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国经济进入收缩阶段 GDP增长可能达到9%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1:05 中国经济时报 | |||||||||||||
前瞻2005(一) 分析2005年宏观经济的走向,其总量增长的速度会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影响经济经济增长的哪些因素应该特别关注?这些因素在新的一年里存在怎样潜在的不确定性?此类问题在每个新年的开始,都是各家媒体关注的重点,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闻潜笑称:“每年都在 议论,但事后看,对的不多。”尽管如此,我们仍
GDP预期增长9%左右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预计,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9.3%左右,与上年大体持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5%,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基础上,2005年的中国经济将会保持怎样的水平?祝宝良说,从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的增长看,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增长幅度比2004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名义增长率达到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12.2%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出口增幅回落到21%左右,进口总额增长23%左右,全年贸易基本平衡。 事实上,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闻潜认为,从政府方面发出的消息看,今年的GDP增长可能低于2004年,大概在8.5%左右。而正式的数字,要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此之前,对此数据的预测,不过只是一个意见。但要注意的是,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讲7%左右,实际的结果可能到9.1%。如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在8%以上,那么按照惯例,很可能会到9%-10%。 其他一些机构也有相近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会在8%-9%左右,如果没有力度特别大的紧缩政策的话,应该在9%或者更高一些,不会出现大幅度回落的现象。 与国内专家比较乐观的预期相比,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要相对保守些。比如,国际货币组织曾预测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在7.5%左右。对于这种判断,国内的认同率比较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者李建伟认为,“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在7.5%,一旦到了7.5%,那就说明中国经济又滑到了1999年和2000年时的谷底状态。”因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处于上升期;从短期来看,今年处于一个收缩阶段,而不是一个衰退阶段。 综观经济运行情况,祝宝良分析,2005年,我国经济仍存在许多隐忧,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偏大,投资扩张的动力依然较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增加农民收入的难度还会加大;能源和运输紧张的问题不会明显缓解,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压力仍会加大。 可以预期,在2005年中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政策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仍会处于快速增长的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是8.5%还是9%以上,在增长率的背后,其潜在的影响经济平稳运行的风险仍然存在。 市场容纳量与外贸依存度值得关注 “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我觉得是两方面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资源的投入,它的货币形态就是投资,各种资源都要表现为投资。投入的多,就可以产出的多,增长率就高;投入的少,那增长率就低。二是投入带来的产出,这个市场要能够容纳,如果市场不能容纳,那就变成积压,变成过剩。” 闻潜认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只考虑资源的投入,而过少考虑市场的容纳。增长率的高低,往往是根据资源的投入定的,而对产出来说,市场能不能包容,往往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从这一情况来看,中国目前过剩的商品数量可观,600多种商品排队,2004年还好一点,大概有77%左右过剩,而在此以前3-5年,这一数字是80%左右。也就是说,70%-80%的商品都是供大于求,并且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这不是一两个产业的问题,而是说明多数产业都是供大于求。 “根据我的计算,1998年以后到现在有6、7年了,每年都是如此。合计起来有多大的量?我有一个计算,到2002年的时候,积压的商品占GDP的比例,近40%,这两年,这个比例依然没有变”,闻潜说:“这就是目前的市场形势。” 从1998年以后到200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在7%-8%之间,非常平稳;2003、2004年上升到9%,在多数经济学家看来,仍然是平稳的。必须看到的事实是,一方面,在经济平稳运行的背后,掩盖着大量的商品过剩和积压,隐藏着风险;另一方面,尽管有这么多的商品卖不出去,但中的国经济依然能够承受,并没有垮下来。 就此,闻潜认为,无论中国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能不能在8.5%-9%之间波动,或者超过9%,都需要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起码当年生产的商品能够为当年的市场所包容。也就是说,必须扩大消费需求。 于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加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看出,控制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但目前问题在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到了限制。闻潜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增长慢,就会抑制购买力增加,当然消费需求就难以扩大。他认为,2005年的情况也许会好转,因为农民的收入有所加快。数字显示,大概连续了7年的农民年均收入增长每年不到100元的困境,在2004年有可能改变,使这一数字达到300元。 “如果这个因素发生作用,就算2005年经济增长达8%或9%以上,情况也会比2004年要好。当然,这也要看农民增加的钱有多大的份额用于了消费。”闻潜说。 闻潜认为,除此之外,还要看到的一个潜在风险是,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对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是否过高”这个当前颇受争议的话题中,闻潜是“肯定派”。“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70%以上,这个比率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了。”他说,美国的外贸依存度没有超过25%,在20%-25%之间波动;日本的外贸依存度是18%;发达国家中外贸依存度比较高的是德国,但也没超过60%,而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3年之内从40%达到70%,速度之快、之高“已经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和想象。” 总结2005年的经济运行预期,闻潜说,一是经济增长率,可以稳定在9%左右。究竟有多高,就看产出市场能包容多少,考虑到农民收入增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现实,市场容纳量会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经济增长稳定在这个水平。二是即使消费需求扩大,市场容纳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增长过剩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三是我们既要考虑资源投入,也要考虑市场容量。而在当前,特别要考虑市场容量。市场容量如果仍能扩大,经济增长可以居于高位,甚至还可以再提高一点。而只看资源投入不看市场容量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2005: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趋向 要争取9%左右的增长率,又要防止经济过热的势头上升,在2004年被广泛关注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手段会有什么样的趋向?祝宝良分析,自2002年开始的这一轮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拉动,其投资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方面,牵动投资需求的最终需求主要集中在住宅与汽车消费上,由此拉动了能源、电力、原材料、化工、机械和建材等产业的投资增长。目前中国的在建项目超过13万个,在建规模约20万亿元,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量,由此可见,始于2003年的投资高潮,至少可持续到2007年。 祝宝良认为,“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只是抑制了投资过快的增长速度,没有改变投资较快增长的趋势。因此,中央提出了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的同时,加强薄弱环节,促进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从财政部透露的消息看,“稳健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适当控制财政赤字,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投向结构。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比2004年减少1000亿;长期建设国债规模800亿元左右,减少300亿元,两项合计约减少支出1300亿元,初步估计可使GDP增速降低1个百分点。政府投资的功能和方向由最初的带动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推动结构调整、加强薄弱环节和促进“五个统筹”上来。 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下,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将适度放松。祝宝良分析,2005年在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上,将会灵活运用信贷规模和利率调控的“松紧搭配”,适度减轻信贷供给从紧力度,充分利用价格型工具,使经济主体在价格信号的引导下,自主减少投资需求,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分析各种舆论和经济学家的观点,不难看出,2005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行政色彩必会减弱,而更多用运的,将是市场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