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亏损大户中国民航成长的烦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1:34 中国经济周刊 | |||||||||
中国民航业去年创造了“一年赚十年钱”的奇迹,国内如火如荼的价格战显然功不可没。现在《中美航空协议》已经生效,“廉价航空”也空降中国,中国民族民航业面对这些国际高手,怎一个“烦”字了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北京报道
刚刚过去的2004年,一向有“亏损大户”之称的中国民航业,忽然自称赚了个钵满盆溢。 “去年在油价大幅上涨的不利情况下,中国民航业一年赚了十年的钱。”2005年1月12日,在全国民航2005年夏秋季国内航线航班经营许可评审会上,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李军透露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此前,民航总局的统计数字也显示,2004年中国民航全行业利润达到了86.9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前十年的利润总和。 面对民航业如此成长业绩,业内人士不仅没有流露出太多兴奋,相反表示了更多担忧。他们认为,2004年如火如荼的机票价格战,在短期内确实给各航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但这种低水平的竞争手段,是以部分牺牲旅客的正当利益为代价的,如更为严重的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拒不支付航班延误赔偿金等。 “目前中国民航业的最大威胁,还不是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间的恶性价格战,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宁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2005年,中国民航业面对的国际竞争,已从原来的“假想敌”转为现实对手:一是被业内称为“打开中国天空大门”的中美航空协议的正式实施,让早就钟情于中国民航市场的美国各航空公司,终于领到了“通行证”;二是“廉价航空”仿佛一夜之间,将一个全新的民航概念和一批成熟对手“空降”中国,大有独吞国内市场空白之势。 与此同时,国内鹰联、春秋和奥凯三大民营航空公司的集体亮相,一举打破了中国民航业50年来由国有资本一统天下的局面。 面对国内国际双重突变,国内民航市场现有的“3+1”格局(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能否被打破?国内民航业是否面临重新洗牌? 航班延误何时了 2月15日(大年初七),春节七天长假的最后一天,北京迎来2005年的第一场大雪。回家探亲的赵先生,按计划乘飞机当天赶回上海,以便第二天到公司报到。 赵先生这一切计划却因这场雪发生了变化。“我买的是国航CA1855航班,北京直飞上海。正常起飞时间是16:30,结果由于天气原因(航空公司方面解释),直到23:30分才起飞,整整7个小时(一个工作日)就浪费在了机场。”赵先生对《中国经济周刊》抱怨说。 “16日凌晨2点才抵达上海,哪里还有公交车或机场大巴,地铁也停了,原本预算10元做机场大巴就能到家,却不曾想因航班延误致使花去100元的打车费。” 但令赵先生不解的是:面对同样的天气,原定16:20起飞的上海航空FM9102航班,却在17:30就起飞了。为什么同一航线、不同航空公司的乘客会有不同境遇? 赵先生还同时透露,他们同行旅客中的几位上海人,提出了赔偿问题。但机场候机厅的一位值班经理答复说,没有赔偿这回事;事后打电话到航空公司投诉,要求赔偿,对方回答“压根就没有这么一说”;再向民航总局反映,回答是:民航总局向各航空公司提出过赔偿建议,但各公司并未真正接受建议。 随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别致电相关航空公司的投诉部门,对方声称,如果要补偿的话,需要先与机场商量,任何公司都不会轻易开误机补偿的先例。 据了解,仅2月15日,首都机场就有400余架航班延误,占当天首都机场航班的一半以上。当时不同航班的很多旅客,都提出向航空公司索赔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也仅限于口头式的抱怨或情绪发泄。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说,航班延误赔偿一旦成为现实,中国民航业“一年赚十年钱”的美梦就会被彻底击破,机票打折、薄利多销的经营路子就真正走到了尽头。 2月16日,上海就发生了一起带有实质性的索赔事件。据了解,本应于2月15日晚7点从烟台起飞的东航MU5592Z次航班,于2月16日中午12时50分才起飞,延误了近18个小时。航班延误18小时,该如何补偿?与东航交涉未果后,85名乘客决定起诉东航。航班延误补偿标准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专题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