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先:我眼中的五次宏观调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6日 03:0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记者 贾南 发自上海 此次宏观调控已经明显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到现在为止,可以说宏观调控的时间是及时的,措施是正确的,力度也比较合适。也正因为如此,已经取得较好效果,而对下一步经济政策走向,可以静观发展态势的变化再决定是加大力度还是继续落实,从前几次的经验教训来看,既不能错过时机,也不宜操之过急
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的一切百废待兴。刚刚走出浩劫的人们,都积蓄了惊人的能量,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来建设自己的美好未来。路在何方?当时的领导人充分理解人们渴望幸福的愿望,提出了“洋跃进”的思路。 告诉记者“洋跃进”这个名词的是现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教授。他从1952年开始,在当时中国最有权力的部门———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了整整20年。改革开放后,1981-1990年他曾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综合规划局局长、专职委员及国务院经济改革方案研究办公室副主任,不仅亲身经历了五次宏观调控,还曾参与了不少政策的制定。 8月4日,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跟随这位和蔼老者的回忆,记者也经历了一次中国宏观调控的回顾之旅。 第一次:1979年-1980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是在1979年到1980年之间,对于这次调控,杨老的话不多。他说,这是因为人们刚刚从“文革”中走出来,大家都急于发展经济,当时的领导人就提出要快上项目,上大项目,“要再建十个大庆,再建十个鞍钢”。而这些大项目需要资源,而以当时中国的国力是无法实现的,那么就从国外进口资源与技术。这就是所谓的“洋跃进”。 但是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要适度发展经济,认为“洋跃进”有些不切实际,规划太大,因此很多项目被压下。这次宏观调控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次:1986年-1987年 时间滑过,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要实行商品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一时间,全国上下热情高涨,鼓足干劲拼经济。而这也就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宏观调控,1985年—1986年的宏观调控。 当时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才让国家有所动作?杨启先认为是贷款原则出了问题。1984年12月,中央银行公布说,1985年各银行的贷款规模以1984年的贷款规模为基数。这也就是说,1984年贷款多的,1985年就会在多的基础上更多。而如果1984年信贷基数小,那么1985年就会在少的基础上增长。消息一出,各银行纷纷行动起来,利用当年最后的时间将1984年的信贷规模搞上去。“那时候,有的银行甚至用车拉着钱,送到企业去。”杨老回忆到。也正是有这种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举动,1984年12月一个月份的贷款增长量就相当于1984年全年贷款增长量的40%—50%。这种态势势必导致1985年出现经济过热。到了1986年,中央开始进行调控并一直持续到1987年。对于此次调控,杨启先的评价是平稳、缓慢、适度,调控是成功的。 第三次:1989年-1990年 经济总是像波浪一样,起起伏伏。所以可以说,宏观调控是无时不在的。经济到了波峰,要调控压一压;经济到了波谷,要调控提一提。所以回顾这几次宏观调控,其实就是又重温了一次中国经济走过的道路。不可否认,记者简直有点沉迷于其中了。 1986年—1987年的调控成功之后,未来经济政策如何又成了众人争论的焦点。1988年,当时一位领导人发表讲话认为,鉴于1986年—1987年宏观调控的成功,中国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又可以不发生通货膨胀的路子。这一论断很容易使人放松了对经济重新过热的警惕。与此同时,有人提出,要更快发展中国经济,可以更大力度地推进开放,实行“大进大出”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个提议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这样,经济一向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终于可以充分舒展自己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再次风起云涌。导致宏观调控后的中国经济过热问题在1988年出现了反弹。 到年中,通货膨胀率即超过两位数,而且通货膨胀率与储蓄利率发生了倒挂。在这种情况下,理应很快调整利率,但顾忌到国有工商企业的承受能力,没有及时调整,一直拖到当年8月份。