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商马蔚华VS平安马明哲:蛇口派剪影(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4日 10:58  中国经营报

  马蔚华把发展零售业务的行动叫做“颠覆”,他跟分行行长推销零售业务的优势时说:“对公业务竞争激烈,搞业务讲回扣,拉关系要喝酒,合同一年一签,其实不稳定。而零售业务,一张银行卡为媒介,就能买基金买保险买国债、交电费水费煤气费。多好!零售业务虽然刚开始业务量很小,但不久就会成几何级增长,零售业务讲积累,越往后越稳定。”

  讲到最后,马蔚华往往习惯性地归结到一句:“银行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有饭吃;可不做零售业务,明天没有饭吃!”

  “马行长一年有200多天在外地出差,一天能接3拨客人。”招商银行各分支行的行长都知道马行长有极好的演讲能力。

  这一点上,“二马”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别。与马明哲不同,三教九流、七十二行都有可能成为马蔚华的朋友。马蔚华身边的人都知道马行长的朋友多,各路企业家、演艺人士,他除了认识马明哲、王石等企业家外,也认识陈天桥、马云,与那英、赵本山还是好朋友。

  熟悉他的人说,马蔚华的朋友圈子太杂,但在马蔚华看来,虽然五湖四海皆朋友,但其实他结交的大多数朋友圈都是招行的客户群。

  不知不觉中,马蔚华成了招行的首席推销员。马蔚华本人也很享受这一荣誉。

  3 惯性“抢跑”的生存哲学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二马也许都不知道《天堂电影院》的这句经典台词,但他们却以各自的理解,不断实践着出去看看、回来“抢跑”的理念。

  自1988年平安保险成立,马明哲就不断给自己“充电”。

  1990年,马明哲去纽约保险学院进修了两个多月,接触了很多坐落在华盛顿特区、费城、匹兹堡的保险公司。这次纽约之行,大大增强了他回到深圳后的压力和紧迫感。“和人家差得太远,不只是业务、服务水平,更多是管理。”。“越是了解越后怕。”从纽约回来后,马明哲立即着手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平安保险公司总部从蛇口搬到深圳;二是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挖”来了平安第一位局级干部孙建一。时年37岁的孙建一当时已有20年的金融工作经验,孙的第一任职位是总经理助理,后来孙建一伴随马明哲一路走到现在,现任平安副董事长。

  纽约一行后,马明哲又迅速完成了一次对台湾的访问。1992年,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保险公司——友邦保险在上海成立分公司,招兵买马,大做个人寿险营销,给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保险营销新概念。马明哲的台湾之行,意在考察这种业务的商业落地和前景。

  “不惜成本发展个人营销刺激寿险销售”的念头在这个夏天深深地印入了马明哲的脑海。平安寿险也正是从那时开始通过发展个人营销事业迅速扩大规模,在国内,平安个人寿险营销体制的建立早于人保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

  企业盘子大了,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纽约学习时,马明哲了解到中国保险市场在外国成熟市场的专业人士看来“简直是一个处女地”,马明哲开始注意充分利用身边每一个有可能的机会。

  1993年5月,深圳市政府为招商引资搭建的平台——“荔枝节”上,由主管部门牵线搭桥,马明哲认识了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保罗·希尔,见过面后,马明哲立即派专人负责跟进,他交待员工说:“向保罗推销平安的股份。”

    相关报道:

    马明哲:平安出海一场游戏一场梦

    打开马明哲的心扉

    马明哲:一家独大的终结者

    保监会对五大险企高管限薪 避免马明哲式高薪

    招行行长马蔚华:中资银行国际化方向不能改变

    马蔚华:银行对困难企业信贷不应简单惜停拒断

    马蔚华:共度寒冬银行和企业要相依偎

    【三十而立·商业榜】马蔚华:低调的交际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