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保险科技新机遇:报告称车险家财险等潜力依旧

寻找保险科技新机遇:报告称车险家财险等潜力依旧
2018年10月25日 08:39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慧保天下

  编者按:国家金融战略严控风险、自上而下去杠杆、市场流动性降低……一系列因素之下,“募资难”从2018年伊始就成为了国内创投行业的主基调。钱难拿,事难办,不少保险科技初创企业都已经倍感寒意,纷纷做好“过冬”准备。

  然而从全球保险科技初创企业的融资情况来看,情况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糟糕。近日,全球知名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 发布的一份关于保险科技初创企业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保险科技项目的融资额度已经达到25.61亿美元,超过2017年全年水平。

  资金虽然依旧追捧保险科技,保险科技初创企业要想成长为“独角兽”却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容易,CB Insights报告指出,在美国,最终只有1%的科技企业成长为“独角兽”。

  不过,前路虽然崎岖,机会却依然很多,报告给出了振奋人心的结论:保险科技初创企业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其以美国市场为例,详细列举了不同领域,保险科技初创企业所应重点关注的新机遇或者说是重点发展方向,私家车、家财险、小企业保险、网络安全保险、工业事故风险管理等领域依旧潜力巨大。

  虽然,报告主要以美国市场为例,但对于保险科技水平已经步入全球前列的中国保险市场而言,这些观点无疑也有助于进一步开拓思路。

  正文

  CB Insights的报告显示,从全球来看,2018年,资本仍然持续涌入保险科技领域。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保险科技类项目的融资额达25.61亿美元,已超过2017全年的22.12亿美元,融资项目达204个,也超过了2017年全年的202个。

  其中,财险领域仍然更受资本青睐。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相比起寿险领域,专注财险领域的初创公司获得了更多的投资。

2012年-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保险科技初创企业融资次数以及金额2012年-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保险科技初创企业融资次数以及金额

  在整体融资金额上升的同时,大额融资项目也在增加。2018年前三季度,3000万美元以上的保险科技融资项目共19个,8个为保险公司,另外11个为保险中介或在线平台。

  其中,美国健康险公司Oscar以单轮3.75亿美元的融资额排名第一。其在2018年共获两轮融资,共计融资5.4亿美元。资料显示,该公司健康险公司除了提供保险产品外,还为其用户提供在线健康咨询、免费普通药等。

2018年前三季度保险科技初创企业单次融资额度排行榜2018年前三季度保险科技初创企业单次融资额度排行榜

  在投资方中,除了专业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对于保险科技初创企业的战略投资也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由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投资的科技项目达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从金额来看,自2012年以来,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参与的科技创新投资金额已达216亿美元。

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投资的科技项目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投资的科技项目

  不过,不论资本如何狂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不是所有的科技初创企业都能存活下来,真正能成为“独角兽”的更是百里挑一。

  报告研究显示,1119家美国的科技初创企业中,仅有48%的企业能顺利完成第二轮融资;另外14%的企业在第二轮融资前便被并购或退出;仅3%的企业能够完成第六轮融资,而像Stripe、Docker一样真正成为“独角兽”的企业仅有12家,占比仅有1%。

美国的科技企业中,最终只有1%的企业能成长为“独角兽”美国的科技企业中,最终只有1%的企业能成长为“独角兽”

  报告认为,保险科技初创公司的市场空间和选择机会都非常广阔。以美国为例,其私家车保险市场最大,达2100亿美元,其次是员工福利领域,市场规模达1400亿美元,此外,即使在网络安全保险、房屋出租保险等细分、新兴的领域,也都有1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这些都是值得保险科技初创企业高度关注的发展机遇所在。

网络安全险、房屋出租险等细分领域机会网络安全险、房屋出租险等细分领域机会

  机遇一:私家车保险领域,订阅式服务、UBI产品、自动驾驶技术成为新机会

  报告认为,在短期内,车险的机会在于“订阅式服务”这一新模式以及UBI产品。

  所谓“订阅式服务”,可以理解为一种一站式的、便捷的、按需定制的租赁服务,消费者可以在APP上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套餐,套餐中会包含车险、汽车保养、维修、换车等多项服务,而其价格会根据租赁时间、路程长短、套餐服务数量等进行相应调整。

  目前,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奔驰等车商已经开始提供这一服务,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专门提供该服务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Canvas、Flexdrive、Less、Borrow、Carma等。

  在UBI产品方面,已经有保险公司以及科技公司进行了尝试,并搜集到了大量的用户驾驶信息。如保险公司Root开发了相应的APP,消费者需要先用其APP记录自己2-3周的驾驶信息,随后保险公司根据该驾驶信息给出车险报价;而科技公司Zendrive则与保险公司合作,专门负责采集用户的驾驶数据,据悉,至今该公司共已采集到1500亿公里的驾驶数据。

