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理论认为,有效率的金融市场是没有套利机会的市场。
怎样理解“套利”?前两年北京几家商业银行的外汇交易往往各家报各家的,而且有的常常刷新,有的懒得刷新,有时两家银行的报价明显不同,精明的投资者就利用这样的机会在低价的一家买进,再卖给报高价的另一家,毫无风险地挣得了价差。久而久之,银行终于弄明白,祭起了行业统一报价的老法宝。
这件事带给我们很多启发。首先,国内金融机构(指企业整体,而不是其中的个人),包括大银行在内,金融业务的专业水准可能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它们的报价和做法不一定合理,有时可能十分离奇;其次,不合理的报价中很可能蕴藏着无风险或低风险的套利机会,在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转型过程中,这类套利机会和结构性调整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最后,投资者的套利是最有效的课堂,能够帮助金融机构迅速学习、调整和转型。
实际上,行业统一报价的做法是一种倒退。正确的方法是各家报各家的价,只要各家均及时反映市场动态,那么各家报价之间自然不会存在太多套利机会—即使有套利机会,也能通过套利机制迅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也提高各家真正的市场经营能力。
现在有一个套利机会,不过需要持有到期的耐心。
如果持有国债到期,则投资者不受国债二级市场变化的影响,决定收益的主要因素是买入国债时的到期收益率,买入时锁定了这个到期收益率。对于居民投资者来说,如果过去仅仅采取储蓄存款的投资方式,则可以将利息税后储蓄存款年复利收益率视为机会成本,只要国债到期收益率高于这个机会成本,则投资国债就锁定了额外利润。目前交易所国债到期收益率普遍明显超过储蓄存款利息税后复利收益率,这就是套利机会。
设想一下,假定在银行柜台边除了列出各种期限的储蓄存款利率之外,也列出交易所各种国债的剩余期限和到期收益率,国债到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储蓄存款利息税后复利收益率,而且储户清楚地了解持有国债到期和储蓄存款到期没有实质区别,那么有多少人不再把钱存在银行而是买进交易所国债呢?
按照目前各行各业利润率普遍不高、物价指数长期下降的情况来看,储户对利差应当是相当敏感的。由于交易所国债的发行总额不到2600亿元,而储蓄存款余额高达8万多亿元,在上述例子中只要有很小比例的储户改弦更张,将本想储蓄的钱改为投资国债,则将对交易所国债行情发挥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套利机制本身来说,只要上述套利机会存在,则储户就总是抽出存款改投国债,资金将流向国债,结果要么银行提高储蓄存款利率,要么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降低,要么两者均有变化,最终必然达到均衡的结果,套利机会消失。
目前的国债行情和储蓄利率的情况和外汇套利的情况有类似之处,只是国债和储蓄存款套利需要经过持有到期的较长周期,不像外汇套利那样直截了当。为什么会发生交易所国债市场和储蓄存款的套利机会呢?持有期较长是原因之一,因为很长的持有期和相对较薄的利差对那些金融知识丰富、拥有资金量较多的套利者产生不了足够的吸引力。他们是储户中最敏感的部分,其他投资者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了解这一机会,并掌握有关的套利技巧,因此套利机制需要一个渗透、传播的过程。另一个原因是迄今为止,普通投资者还不能随时了解交易所国债到期收益率的行情,不能像上例假想的那样在存款时把两种工具的实际收益进行直观的比较,也不了解国债投资的基本知识,因此套利机制发挥作用也需要一个过程。顺便说一句,有关媒体和专业人员应当在充分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的条件下,承担起正确及时传播信息的责任。
有人根据交易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主要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持仓的事实得出结论,认为它们主导国债价格。这种观点可能反映了国债市场当前的现实,然而这并不能否定套利机制的作用。事实上,即使从机构投资者一边来说,它们可能也已经注意到上述问题,否则我们不能合理地解释2001年初到2002年中国债到期收益率的长期大幅度持续下降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