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 马忠普 徐向春
当前铁矿石谈判的实质不仅仅是价格问题,更是关系到打破国际贸易中追求高额暴利的垄断行为,致力建立国际钢铁经济新秩序,维护公平贸易原则和世界钢铁企业正当权益的问题,关系到中国钢铁企业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能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原则和机制问题。过高的铁矿石价格应该回落,但是透过宝钢铁矿石持久谈判的艰难历程,至少在三
个重要问题上需要反思。
反思之一:维护铁矿石、钢材价格的合理性符合钢铁行业的根本利益
在2005年以前,铁矿石价格变化是伴随钢材市场价格走势协调变动的。1999年1月和2002年1月,伴随钢材价格下跌,铁矿石价格也曾两次跌入低谷。当时铁矿石进口到岸价仅仅207元/吨,还低于国产铁精矿价格。从2002年3月开始,世界范围的钢材价格出现了不断上涨的走势。铁矿石价格也走上同步上涨的道路。铁矿石经销商和钢铁企业一样从下游用户增加的负担中,共同分享着钢材价格连续3年大幅上涨的暴利。问题是到了2005年初,美国和欧洲已经出现钢材市场疲软,价格开始下跌的走势。尽管是周期性回落,但回落的总趋势当时并不明显。而中国钢铁企业由于出口增加,导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仍处在上涨之中。2005年3月前的钢材市场价格是不正常的暴利价格。
不过在这轮国际范围的钢材资源过剩压力下,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已属强弩之末,价格的回落仅仅是时间问题了。恰恰就在这时,也许是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在国际钢铁市场还处在高价位时,实现了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中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了铁矿石涨价71.5%的事实。
如果说去年2月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的需求量增长;中国对国际铁矿石市场两种采购模式,导致国际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较高;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伴随2005年初钢材价格高位攀升也大幅提高;2005年3月前包括中国在内的钢材价格的大幅高位攀升,薄板材价格甚至达到7500元/吨;这四个理由支撑着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特别是国内、外板材价格的高位互动攀升,大幅度刺激和拉升了国际铁矿石的价格。虽然后来钢材价格回落,这四个因素已经不再存在。但是,即使从当时的视角看,透过钢材和铁矿石轮番涨价也反映出许多重要经济关系脱离了正常市场经济轨道。
年初铁矿石涨价71.5%,钢厂以成本上升为理由,通过钢材涨价很快把负担转给了下游钢材用户,中国经济为此支付了高达57亿美元的额外账单,而实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不是57亿美元能够说清楚的。去年底,中国钢材市场价格回落到行业成本线后,钢铁企业得到的只是抬高的成本,钢铁企业吨钢成本已经大大高于印度、俄罗斯和巴西,有的甚至接近某些发达国家的成本水平,大大弱化了中国钢铁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反思是:对于钢材这样达到3.5亿吨消费水平的大宗生产资料价格,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国内价格不能脱离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实际价格结构关系而走的太远。中国的价格结构关系和实际价位水平,也包括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水平决定的。一定意义上也是发展中国家赢得加快发展的优势。
钢材降价容易,铁矿石垄断价格降价难。因此,保持钢材价格在合理区域浮动和相对稳定符合钢铁企业的根本利益。防止钢材和铁矿石再次陷入轮番涨价的怪圈。在这个问题上钢厂有责任,政府也有责任,不能完全指望市场本身来调整。中国经济增加的几百亿元负担代价应该换回对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
反思之二:打破垄断暴利,开辟多元化铁矿石市场渠道
