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此经济非彼经济 此加息非彼加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1:41 第一财经日报

  央行最新宣布调整贷款基准利率,其中6个月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1年期以上贷款(包含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步上调0.27%,存款基准利率则维持原有水平不变。本次调整基准利率为本轮经济周期以来的第二次加息,但仅限于贷款利率加息,打破以往存贷款利率同步调整的惯例。

  最新利率调整是对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银行货币信贷
过快增长问题”指示的直接落实。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信贷出现大幅超标增长,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同步发生明显多增,并推动投资持续反弹,投资进一步拉动今年首季GDP出现超预期增长。近期相关学者及市场机构均对央行将采取货币紧缩政策抱有强烈预期,但以往贷款利率一般均与存款利率同步调整,在目前居民储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下,存贷款利率普调受到相应限制,因此一般认为调整准备金率的可能性较大。本次央行首开单边调整贷款利率的先河,出乎此前主流预期。

  与准备金率工具“一刀切”的刚性特点相比,利率作为价格工具更具柔性特点。尤其是2004年加息时贷款利率上浮限制已同步取消,

商业银行可在贷款基准利率下浮10%以及任意上限区间内自行确定实际贷款利率,因此基准利率仅抬高贷款利率底线,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仍可根据宏观经济变化及客户实际状况自主调节贷款利率水平。自2004年以来,各季度银行机构1年期固息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从5.70%逐步上行至2004年加息后的6.75%,并在去年第二季度达到7.46%的峰值水平,随后回落至去年底6.07%的较低水平,利率弹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并总体伴随利率均值水平与贷款多增势头的反向联动特征。因此在目前物价仍较稳定、
汇率
升值提供额外紧缩背景下,央行采用较为柔性的价格工具,同时为避免进一步刺激居民储蓄高增长,破例仅针对贷款利率实施单边加息。

  除以上存贷款利率调整的非对称性特点以外,本次加息与2004年10月份加息在宏观经济及货币信贷形势方面也存在重要差异。2004年第一季度投资、信贷、物价出现全面膨胀特点,直接导致第二季度决策层连续出台普调准备金率、行政指令暂停贷款、集中处罚盲目投建项目、全面暂停农用地城建转让等系列重拳举措,随即全社会固定投资增速迅速由第一季度末43%下降至第三季度末27.7%,人民币信贷增速则由第一季度末20.1%下降至第三季度末的13.6%,物价则因滞后指标特性而仍有惯性冲高,并导致实际利率降低和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降。在此各项经济指标受强力调控而持续下降的基本背景下,10月底央行为巩固

宏观调控成果及防止居民储蓄过度流失而同步提高存贷款利率,且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加息幅度最为突出,显示2004年首度加息对稳定银行储蓄资金来源方面具有重要考虑,同时对已处于下降通道中的投资与信贷则主要进行防御性的调控。该次加息后银行贷款平均利率水平确有上行,同时央行在2005年上半年发行约3500亿元3年期央票直接挤占中长期信贷资金,因此贷款增速在加息后继续下行,直至2005年下半年开始反弹。

  目前经济形势则是物价总体保持稳定,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也仍居高不下,但信贷与投资等先行指标出现过快增长,因此经济表观热度似乎尚不显著,但内在扩张势头应比2004年加息时段更为强劲,本次小幅加息所须应对的“趋势力量”也将比前期更为突出。据悉央行近期还陆续开展了票据融资利率专项指导、定向央行票据发行等多项调控手段,但其综合紧缩效果仍须进一步观察。目前预判通过本次加息即可顺利完成信贷调控任务似乎还言之过早。

  总体来看,2004年尾和2006年初的经济趋势具有一降一升的不同特点,因此前后两次加息具有不同侧重,同时也可能取得相异的紧缩效力。如本次单边加息后信贷增长仍难控制在央行年初制定的2.5万亿元左右目标,不排除央行将再举令人“意外”的紧缩之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