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理财:能否风光再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19:34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记者 陈宜萍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人民币理财业务近期呈现卷土重来之势。 今年3月17日人民银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至0.99%,之后的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各家银行人民币理财业务纷纷黯然退场。然而时隔不到一个月,人民币理财市场却再度回
人民币理财的战火再度点燃。值得关注的是,银监会近日向银行传递出了严加监管的政策信号。为进一步规范理财业务活动,促进理财业务的发展,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银监会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出发,借鉴境外有关经验,结合我国现有金融法律制度,于5月25日同步下发《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 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人民币理财业务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不仅让局外人一头雾水,而且也令不少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从长远来看,如何健康、持久地发展人民币理财业务,值得人们深思。 回眸人民币理财业务的昨天,其存在的几大弊端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资金运作渠道雷同,受众对象相近,产品设计理念不够成熟,缺乏技术含量。这导致各银行最大的卖点就是价格,都在收益率上做文章吸引客户,运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其次是对客户的风险提示条款不明确。各行在开办个人理财产品前虽然都进行了风险提示,但以“本金绝对保证,收益可观”为口号,强调低风险和高收益,未就投资可能产生的风险向客户做充分提示,易引起纠纷。 第三是理财业务变相成为竞争工具而非盈利工具,从而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加大。开办个人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与同期贷款或资金上存所获得的收益比较,收益率较低。个人理财产品成为吸引客户的手段,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为争揽客户或避免客户流失,争相开办此类业务。 第四是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期限设置不尽合理。目前许多国内投资者倾向于时间短、见效快、流动性强的投资品种。而此前各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似乎都忽略了这一因素,将期限定为一年以上。 从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看,高科技含量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其今后的主攻方向之一。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他们比较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将加速推进国内银行此项业务的发展。而如何使人民币理财业务走得更远,显然还需要方方面面做大量工作。 纵观各家商业银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我们不难看出上述弊端大都得到抑制。在价格上更趋向理性,在风险提示上已增加条款,同时,各家银行已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3个月、1个月甚至7天的产品,打出“短平快”新牌,向短线产品转型。 由此可见,要将“人民币理财进行到底”,银行方面必须对受众群体在个人资产结构、风险承受能力、人生理财规划等方面进行更加合理的细分,对各种投资渠道进行深入研究,对市场行情、政策走势科学把握,通过各自不同的资源、信息、客户等方面的优势开展错位竞争,设计出满足不同投资需求的针对性产品方案。 据悉,银监会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思路是:在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行个人理财业务“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监管原则。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当前银监会将重点加强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及时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规定,适时出台必要的配套政策和规章;二是优化监管资源的配置,根据新业务发展和监管的特点,进一步完善新业务监管体制;三是按照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持续性监管,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四是在总结有关新业务监管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活动的指导,完善相关风险管理与监管体系。 规范的市场才会走得更远,无序的竞争只能两败俱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监管部门的科学“指挥”下,各商业银行精心操作,一定能奏好人民币理财这首动人的“交响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