当时的居民储蓄利率在7%左右,而通货膨胀率15%左右。而就在这时,国家又提出要搞“价格攻关”,攻关的主要原则是,今后只有极少数商品的价格由国家控制,其余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并且率先放开了高级烟酒的价格。价格放开后,这些商品的物价快速猛涨,比如五粮液酒,从十几元一下涨到了150元左右,茅台酒从二十几元涨到了200多元。 这些商品的价格在短时间内成十倍地上涨,使普通百姓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认为所有商品都会大规模涨价,因此在1988年8月—9月份就出现了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抢购,银行储蓄存款大幅下滑。 当时人们对商品无所不抢。政府为平息此次抢购,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严格控制银行贷款增加,并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利率被调整到了14%以上,随即又推出了保值储蓄的办法,也就是说,储蓄利率按照物价浮动而浮动。这样到10月以后,抢购风潮才基本过去。 过了这么多年之后总结,杨启先认为,导致这次经济过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对形势估计有错误;第二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商品普遍供不应求,还不宜进行所谓的“价格攻关”;第三是对于通货膨胀和利率倒挂的解决办法意见不统一,错过了调整的最佳时期。如果当时早一些提高利率,很可能不会发生抢购风潮。 应该指出,1988年底的这次宏观调控,力度非常大,当时采取了非常多的行政性手段进行调控,比如下发指令性文件,派检查组下去检查,严禁一些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开工,严格控制银行贷款等方法。到1990年,物价就完全被压下去了。而杨启先认为,这次宏观调控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一是对需求压缩过多,由于这次调控力度过大,导致了随后三年中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按可比价格计算几乎没有增长;二是导致中国整个经济三年低速增长;三是劳动失业率大幅上升,市场商品供大于求,当时曾出现大幅压缩农民进城打工人数的情况,致使大量农民失业;四是当时调控压缩了投资,使资金多余出来,其实多余的资金,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但是当时政府做出错误决定,提出要发挥商业部门“蓄水池”的作用,即用资金来大量增加商品库存,结果导致了大量积压。加之严格控制贷款后导致了很多工厂的资金周转不灵,拖欠问题严重,三角债、多角债大量增加,而由此使社会诚信大幅降低。可以说,这次调控基本是经济的“硬着陆”。 第四次:1993年-1996年 1992年,邓小平发表视察南方重要讲话,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到1993年上半年,经济又出现严重过热,通货膨胀率又超过两位数。下半年,中央开始宏观调控。这次宏观调控,杨启先认为运用的经济手段较多,而行政手段相对较少。政府开始运用金融财政等手段,利用税收、利息等工具来进行调控。到1995年底,第四次宏观调控基本到位,经济过热得到压制,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不足之处是,这次调控的时间长了一些。 对于1996年的经济政策走势,国内出现了一次讨论。一种意见认为,1996年的经济政策应该调整这几年实行的财政、货币从紧政策、适当放松,鼓励经济发展;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宏观调控目标还没有到位,应继续从紧。因为1995年全年的通货膨胀率还在两位数。现在看来,杨启先说,通货膨胀率数据反映的情况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实在1995年底已降到一位数,即宏观调控已基本到位,但1996年仍然采取了双紧缩政策,由此导致了从1997开始连续六、七年的通货紧缩。经过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六、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到2003年才基本扭转了这种局面。 对于1993年第四次宏观调控的评价,普遍认为力度比较大,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房地产行业,由于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导致沿海地区如海南、北海、深圳等地“烂尾楼”的大量出现,银行不良贷款大量增加。并且由于没有适时推出经济改革措施,使国有企业的经济机制没有得到转换,国家金融风险增大。 第五次:2003年下半年至今 杨启先认为,此次宏观调控已经明显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到现在为止,可以说宏观调控的时间是及时的,措施是正确的,力度也比较合适。也正因为如此,已经取得较好效果,而对下一步经济政策走向,杨启先认为,可以静观发展态势的变化再决定是加大力度还是继续落实,从前几次的经验教训来看,既不能错过时机,也不宜操之过急。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06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