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创业板再添民企新军 赚钱机器上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9月28日 15:5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于凌波/文 继金蝶软件和比亚迪电池之后,深圳民科企业第三辆战车——元征科技即将冲向香港股市。10月7日,它将在香港创业板挂牌。 穿过人车涌动、混乱嘈杂的八卦四路,如果不是看见一块标有“元征高科技”的牌子 10年创立“元征”招牌 1992年8月,毕业一年多的刘易之和刚大学毕业的弟弟刘正之跑到深圳创立了元征。“当时公司注册资本仅20万元,发起人就是我和弟弟。公司开始主要是做计算机产品,市场非常好,很快就做到了几千万元。”刘易之说。 如果一直做计算机产品,元征今天很有可能混迹于众多IT公司中,而泯然众人矣。 但一个客户的建议改变了元征的发展方向。刘易之称:“进入汽车电子检测领域完全是无心插柳,客户有需求,而我们觉得有做头,一直做到今天。”在刘易之眼里,自己和弟弟的创业史完全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选对了行业。 但这个并非人人了解的行业却给了元征剑走偏锋、鹤立鸡群的机会。 1994年11月,元征开始集中开发电脑化汽车诊断及测试系统,在国内首家推出了第一代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仪——LE100电眼睛,并开始倡导中国汽车后市场概念。1998年3月,元征电脑化汽车诊断系统被科委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999年1月,元征科技被认定为国家技术成就重点企业。目前其在中国汽车电控系统检测市场以50%的占有率稳居第一位。 据深圳民科办有关人士评价,“元征”品牌目前已成为中国汽车电眼睛的代名词。 赚钱机器 目前元征科技旗下有三类产品:电脑化汽车诊断及测试系统、汽车服务资讯系统、汽车电子配套系统。 从规模上看,元征科技并不出众。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2001年销售收入提升至5670万元,而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达2200万元。 元征科技的赚钱模式是通过销售硬件产品赚取直接收入,通过销售软件产品赚取专利费和年费。据称,由于元征产品在汽车电子诊断市场具有先导性以及品牌的影响力,其产品价格始终是国内市场领导者,这保证了元征科技以并不惊人的销售收入可以赚取40%的毛利。 许多公司在鼎盛期都担心未来的市场,而刘易之从不担心没有市场。据了解,目前仅国内就有约29万家车辆维修及服务中心。2000年新建机动车检测站达1500至1600间,估计到2010年还将每年新建2400至2500间。庞大的机动车检测需求实际上在为元征制造比过去10年更多的机会。 刘易之强调:元征不是一家依靠产品上规模提升业绩的公司,再多的产品如果没有后续服务也不产生效益。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元征只有加强后续服务才能立足于市场, 正是强大的盈利能力使元征成为香港创业板众多保荐人争取的对象。为香港创业板保荐过多家优势企业的京华山一最后胜出。 家族招牌不变 元征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公司,即使在股份制改造之后仍不改其家族特征。 “元征的特点是股权结构简单,没有任何错综复杂的股权纠葛。” 2000年,元征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公司注册资本升至3300万元,但股东仅有5人,核心股东仍是刘易之和刘正之。 此次赴港上市,总股本4.4亿股的元征股份,向公众发行1.1亿股。刘易之和刘正之兄弟所持股份占元征上市前总股本75%,其中刘易之自己所有的比例高达40%。而持有元征30%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浪曲公司的实际持有人是刘正之。上市后,刘氏兄弟仍将持有元征股份50%以上的股权,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虽然股权高度集中,但刘易之认为:家族性的企业未必不受市场追捧。香港市场最需要的是盈利能力强劲的公司,而并不会苛求其所有制和股权结构。一个股权结构再合理的公司如果不赚钱,对投资者而言也没有意义。 据说,元征股份对此次上市没有过高的预期,据透露:发行价定位很低,仅在0.7至0.9港元之间。筹集资金目标在8000万港元左右。刘承认定价很低,但他表示目前市场不好,必须顺势而为。 刘易之没有流露出任何上市的喜悦,而是强调元征为上市所走过的弯路。“从1998年开始,元征就开始谋求在A股市场上市。为买壳,元征曾谈了3、4家上市公司。” “为了促成上市,我曾经去一家上市公司所在地足有50趟之多。那次买壳不果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急于上市对民营企业而言简直是浪费资源、舍本逐末。要把精力放在主业,上市才会顺理成章,而现在这一切实现了。”刘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