正是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拉开了国内有矿、无矿钢铁企业每吨钢材几百元的成本差距,在这次钢材市场价格跌入低谷中,才出现34.43%的企业亏损。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价格的居高不下已经给中国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处于暴利状态下的铁矿石价格本应随钢材价格周期性回落适当下调,减轻或合理分担钢铁企业的市场风险。但是现行的铁矿石期货价格机制却无视钢铁企业的成本压力,价格非但不回落,还要继续上涨。
2005年中国消费成品铁矿约5亿吨,其中进口2.75亿吨,同比增长32.8%, 2005年进口量占世界海运贸易量的43%。世界海运贸易量的增量几乎全部被中国吸收。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促进了世界铁矿石贸易的繁荣发展。带动了铁矿石行业的投资开发,同时也支撑了铁矿石出口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本来是铁矿石出口商依存的基础。
三家国际矿业巨头利用其占据国际市场70%的贸易垄断地位, 不但没有维护这种合作的基础,反而再继续坚持高价位,获取不合理的垄断利润, 不但损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铁矿石进口国的利益,也违背了公平贸易原则, 这将不利于铁矿石供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合作关系。
事实上在2005年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并不紧张,铁矿石现货贸易价格逐渐下降,2005年底铁矿石现货到岸价降至每吨66美元,比3月份平均每吨下降了17美元,降幅达20%。铁矿石现货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现货价格的下降表明铁矿石市场的鼎盛期已经结束,也有力地证明了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正步入回落的总趋势。
但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导演了铁矿石欲涨价的严峻态势。而铁矿石复杂的国际垄断背景就是当前钢材降价容易,铁矿石降价难的症结所在。铁矿石的高额垄断利润必然激怒下游钢铁企业,因此降价之声已经是全球钢铁企业的一致呼声。这也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打破铁矿石寡头垄断暴利,建立多元化铁矿石市场渠道,对建立国际铁矿石市场新秩序的重要性。
2002年铁矿石离岸价格约17美元/t,经过几年的上涨和2005年度铁矿石谈判价格上涨71.5%后,达到了38美元/t。其中巴西进口到岸价格已经上涨到70.91美元/吨。2002年,国外主要矿业公司铁矿平均离岸成本8.5美元/t,其中,澳大利亚、巴西铁矿石平均离岸成本为6—8美元/t。据力拓公司自己的报告,仅2005年利润增长就达204%,其中60%来自于中国。这说明其利润增长绝大部分来源于铁矿石涨价。
我们不难看出,在最近几年里,铁矿业是不折不扣的暴利产业。
从铁矿资源看,世界铁矿资源丰富,2001年世界铁矿石储量为1400亿吨,储量基础3100亿吨。按目前的铁矿石开采速度,世界铁矿资源可以保证100年以上。
在超过100%利润的刺激下,铁矿石贸易带动了铁矿石行业的投资开发, 国际资本正加快进军铁矿石市场开发领域,同时也促进了铁矿石出口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兴起了一股铁矿石投资热。
2003年国内铁矿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7亿元,2004年达到132 .94亿元,同比增长165 .5%,2005年全年投资达到250亿元。
三巨头为了维持垄断地位,更是加大了投资的速度。巴西CVRD计划在2008年之前新增加铁矿投资25亿美元,使铁矿砂的年产量由现在的2亿吨增产到3亿吨的水平。澳大利亚BHP公司也计划在未来的4年期间在铁矿山的开发生产领域将新投入资金15亿美元,使铁矿石的年产量由现在的1亿吨提升至1.7亿吨,增产70%。Rio Tinto公司2008年前在澳大利亚等地的铁矿区新增加投资金额13.5亿美元,使目前的年铁矿产量由9300万吨扩大为1.3亿吨,新增产量3700万吨。
即使在巴西和澳大利亚,非三巨头的多元化资本也大举进入铁矿石开发领域。
印度的矿业部门计划在未来3年间投资扩充生产设备,使年产量由目前的1.2亿吨提高到1.6-1.8亿吨的规模。印度正在努力增加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印度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地,占印度对华出口总额的53.5%。
俄罗斯、乌克兰、印尼、蒙古等许多国家正积极进军中国市场,这一切都拓宽了中国钢铁企业铁矿石多元化有序进口渠道。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各国加快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中,中国企业秉承合作双赢的方针,正走出国门,加快了与国际拥有铁矿石国家的经济合作。世界铁矿石市场供应格局正在发生多元化的变化趋势。这对维护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公平贸易,打破国际铁矿石贸易垄断暴利,确保产业安全具有深远的影响。
