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听证会成了涨价会 两个一边倒拷问调价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09:53 新华网

  我国已探索实施多年的公共产品价格调整听证制度,去年以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听证会出现了两个"一边倒"现象:对听证的价格调整动议,听证会代表"一边倒"举手赞成,而网络等民意调查结果却是"一边倒"表示反对。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公共产品价格调整机制成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怪事:"听证会"成了"涨价会"

  近几年,价格听证制度已经深入到社会和百姓生活各个层面,有关供电、供暖、供水、燃气服务、公园门票、民航、有线电视等各方面的价格听证会在各地频频举办。但这些听证会大多成了"涨价会",公众对这些流于形式的听证会产生了强烈的排斥情绪。

  记者从陕西省物价局了解到,近年来陕西省物价系统共举办各类价格听证会已超过380次,其中只有一次降价的听证会,即2005年9月召开的关于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的降价听证会,其他绝大多数听证会最终都成了"涨价会"。

  今年哈尔滨市政协会期间,许多委员呼吁,要采取措施使价格听证会走出"逢听必涨"的怪圈。据了解,该市生活用自来水、生活用电、居民供热价格在举行听证会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陕西省一位参加过价格调整听证会的代表说,听证会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十分先进科学的制度,但在国内许多地方,开着开着就成了一团和气的座谈会。许多听证代表的意见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西安市一些市民告诉记者,现在哪个行业举行调价听证会,老百姓就明白哪个行业要涨价了,赶紧提前多买点。每次涨价时,"百姓可以承受"成了涨价的借口,但价格调整并非都是合理的。市民们反映,不能说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就要多掏一点。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应该主要用于提高

生活质量,而不是用于应付物价上涨。

  质疑:"民意会"渐失公信力

  作为公共产品调价机制沿革的产物,听取民意的听证会为消费者提供了利益表达机制,曾被许多专家和百姓热捧,为何今天演变成了涨价的"通报会",落入"逢听必涨"的怪圈?

  一位叫"痴人说梦"的网民在分析听证会失去公信力问题时表示,虽然听证制度本身是我国公共产品调价机制的一个进步,但每次听证会的结果总是让人有苦说不出,不论群众的反对意见有多大,最终结果依然是涨价,至多只是多涨少涨的问题。就像两个人谈判,在一开始就告诉对方,我开出几个条件,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但无权不接受。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路金铭认为,走形式、摆样子的听证会,让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受到影响。他介绍,在一次热费涨价听证会上,群众代表提出,涨价幅度太高,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群众代表提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可听证会后,热费价格一分也没少涨,百姓最后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解释。"要使听证会有公信力,就要防止听证会变味、'走过场'。"

  陕西省物价局一位干部分析,当前我国听证制度本身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首先是听证会代表的组成不太合理,一些听证会代表不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不能提出具有建设性、实质性、针对性的意见,无法为力量本来就很分散的消费者作出明晰的利益表达;其次是在听证会上起着关键作用的主持人,目前一般都由物价部门人员担任,但这些人与申请定价单位沟通较多,容易产生主观倾向;再次,许多听证会经费很难保证,由于其准备时间长,工作量大,还要请有关专家和各方代表,虽然政策规定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是由申请定价单位提供,这在客观上也容易导致听证会"走偏"。

  在米、面、油、菜价格涨声一片的情况下,"逢听必涨"导致部分公共产品价格超出了许多困难家庭的承受范围。去年北京市举行天然气涨价听证会期间,一些下岗职工就明确表示承受不起。一位下岗工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烧的排第一。每立方米天然气上涨0.15元,10立方米老百姓就得多出1.5元,能买3个馒头呢!"

  呼吁:民意需要有效的制度化表达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一系列公用事业价格调整呈现了几许新气象。与以往"涨"声一片不同的是,有关部门发出了公共产品"免、降、撤"的"新年礼包":春运期间铁路客运、公路客运票价不再上浮;国内汽油和航空煤油价格下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下调;广东省燃气初装费废除……有关人士分析,这表明政府在对公用事业进行定价时,已开始不仅考虑国际市场相关价格的波动、企业实际生产成本、困难和需要,且越来越多地考虑百姓实际承受力和社会各界的感受。

  虽然这些价格调整非常贴合民意,但许多采访对象认为,这些价格仍非出于成熟的、可以体现民意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公共产品调价机制,要从根本上提升听证会的公信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民意获得有效的制度化表达。

  一些专家分析,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有关部门必须考虑实际,慎重制定价格听证目录项目,解决目前在价格听证上出现的随意性局面。另外,价格主管部门应该保持中立地位,实行听证职能分离原则,从事听证的机构或者人员,对与听证会利益相关方有关的活动应该回避。要严格代表选拔制度,听证会代表的总体名额应合理分配,消费者代表的名额应多于经营者代表与其他人员。还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听证程序,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

  甘肃省政协委员康映梅认为,听证会变成"涨价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两笔"糊涂账":企业到底是赢利还是亏损?亏损中经营性因素又占多少?只有算明白了这两笔账,涨价才能叫人服气。如果企业经营成本高、浪费严重、养的闲人杂人多,把这些成本都摊在百姓头上,百姓自然不答应。所以"价格听证,首先应该过

审计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完善价格听证制度已纳入了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的工作日程。从去年起,

国家发改委就在各地开展调研,着手修改新的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规范听证申请的提出、代表的选择、成本的审查、听证会的组织、听证结果公开等程序,从制度上对价格听证进行完善。(记者 储国强)

  ===“听证会”变成“走过场”? ===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听证会”变味让百姓反感

  随着近几年社会上各种涨价风的此起彼伏,各种“听证会”也应运而生,一些地区出现了“凡听必涨”的现象,引起群众反感。黑龙江省政协委员路金铭建议:要重视“听证会”的实际效果,别让“听证会”变成“走过场”。

   听证会缘何屡遭置疑? 但愿"降价听证会"能成常态

  一方面,“听证会”日益成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法制建设和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听证会”又在人们的议论中,面临一场众目所瞩的“公共信任危机”。时下,一些“听证会”的尴尬,实际上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解读,那就是缺失了“民主”与“科学”。

  你怎么看?北京发改委副主任说听证会并非逢听必涨 水电气价格还会涨吗?听证会真的就是"涨价会"?

  来源:半月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