  而从长期来看,车险的新机会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报告搜集了各车商宣称推出自动驾驶技术的时间表。其中,特斯拉的速度最快,其曾表示将在2020左右推出自动驾驶5级的汽车,而宝马、上汽集团、德国博世、英特尔等将在2025年左右推出自动驾驶5级的汽车。

  自动驾驶技术的先驱者——谷歌旗下的Waymo,估值也不断升高。据报告统计,2017年,摩根士丹利给出的估值约为700亿美元,2018年,则将其估值调高到约1700亿美元。

  机遇二:家财险及产权保险空间巨大,可从房屋购买、租赁环节切入

  在家庭房屋和财产领域,提供保险产品的时机正不断提前,一些科技公司早在房屋的购买环节就开始切入销售。例如Blend公司,为购房者提供住房抵押贷款的经纪业务,协助房主出租住房,同时提供家财险、抵押保险等全套中介服务。

  随着经济、人口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房屋租赁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美国的房屋中介平台Zillow曾表示,每个月约有3500万租客使用其网站和APP。因此,许多保险公司也开始与房屋中介平台合作,在房屋出租环节为租客提供保险服务。

  此外,随着智能家居时代的来临,许多新型家具、电器产生了新的保险需求。例如,电子锁的出现带来了系统安全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均需要保险保障。

  机遇三:小企业保险大有可为,电子化销售和承保将带来可观利润

  从行业整体来看,目前针对小企业的保险数字化程度还比较低,但其发展趋势仍然向好。

  一方面,小企业的保险需求还有很大部分没有被挖掘和满足,以美国的保险公司Next为例,其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保险服务,自2016年成立至今,两年的时间便实现了0.2亿美元的保费收入。

  另一方面,将小企业保险数字化后,能够有效降低保险公司成本,从而可以加大广告投入,以此带来更大的保费增长。

  报告显示,2015年,仅有4%的针对小企业的保险产品是通过电子渠道销售及承保的,而2016年有研究预测,到2020年,将有15-30%的小企业保险将通过电子渠道销售,而这部分业务的潜在保费收入可高达170-330亿美元。

  机遇四:网络安全保险快速发展,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或达90亿美元

  作为新兴险种之一,网络安全保险在全球范围内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报告认为,推动这一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点:一是网络风险本身的聚集和扩大;二是保险费率的不断提高;三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网络安全保险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其市场规模约为18亿美元,报告预计,到2020年,其在全球的市场规模能够达到90亿美元。

  机遇五:工业事故风险管理呼唤新技术,可穿戴设备将成重点方向

  生产安全、员工执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包括慕再、AIG等老牌保险公司均投资了相关的科技公司,以研发新一代的工业风险管理技术。

  以AIG为例,其在2016年战略投资了科技公司Human Condition Safety,并研发可穿戴设备,如可提供执业培训的VR眼镜,从而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不过,该科技公司已于2017年5月宣布破产。

  此外,科技公司Argo Group研发了可穿戴设备,当员工出现危险动作时,该设备会发出警报;而科技公司SafetyCulture则研发了风险管理APP,企业可对照该APP的提示进行日常的风险管理、数据分析等,该APP数据也可以用于相应保险产品的定价,目前,全球有1.5万个企业使用该APP。

  除上述几个方向之外,报告还指出,未来保险科技在以下几个领域也面临多重发展机遇:

  在个人定期寿险领域,简单和方便的产品将是重点。初创企业们多与其他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共同开发并提供电子化的定期寿险产品,其目标多在于提供更简单、方便的产品。此外,一些保险公司着重用户的健康管理,当用户完成一定的运动指标时,给予其亚马逊等网站的积分或优惠券,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一般不会直接扣减保费。

  此外,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与其视科技公司为竞争对手,不如积极去寻求合作,能为保险业提供某一领域的垂直软件系统的科技公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美国保险公司好事达(Allstate)便与科技公司Carpe Data合作,寻求识别保险欺诈的解决方案;而全球知名的保险经纪公司(Aon)则与科技公司Clara Analytics合作,专注为工伤理赔提供解决方案。

  在团险方面,过去的团险是通过保险经纪公司提供给企业,且以大型经纪公司和大型企业为主,但目前,“零工经济”成为新的趋势,小型企业甚至自由职业者数量快速增加,相应的保险经纪形式也需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货币流动性趋紧,创投圈“募资难”,创业凛冬已至?困难总是难以避免,但方法从来都比困难多,从CB Insights的报告来看,科技创新无疑正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赵子牛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1 新农股份 002942 --
  • 10-24 宇信科技 300674 8.36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