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定增:三分之一募集资金用于还贷 项目投资回报期较长

2021-06-08 18:22:00 作者:SY 收藏本文
A- A+

  出品:浪头饮食

  作者:SY

  6月4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6月7日,公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伊利股价下跌了4.78%。6月8日股价有所回升,但仅仅上涨了0.45%。

  伊利此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30亿元,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10%的股票。募集资金拟用于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乳业创新基地、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等六个项目。

  对伊利此次定增,多数券商研究机构都给出了正面评价,然而从这两天的股价来看,多数投资者持怀疑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近年来资产负债率不断攀升,此次拟募集的资金中有近三分之一计划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近三分之一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根据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伊利本次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具体如下: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拟使用386,000万元,占总募集资金的29.7%,是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第二大的项目,仅次于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根据伊利的说明,乳制品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生产基地、营销网络的建设及品牌营销均需要大量的资金。近年来,公司为了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持续进行资本投入。不过,伊利持续增长、且高于行业平均值的资产负债率仍然引起了关注。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伊利资产负债率为57.09%,而这一比例在2018年时仅为41.11%。2020年期末,伊利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都比上年期末增加了150%以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伊利的有息负债比重较高。截至去年末,有息负债达到129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达31.8%。

  在这样的资金压力下,伊利却一边保持高额现金分红,一边大量发行短期债务。2018年到2020年三年间,伊利分别派发现金分红42.55亿、49.13亿和49.88亿,合计约141.56亿元,超过此次拟通过定增募集的资金总额。

  去年财务费用增加2250% 今年已发行23期超短期融资券

  根据2020年财报,伊利去年发生财务费用1.88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幅竟然高达2250.5%!

  公司解释财务费用增加主要原因是2020年超短期融资券、短期借款等有息负债平均余额高于上年同期,使得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仔细看伊利今年的公告,可以发现伊利今年仍然在大量发行超短期融资券。截至2021年5月31日,伊利已经发行了二十三期超短期融资券。

  最近五期超短期融资券的具体发行情况如下:

  2021年5月12日,伊利兑付了本年度第十四、十五期超短期融资券,本息兑付总额分别为人民币1,803,550,684.93元、1,502,958,904.11元。分别扣除本金18亿元、15亿元后,支付的利息分别为355万元、295.89万元。上述两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发行期限均为2.4%、30天。

  两个项目不直接产生效益 其余项目投资回报期长

  除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外,伊利此次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主要为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约89亿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54.8亿元,占总募集资金的42.15%。

  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目标是扩大常温液态奶生产规模,巩固伊利常温液态奶的市场地位。根据伊利的测算,液态奶项目下的五个子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预计在22%到35%之间,投资回收期约为2.87年至4.15年。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凯度零研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伊利常温液态类乳品的市场渗透率为84.7%。而且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常温牛奶、低温牛奶细分市场零售额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1.5%、21.7%。可见,目前国内常温牛奶的增速较低,而伊利在常温液态类乳品市场中的渗透率已经很高,因此,液态奶生产基地建设的预期收益可能不及伊利的预测值。

  在液态奶建设项目之外,伊利拟分别使用15.5亿元、2.7亿元投资婴儿配方奶粉智能制造示范项目、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项目。与液态奶项目相比,奶粉项目和矿泉水项目的预期收益率更低,分别为12.55%和16.01%;投资回收期更长,分别为6.42年和5.7年。

  此外,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升级项目、乳业创新基地项目不直接产生效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章关键词: 伊利

作者

SY

SY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