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央行释放紧缩信号加息0.27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1:38 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称,如果后续宏观经济仍有过热迹象,不排除继续上调利率可能

  本报记者 冉学东 徐以升 发自北京

  央行昨天发布公告,决定从今天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期限档次除半年期上调了0.18个百
分点之外,1~3年(含)、3~5年(含)以及5年以上均上调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保持不变。

  央行在公告中解释称:“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昨天,央行召开了“窗口指导”会议。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明确指出,要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

  最大意义在于改变市场预期

  “这是央行向市场发出的最强烈的紧缩信号。”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他分析,如果二季度后续宏观经济数据仍然增长偏快,就免不了会出台更严厉的紧缩措施,贷款利率有可能会继续上调。

  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易宪容也表示,央行已向市场表明,中国的利率调整机制已经更为灵活,并非一成不变。“利率一定要调整,固定不变的利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他指出,贷款利率的调高给了企业一个预期:利率是会变化的,企业作投资决策时要把利率风险考虑进去。这对抑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冲动具有很强的意义。

  钟伟还认为,这个调控是完全市场化的手段。另外,由于目前商业银行贷款的80%都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浮动定价的,所以虽然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但在具体操作中,有的贷款可能上调更多。

  华西证券分析师侯宇鹏也表示,5月中旬,4月份贷款数据就会出台,包括其他经济数据;如果增长还偏快,央行或许会继续采取紧缩措施,不仅是提高贷款利率,也包括其他的一揽子政策组合。

  或已开始新一轮调控

  央行此次加息是基于今年一季度偏热的宏观经济数据。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一季度我国GDP增长高达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则达到27.7%,比去年高了4.9个百分点。而一季度1.26万亿元的信贷投放则超过了全年2.5万亿元目标的一半。

  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经表示,目前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决定控制货币信贷投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问题。

  钟伟表示,贷款利率上调只是央行一个部门的动作,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或许都会出台紧缩措施,这也许是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开始。

  实际上,国家发改委近日已发布《关于加快铝工业、水泥工业、铁合金行业、焦化行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联合下发该意见的部委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央行、海关总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电监会等。为何不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在汇率改革尚未结束的时期,加息会吸引境外套利热钱,并且还会进一步放大外汇占款,因此央行的紧缩措施首选,应该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然而,央行调高贷款基准利率虽在预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根据央行数据,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虽然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仍然达到3%。“这就是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调高0.5个百分点,产生的效果只是银行将超额账户资金转移到存款准备金账户,银行少得一些利息,并不会对银行的资金面产生太大影响。”钟伟说。当前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在2005年调整为0.99%。

  易宪容也认为,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本没用,他一直认为应提高贷款利率。

  为何不提高存款利率?

  此次加息的一个特点是只调高贷款利率,而对存款利率保持不动。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之所以不调整存款利率,一是当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二是出于对汇率体制改革的考虑,调高存款利率无疑将吸引更多的投机资金到中国市场。

  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曹红辉也表示,存款利率不能调高,否则其后果是刺激境外套利热钱,干扰正在进行的

人民币汇率改革。

  而存款不动,调高贷款利率的直接结果,则是直接扩大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钟伟对此认为:“这等于扩大了银行的利差水平,银行的收益将得到提高,对银行业而言是正面的影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