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国内需求出现改善迹象 为豆价底部提供较强支撑(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7日 01:12 中大期货

  

  7、人民币继续升值

  中国经济增长、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等经济基本面数据和政府货币政策调整取向是决定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正是同比屡创新高的贸易顺差和信贷、投资过热持续不断地给人民币汇率施加向上压力,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美豆的进口,而加大的供应量冲击了市场价格。

  图13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国内需求出现改善迹象为豆价底部提供较强支撑(4)

美元兑
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8、国内宏观紧缩政策陆续出台

  央行宣布2006 年8月19 日起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 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金属行业,特别是有色金属的短期和中期的压力都较大。对有色金属的需求将会减弱,将导致有色金属在近期和中期都有可能出现弱市行情。沪铜市场在经过长期的牛市后,很可能就此转市。而此次加息对于豆类市场影响力度有限,不过连豆处在下跌走势之中长达半年,后市有可能受周遍市场疲软影响,期价继续走低。

  (二)利多因素

  1、美国贷款补贴价支撑力度较强

  根据美国农业法案规定,农民在收获大豆以后可以享受到政府的贷款补贴政策,贷款补贴政策由两部分组成:市场贷款补贴和贷款差额补贴,大豆的贷款率是5 美元/蒲式耳。

  美国的豆农在每个作物年度都有权获得生产援助贷款,根据大豆贷款率和作为贷款抵押品的大豆数量来获得贷款金额。大豆的贷款率是5美元/蒲式耳,如果一豆农以1万蒲式耳大豆去申请贷款,那么他就可以获得5 万美元的贷款,贷款期限是9个月,当豆农在还款的时候,如果现货市场的大豆价格低于贷款率(5 美元/蒲式耳),那么农民无需还清全额贷款,只需按当地的现货市场基准价还款,这个基准价由当地政府部门根据现货市场价格情况每日计算公布,贷款率和农民实际偿还率(现货市场基准价)之间的差额就是政府给予农民的市场贷款补贴。

  农民也可以放弃申请贷款,获得相当的补贴,这就是LDP——贷款差额补贴,贷款差额补贴就是贷款率超出当地基准价的部分,所以它是同根据市场贷款计划的偿还条件每单位所获得的市场贷款补贴金额相同的。从理论上来讲,在上述补贴政策之下,不管大豆的现货价格跌得多低,豆农仍然能得到每蒲式耳5 美元的收入。这是一个全国的平均水平。

  美国现行的农业法案是从2002 年开始实施的,有效期五年,至2007 年。美国许多产区现货大豆价格跌到贷款补贴价格之下,这抑制了农民的销售热情,对升贴水提供支持。

  如考虑到目前的通胀以及期间交易等费用,期价逢550美分/蒲式耳通常能受到较强的支撑,因此,就目前的价位而言,其下跌空间不大。

  2、国内养殖业逐渐恢复

  本月国内包括生猪,禽肉,蛋类的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为粕价提供了上涨的基础。据8月10 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发布的“中国农产品市场趋势指数”报告:

   国内需求出现改善迹象为豆价底部提供较强支撑(4)

中国农产品市场趋势指数表(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8 月9 日家禽市场趋势指数为56.3,继续回升。50 标志着受调查企业对市场的预期已经从悲观转变为中性。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市场上禽肉和禽蛋价格回升,刺激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8月9日生猪产品市场趋势指数57.8,反映出受调查企业对市场的信心在逐渐增强。生猪价格回升在过去几周处于缓慢回升中,养殖效益从亏损转向平衡,或略有盈利,是促成指数水平回升的主要原因。但是养殖补栏数量增加并不明显,因为仅仅盈亏平衡不足以刺激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3、2006/07年度全球大豆播种面积预估下调

  美国农业部的三月份预估的大豆播种面积难以兑现。6 月30 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面积报告以及季度库存报告。报告预估的美豆2006 年播种面积为7493万英亩,较3 月份报告下调196.5 万英亩。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良好种植天气有望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挤占部分大豆播种面积。此外目前大豆价格濒临低点,在低位区域运行,使得种植农场主利益受损失,也是导致三月预估播种面积不能兑现的原因之一。

  南美下一年度的大豆播种面积也有望下降。连续几年南美大豆产量由于遭遇干旱和亚洲锈菌等灾害的影响,收成始终不如预期,特别是当前南美巴西由于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本国货币汇率走强,化肥价格上涨而大豆销售价格偏低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农民种植大豆基本无利可图,下一年度的播种面积有望大幅下降。据巴西独立市场分析机构Safras 公司表示,2006/07 年度期间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会至少减少7.6%,这也将会是2003/04 年度以来的最低播种面积,当年面积为1970 万公顷。巴西将播种1900到2100 万公顷大豆,低于上年度的2210 万公顷。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首次降到2002/03 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足2000 万公顷,当时巴西大豆播种面积为1840 万公顷。目前南美创纪录产量的大豆收割已基本全部结束,阿根廷农业秘书处预测大豆收割面积达到创纪录的1540 万公顷。南美播种面积总体下降。这将对远月大豆合约提供支撑。,这也将会是2003/04 年度以来的最低播种面积,当年面积为1970万公顷。

