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784亿储蓄缘何搬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02:56 中华工商时报

  分析人士:股市高收益使得存款对利率敏感低利息税可择机取消

  近日,央行发布了5月份金融数据,数据表明,人民币储蓄流失的规模非常之大,当月居民户存款创下历史月度最大降幅,并且,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速创下5年多来的最低记录。

  面对储蓄如此大规模“搬迁”,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梁福涛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其主要流向仍为股票交易市场,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目前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为负数。

  2784亿流向哪里

  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5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7.3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3%,增幅比上年末减缓了2.19个百分点,比上月减缓了1.03个百分点。保持了2006年下半年以来存款下降趋势的同时,增速下降的速度有所加快。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再次明显下降,当月下降规模达2784亿,创历史新高;余额同比增长为9.8%,比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为历史较低水平,储蓄存款下降速度加快。

  是什么原因促使储蓄大幅分流?对此,梁福涛认为,储蓄存款分流显然与持续交投活跃的股市吸纳较多资金有关。“尽管储蓄存款分流与消费增长也有一定关系,且同期消费也呈现加快增长,但通过实证和分析表明,去年以来储蓄分流最主要去向还是

股票市场交易。”

  “当然了,也有一部分是流向别处的,比如消费、购买房产、保险投资以及持有现金因素等。”

  除此之外,梁福涛认为,造成储蓄大规模流失,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忽视的,即在股票市场收益较高的情况下,储蓄存款对利率的敏感性较低。自3月份以来,央行两次上调存贷利率,但都未能改变储蓄存款持续加快分流的局面。

  此外,除了居民储蓄分流外,企业存款同样有所回落。据资料显示,5月份企业存款增长为19.02%,这是在连续三个月回升后再次出现回落。

  对此,梁福涛表示,之所以总存款的增长下降加快,原因在于储蓄存款快速下降的同时企业存款增长也呈现回落。同时,总存款增长加快下降,存款活期化的趋势依然持续,因此,无论是企业存款还是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的比重均在下降。

  “存款活期化,除了与交投活跃的股市有关外,与较快的消费增长及微观经济持续活跃也有较大关系。”梁福涛说。

  梁福涛表示,从后续趋势看,由于股市牛市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短期内储蓄分流的趋势不会明显改变,股市储蓄存款分流资金来源也不会变;因此,存款增长总体将继续下降,存款的活期化趋势也还将继续。

  取消利息税可择机实施

  综上所述,股市行情火热已然成了导致储蓄大规模“搬家”最直接的导火索,那么,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储蓄流失,具体又将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对此,梁福涛认为,储蓄分流既有利也有弊。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有利的一面来看,即是促进了金融结构的改善,直接融资比重上升;同时,推动了直接融资的展开,适当地减轻商业银行负债过高的压力,从而促进转变经营机制以及促进消费增长。从不利的方面来看,储蓄流失不仅加大了中小银行流动性的管理压力;而且使得储蓄分流渠道单一,可能会助长一些投机行为。

  而从

宏观调控的政策层面来看,梁福涛认为,短期内储蓄存款的变化应该不会构成为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因为储蓄分流除了受到相对收益刺激影响外,也和股票市场持续走强而刺激居民金融投资意识增强有很大关系。”

  “因此,储蓄存款分流将是趋势,相关政策只能缓解储蓄分流的速度,包括取消利息税也是这样。”

  那么,央行到底会选择加息还是取消利息税来作为进一步的调控手段?梁福涛认为:“只要金融市场持续改革发展,储蓄分流趋势便不会改变。利息税取消相当于提高名义利率,因此,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实施。”(14C1)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