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电动自行车禁令一刀切须缓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 14:46 法制早报

  编者按:一个地方性法规为何使法学家慷慨激昂?为何他们将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进行合法性审查?电动自行车话题为何牵动民众的心,甚至包括年近八旬的老院士?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和民间的态度会形成那么大的反差?

  所有的问题好像都有正确答案,好像都没有正确答案。

  公民有权利充分参与立法;在一个法治的社会中,政府的行为应当合乎国家法律的规范;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公民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权和上路权不应被草率地剥夺。

  我们在思考。思考的是“禁电令”到底该不该撤销,最后将会怎样撤销抑或修改;电动自行车产业将如何在目前的政策、法律双重困局中成功突围。

  提出问题是简单的,而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我们期盼着电动自行车事件得以妥善解决。

  法学家对禁令说不

    “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北京沙滩北街紧挨着原北京大学红楼的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层楼房里,中国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的黄金荣博士对记者说。这多少令记者感到吃惊和意外。在公众的眼里,中国的法学家们历来都是温和理性的谦谦君子形象,而在这次面对“珠海条例”这样一个本不十分起眼的地方性法规,他们好像进行着一次集体“变脸”游戏。……张明杰研究员最后又做了一个精彩的类比喻:“如果一个城市拿没有非机动车道的理由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那是不是以后也可以以没有残疾人过道为理由禁止残疾人上路呢?”>>>>全文

    珠海禁电令引发连环反应

    如今,走在珠海市街头,经常能听到有关电动自行车的谈论,其实,对电动自行车的限制性规定,珠海并不是第一个,但却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反响,这与珠海的地形气候有关。据退休的张女士介绍,珠海气候比较炎热,山比较多,电动自行车给大家带来了便利,又环保,也有利于缓解交通。“虽然也听说别的地方有限制电动车的,但至少能给百姓留一点空间,可珠海市政府却连一点机会都不给”,在赛车厂修了几十年跑车的老技术工人范先生困惑得对记者说,“我们就不明白为什么政府非要禁车呢?”>>>>全文

    让买又不让骑这叫咋回事

    现在也在偷偷地骑,在珠海的大街上也还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但现在大家一般都比较小心,看见交警掉头就跑,不然就会被罚款(说到这里,周先生的语气明显有些无奈)。电动自行车本来是我们的合法私有财产,也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也没有违反交通规则,但现在却要像做贼一样到处躲藏,我觉得很不能理解。现在有很多骑电动自行车的人被罚了款,还扣了车。即使他们交了罚款,把车领回来也还是不敢明目张胆地骑,那这车不就成了一堆废铁了吗?为了防止被罚,又不想让花了很多钱买来的电动自行车变成废铁,有些电动自行车主甚至每次外出都要把电瓶拆掉,当成普通自行车使用,这种“非电动自行车”骑起来非常笨重,车主对此也很无奈>>>>全文

    数据.调查之一

    经过记者一段时间的调查,从45组数据、212个被调查人和60家被调查单位中得出结论:百姓认为“禁电令”弊大于利。其中包括消费者调查、厂商调查、执法人员调查……>>>>全文

    数据.调查之二

    百姓需要电动自行车,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更需要它积累经验、发挥特色。在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上不能因噎废食。
“我一个月1800多元的工资,我爱人下岗,每月享受低保等照顾才500多元,孩子要上学、穿衣,媳妇要看病吃药,我们要吃饭,2000多元在珠海已经生活得很拮据。”吕先生说,他当然想请个保姆,自己也不会这么辛苦。>>>>全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