是积极推进BT融资代建安置房;二是以广告权、发布权代建路名牌;三是以道路冠名权招标拍卖试点;四是以土地出资共同开发公建项目等新举措,开辟新形势下融资新渠道。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抓好规划的编制工作,修编完善大桥镇总体规划,加强城乡统一规划,优化城乡布局,根据现状问题提出村庄整治规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记者:按目前的发展势头,您认为未来的大桥镇还是一个镇的概念吗?

  张善根:2005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我们将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始终保持和发扬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昂的工作激情、务实的工作作风,鼓足干劲促发展,凝聚力量谋跨越,努力把大桥镇建设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镇”、“特色农业的示范镇”、“社会稳定的平安镇”、“嘉兴市十大经济强镇”。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精心构建好嘉兴城市东大门,我相信若干年后,人们到了大桥已分不清这是乡镇,还是嘉兴城区了。可以说:嘉兴是长三角地区的中心,秀城就是嘉兴市的中心,那么大桥自然就是融入了秀城的中心了。大桥具有独特的战略区位和潜在的后发优势……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