尽管2005年中国吸纳了世界铁矿石的增量,但是中国当前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针的提出,已经使中国钢铁需求增长的模式发生了变化。钢材需求增幅已经在14%左右出现了平稳回落的总趋势。中国铁矿石年度需求大幅增长的高峰期已经过去。2006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增速将放缓。考虑到2006年中国港口积存铁矿3900万吨,国产铁矿石保守预计也将增加5000万吨左右。因此,预计2006年中国进口铁矿石3亿吨,增幅在10%左右,增幅将远远低于前3年。
变化的是铁矿石谈判风波,看得清楚的是铁矿石供需关系正在一天天缓和,铁矿石市场供应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总趋势却没有变化。
反思之三:这次铁矿石谈判的实质决定了宝钢谈判需要舆论分析的支持
行业媒体和中国钢铁企业对国际铁矿石价格应该降下来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为了不干扰宝钢谈判却采取了不评论的态度。这种做法值得反思。
铁矿石谈判决不是简单的价格谈判。围绕价格谈判所展示的极不合理的市场经济关系才是这次谈判需要解决的真正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打破国际贸易中追求高额暴利的垄断行为,致力建立国际钢铁经济新秩序,维护公平贸易原则和世界钢铁企业和国家经济的正当权益,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等许多相应措施。
而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中国钢铁行业、研究机构和媒体完全有责任把铁矿石不合理的价格情况,对各种深层次不协调的铁矿石市场经济关系分析展示在媒体上。然而事实上没有作到这一点。国内媒体传播的谈判内容大多是海外研究机构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相关联媒体的价格谈判预测和有意放出不真实的谈判结果信息。而每次国外信息的引入都引起一波国内媒体对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的评论和揣测。钢铁协会不得不多次辟谣。难怪巴西CVRD公司说,你们中国媒体都说铁矿石预计涨价10%。
众所周知,目前为止世界没有一家钢铁企业不要求铁矿石降价的。欧洲钢铁企业家年初就明确提出铁矿石没有理由不降价。4月6日,日本住友金属总裁友野表示:“我们并不担心目前局势,我希望2006年度价格在2005年基础上下浮,但是目前看来谈判还将继续一段时间。我们会积极的参与谈判,但并不会急于达成协议。”可是在国内这样明确要求铁矿石降价的声音也几乎很难听到。
国内年轻的媒体记者勤奋敬业,关注铁矿石谈判的新闻热点,缺乏对铁矿石谈判实质的了解,无可厚非。但他们却很少看到研究机构关于铁矿石问题深层次分析的资料信息。这至少从理性的力量、钢铁企业和媒体意志的表达上,相当程度削弱了谈判的支持力量,影响了铁矿石谈判的进程。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这次铁矿石谈判的实质是中国钢铁企业维护正当权益,反对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一意孤行,谋取垄断暴利的较量。
中国的需求促进了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发展。铁矿石定价要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国际贸易秩序,实现钢铁企业和矿山公司的合作共赢。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理应对铁矿石的国际市场价格具有更大话语权。所谓的话语权归跟到底就是一定意义上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合理定价权。这需要舆论的支持,这比缺少正确舆论引导要好得多。
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僵持并不是坏事,可以让矛盾双方把事情“看清、看透”,考虑一下长期、久远的问题。也有可能推动全球铁矿石市场格局的新调整。
我们相信宝钢、支持处在艰难谈判中的宝钢代表,通过与国际矿业巨头协商、取得对钢铁行业负有责任的铁矿石谈判结果。
宝钢谈判综合目标的确立,长期谈判的艰难较量,一定会在这种铁矿石市场格局的变化中,取得合理、双赢的未来谈判成果和实践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