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志武:减税更能刺激民间消费(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0日 03:23  21世纪经济报道

  陈志武: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反过来说,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把钱留给最清楚应该怎么花钱的人。尽管有一部分企业或者个人,尤其是个人,会把减税得来的钱存入银行,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它们融资本来就很困难。假如这些企业2009年的投资规模和2008年相同,那么这笔钱无疑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而且这也会使这些企业在雇佣劳动力方面更为活跃,我想届时它们即使不增加新的雇员,至少也不会大幅度的裁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社会就业形势的好转。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当就业形势好转之后,他们对于未来失业或者收入降低的预期也会减弱。从这点来说,我觉得这至少可以稳定现在不断下滑的居民和企业信心。

  减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

  《21世纪》:你刚才提到,减税的方案实际上是缓解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对此你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陈志武:我认为这种减税的措施至少在三个方面上会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是有利于优化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比重结构,二是有利于优化民间消费和政府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三是有利于改变中国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过于滞后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主要是一些民营企业,而且很多属于服务业企业,所以对它们的扶持实际上也是帮助了民营经济和服务业的发展。从就业的角度来说,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主力军,中国非农产业中的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在中小企业中工作的。假如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稳定这些企业对未来的预期,提升那些在中小企业中工作的人对未来工作和收入的安全感,那这对于民间消费的稳定,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增长都会产生相当的积极意义。从总需求的角度来说,由此增长的民间消费需求和中小企业开支,对于弥补外需的下滑也会有更积极的作用。假如这4万亿的资金投到铁路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领域,那能刺激多大的国内需求,尤其是民间消费需求呢?我觉得答案很明显,减税的效果无疑会更好。

  《21世纪》:实际上,你认为经济刺激方案也应顾及长远的经济增长。

  陈志武:是的。我们制定这个方案不是仅仅为了减轻经济危机的冲击,也要照顾到长期的经济结构转型。

  短期内,我们需要刺激经济增长,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冲击,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方案去推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并改变目前消费、投资和出口的比例,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那岂不是一箭双雕?所以我认为政府也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这个经济刺激方案。要知道,现在这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以提高GDP增速,并增加就业,但最后会产生一个严重的负面效果,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更多的依赖于投资。而且由于一些效率较低的大国企在基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这一方案可能最终将比较有利于它们的发展,而非更有活力的民营中小企业。我想这不是经济转型的方向,所以我认为这两套方案对长远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21世纪》:我们知道,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并非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是乘数效应,也就是说政府投资要带动社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假如只是政府投资,那么其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政府其实也知道这个,因此官员们经常说政府投资多少可以带动民间投资多少等等。1998年中国也遭遇过经济下滑,当时政府连续三年增发1000亿人民币的特别国债,用于修建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经济增长,效果似乎不错,所以政府可能这次也是借鉴了过去的经验。但有人提出,1998年的时候中国还比较缺乏基础设施,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比较高,但现在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在这方面的投入将不会有很高的乘数效应。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