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理财市场一周综述(第二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20:21 新浪财经

  <个税申报盘点>: 申报大限已尽

  本周一,是个人年所得超过12万者自行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截止日期,上周的新闻总是出现“个税申报倒计时几天”的字样,不过即便如此也没能调动太多纳税人的积极性,虽然最后几天申报的人数加速增长,且据说今天税务局的热线电话都被打爆,但是申报的总人数也只有137.5万,跟粗略统计全国600到700万的总人数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有专家出来呼吁说“个税申报不能急于求成”,听上去有点给税务部门找台阶下的意思,但是个税申报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儿,中国人向来有“家有钱财不露白” 的传统,光看胡润先生的百富榜把多少有钱人拖下水就知道中国人对“露富”有多么厌恶,让他们主动申报?估计比较悬。虽说是有惩罚措施,不申报者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可是,“法不责众”也是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专家说:“可行的出路应该是,加紧推行包括定税、征税、分税、用税等在内的一揽子改革。以此为基础,方能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未来的相互促进。”确实有道理,个税申报,乃是中国税制由分类税制向综合税制进步的过渡,这一举还任重道远。   

    相关新闻个税申报最后一天 >> 个税申报期限已近 申报人数137万 >> 个税申报期限已近 申报人数137万 >> 个税申报不必急于求成

  <基金盘点〉:年报披露 分红与封转开大潮开始

  上周,各个基金公司的年报逐渐披露,基民的狂热情绪得到了最有力的数据支持——基金确实没少赚钱,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53家基金公司287只基金去年经营业绩达到2708.16亿元,有史以来最大丰收!

  想来,过去的这一周肯定是基金经理们最风光的一周,也难怪上周有新闻报道说基金经理嫌120万的年薪太低,相比数以亿计的基金盈利,这点收入确实不算多,但话又说回来,基金赚钱了也不是基金经理一人之功,整个投研团队的水平才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周,封闭式基金的基民们肯定要同样笑逐颜开,因为按照规定,封闭式基金收益分配每年不得少于一次,且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已实现收益的90%,06年封闭式基金期末净收益为63.91亿元,从上周开始了分红的狂潮,够给好多基民报个超大的红包了。

  “封转开”是上周的另一热点,一周共有3只基金分红之后封转开,基金安瑞将转型为华安中小盘成长基金,基金裕元转型为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基金,基金金鼎将转型为国泰金鼎价值精选混合型基金。基金金鼎一次性分红6.80元每10份,刷新了今年单个基金的分红方案之最,而基金安瑞一复盘就定在了涨停版的位置上,“封转开”所受追捧可见一斑。

    相关新闻解读基金年报关键词 >> 年报显示94只基金实现经营业绩763亿元 >> “封转开”的小规模基金受青睐 

    〈外资银行盘点〉: 外资行带来”鳗鱼效应”

  上上周的综述中还说到,外资行暂不能办理银行卡业务,包括信用卡业务,没想到上周三就有新消息出炉,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称从权威渠道获悉,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已就《银行卡管理条例》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不仅信用额度不能超5万被取消,外资银行和专业信用卡公司也可以向中国居民发行人民币信用卡了,信用卡大战一触即发。

  外资银行的兵临城下,确实给中资银行带来了“鳗鱼效应”,上周中行就在内地首开私人银行业务,呈现出与外资银行正面交锋的态势。其他多家中资银行纷纷表示要加强高端客户的服务,有的还明确表示要跟进私人银行业务。

  而外资银行的“入侵”也给内地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带来了冲击。以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关系为例,以前的若干年都是保险公司自动送上门来,截至2006年12月底,银行类代理保费收入987.59亿元,占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的61.98%。刚刚准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上周就向国内的保险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汇丰已经开始在柜面上代理销售平安人寿的外币保险产品,但主要是针对海外居民的,而花旗也欲在4月初尝试代理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虽说相比中资银行强大的网络,以及与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公司深厚的关系,外资银行目前在中间业务上还很弱小,但是狼来的口号几经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相关新闻外资行将获准发行信用卡 信用额度将突破5万元 >> 全力阻击外资行 中资行集体跟进私人银行业务 >> 中资行热捧中间业务 险商冷观外资行搭讪 >> 外汇局发布外资行改制相关外汇管理规定 

    〈油价盘点〉: 油价风起云涌 关联性增强

  上周是国际油价风起云涌的一周,由于伊朗延迟释放被扣英军,投资者担心海湾局势恶化,29日上周四,国际原油价格创出半年来最高收盘价,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66美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1日上周六,英国驻尼日利亚南部地区油田的一名石油工人遭到该国一伙武装人员绑架,惊动了油价脆弱的神经,英国布伦特油价突破68美元,纽约期油也上破65美元。

  而这些已经不再仅是大洋彼岸的故事,春季,原本是粮油销售的淡季。但上周末,北京地区的花生油批发市场却开始“反季节性”涨价,5升每桶的大品牌花生油平均上涨10元左右。原料供应紧张、大量收购囤货以及国际油价走高都是这次不寻常涨价的原因。在燃油市场,华东市场由于进口燃料油资源紧张加之国产250价格上涨,混调高硫180CST库提成交价格亦上涨10元。

  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的关联度又一次被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今天透露,中国正紧密关注国际油价走势,将选择合适时机,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目前,中国原油价格已实现与国际接轨,但成品油价格仍存在“倒挂”现象,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是改革的方向,燃油税的出台也越来越近。

    相关新闻国际油价重新站上66美元创出半年来最高收盘价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国际油价向70美元关口挺进 >> 国际报价影响到国内 食用油价格反季节蹊跷上涨 >> 尾随国际油价涨势 华东市场价格继续上扬 >> 发改委:中国成品油价将择机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纸分币盘点〉: 摇身一变成“藏品”

  上周的纸币时常有一些变动,先是两角钱停印,再是纸分币退出历史舞台,不再流通。

  也难怪,现在连一两毛钱都什么都买不了,更何况分币了,要碰上找给自己一堆分币还真不够麻烦的呢。 对于两角钱的停印和纸分币的停止流通,大多数市民都反应冷淡,只有一个领域反响还比较热烈,就是收藏市场。

  这下可好,原来不招人待见的纸分币这些成了收藏品,价格反而涨了,在钱币收藏市场上壹、贰、伍分纸币交易近期相当活跃,价格浮动范围也比较大。最常见的无编号纸分币,能卖到1块4、1块5一套,而1953年发行带编号的纸分币,全套纸币面值共8分,更是卖到了一套360块钱。回去翻翻自己的小时候的储蓄罐,没准还真能发一笔小财呢。

    相关新闻纸分币4月1日起终止流通 53年纸分币可卖数百元 >> 壹分纸币卖8分 纸分币停止流通收藏价格狂升  >> 最后一套纸分币退市 该纸分币收藏价值不一 >> 角纸币停印即升值

    过往报道:

    新浪财经:理财市场一周综述(第一期)

    新浪财经 权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