  2006/07 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下降已成定局。据调查,2006 年黑龙江产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将比上年至少减少10%,部分地区减幅还将会接近20%;而今年东北地区国产大豆播种面积的初步预测降幅将达到400 万亩左右。大豆价格下跌、燃料、化肥农资价格上涨是导致大豆种植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2005/06 年度以来,黑龙江产区大豆收购价格持续振荡下跌,使得农民种植2006/07 年度新季大豆的积极性大受打击。据估算,黑龙江农民每亩大豆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15元以上,亩均收益只有75 元,明显低于稻谷和玉米,农民种植意向减弱。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2006/07 年度中国大豆产量为1590 万吨,比去年减少2.7%。

  4、海运费走强,亚洲升水高企

  国际海运费上升抬高进口大豆的成本。近几个月来,国际海运费出现了持续上涨的势头,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已经由5 月底的2436 点上涨到8 月14 日的3755点,两个半的时间涨幅高达54%,指标美湾至日本航线的巴拿马型船舶运费也由5月底的35.12 美元/吨上涨到8 月15 日的44.7美元/吨,同期涨幅为27.3%。海运费的走强直接支撑了亚洲的升水,目前美豆升水都已达200多美分/蒲式耳。而正因为亚洲升水的高企,使得近月到港的进口成本居高不下,达2700元/吨以上,支撑了国内现货价格。

  图14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自2002年以来的走势变化图

   国内需求出现改善迹象为豆价底部提供较强支撑(4)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自2002年以来的走势变化图(资料来源:www.chineseshipping.com.cn/market/market.asp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国内需求出现改善迹象为豆价底部提供较强支撑(4)

美豆完税成本估算表(来源:中大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5、生物燃料需求强劲的推动偏多大豆价格

  随着原油及汽油价格大幅攀升,乙醇这种替代型绿色燃料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受原油价格大幅飙升的驱动,今年全球生物柴油市场出现了强劲需求,其中欧洲以及北美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迅速,预计到2007 年底,美国生物柴油需求预计增长一倍,从目前的600 万吨增长到近1400 万吨,而欧洲诸国的生物柴油需求也将显著上升,由于欧盟的压榨产能都忙于压榨菜籽油,因而大豆的压榨量可能下降,相应的会减少大豆进口。然而如果欧盟增加豆油进口,有利于其他大豆出口国增加大豆压榨量;在生物柴油的原油之中,豆油占有巨大的比重,这也成为了基金大举介入CBOT 豆油期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前期豆油的强势也给大豆市场带来了明显的支撑,因而总体来说,生物燃料需求的增长对大豆的走势偏多。

  按照美国能源署的要求,到2010 年,美国生物柴油的产能要从2004 年的100 万吨提高到1200 万吨,如以五成生物柴油的原料取自豆油计算,以豆油制成的生物柴油的产能在未来的6 年内,将会逐步增加到600 万吨以上,相比之下2005 年美国豆油的产量仅仅是909 万吨。同样在欧洲在南美生物柴油的产量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以数倍的速度递增,这对大豆市场的利多作用是极为显著的。

  6、通胀严重,农产品低价吸引基金进驻

  当前,因美元过度发行而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苗头越来越明显,这已经引起了全球商品投资者的高度重视,金属价格和能源价格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加重了初级产品成本向下游产品传导的压力,令投资者增大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豆类商品虽然本身供应宽裕,但也要受到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商品需求有两类,一类是 众所周知的“消费需求”,比如大豆的食用和榨油需求;另一类是不引人注意的“投资需求”,也就是说,有的人购买大豆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保存下来以供高价出售。投资需求在商品常态环境中不会表现出来,但是一旦出现通货膨胀苗头,或者市场普遍预期这种商品价格会上涨,则“投资需求”会迅速增加。在现货市场上这表现为“囤积现象”,在期货市场则表现为基金大规模购买。“投资需求”一旦被激发,会迅速改变商品供求现状。2003 至2004 年的国内大豆牛市运动过程中,贸易商囤积就对牛市拓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工业品价格连续暴涨,已经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进入商品市场。据标准银行的估计,到2006年年底,将会有1200 亿美元的资金将会投资与商品指数基金;而麦格理估计,目前流入商品市场的基金投资额达900 亿美元,而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升至1300 亿-1400亿美元。

  大量热钱流入商品期货市场寻找投资渠道,使得期货品种的金融属性增强,带动了整体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处于低位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有理由继续成为指数基金觊觎的目标。

  7、大豆价格的底部成本支撑

  尽管中短期内现货价格快速上涨比较困难,不过由于成本的上升,豆类价格下方应有一定的支撑。近两年来,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成本在逐步增加,预计2005年在化肥、农药、其他农资价格上涨下,大豆种植成本已经上升至1-1.05 元/斤,2006 年继续增加,但是大豆种植收益不够理想,农民种植意向减弱。据调查,2006 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将比上年减少,其中主产区减幅明显。预计2006年中国大豆产量将降至1590万吨,较2005年的1635万吨减少45 万吨,降幅2.7%。因此,从种植成本和06/07 大豆种植基本状况看,国内大豆现货价格在2200元/吨附近有强支撑,对应的期货价格应该在2500元/吨附近有强支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