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批判系列

——导言:公募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2.5万亿,基金持有人3000多万,远超过股票投资者,但是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却在持续大量流失,公募基金还可以信赖吗?“大而不强”会是它最终的宿命,制度设计的缺陷正凸显弊端,是时候检讨与反思了。--经济观察报联合新浪财经推出系列策划“公募基金批判”。[发表评论] [上期回顾:基金热销与自购尴尬]

系列之七

>>看着路边摇摇欲坠的公司广告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浦银安盛)的一位员工笑称,“你看,连广告牌都不稳,公司成立两年了到现在内部仍然问题重重,不知道是不是风水不好啊。”

>>风水一说当然是笑谈,不过,合资基金公司中的外资股东在我国水土不服则是行业不争现实。不可否认,外资给国内基金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过总体而言,多数合资公司与当初双方设想的目标相去甚远。

浦银安盛基金凄清现况 阅读全文

  • 业绩困境
  • 截至今年8月6日,浦银价值成长最近一年增长率排名为全部165只股票型基金的124位,排在其后的大多为新成立的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浦银安盛管理的3只基金总资产净值21.5亿元,排名为所有基金公司的倒数第四位。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表明,2008年4月16日至今年8月13日,浦银安盛期间回报率为-12.20%。
  • 中外股东“吵架”
  • 面对这些失误,中方管理层也给投研团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据接近管理层人士介绍,在2007年公司内部的模拟操作中,杨典投资业绩还是不错的,取得了市场上比较靠前的好成绩,但在新基金最初建仓实盘操作出现失误后,双方股东的磨合不好使投研团队受到很大影响。“比如说管理层会在风控方面提出很多要求,或者是不断地让投研人员书写书面报告。”上述人士称,“有时基金经理即便买卖很少数量的股票也必须向管理层汇报,管理层对投研的了解状况可能会比投资总监还要多。”
  • 外资光环褪去
  • 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认为,股东方对基金公司经营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上投摩根沿用了摩根富林明的运营和投资理念、国投瑞银采用瑞银的理念。但能够做到成功引入外方理念的只是少数。最早成立的合资公司国联安经历了长达5年的摸索与磨合才找到了一条路。国联安在成立时总经理由外方股东安联所派,据国联安内部人士称当时国联安在管理上也是向外方倾斜的,但在股东双方背景都很强的情况下,国联安也始终没有大发展。

调查

您认为公募基金还可以信赖吗?
可以信赖
不值得信赖
说不清楚
您认为优秀公募基金经理是否该拿高薪?
应该
不应该
说不清楚
优秀基金经理流失后,你是否担心公募基金的回报?
担心
不担心
说不清楚
您是否会考虑私募基金?
不会
说不清楚
您是否会更加信任高薪经理管理的基金?
不会
说不清楚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一 更多>>

当李旭利们出走之后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从肖华、梁文涛、江晖、吕俊到何震、王宏远、李旭利等,离开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超过20位,而其中多数为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这意味着,三分之一基金公司的核心投资决策力量发生过变动。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们都曾是基金公司招揽客户的黄金招牌,也是中国基金业能够大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现在,明星基金经理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三 更多>>

那些年轻的基金经理们

80后基金经理、“菜鸟级”:基金经理……这些调侃式的定语体现了诸多基民对于基金经理速成式火线上岗的不满。然而,在大量基金经理出走的背景下,这些“菜鸟级”基金经理正是这个两万多亿资产管理的主力军。 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基金经理之间交流会很频繁,这样时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个买了,大家会跟着买;一个卖了,大家会跟着卖。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五 更多>>

除了名字 我们都一样

公募基金发展到了第11个年头,从瑞福优先进取到长盛同庆再到ETF联结基金,基金产品创新再一次被推到了公众面前。一端是监管层政策上鼓励基金产品的创新,而另一端的事实是基金公司创新乏力,甚至在创新是什么上都没有达成共识。“旧瓶装新药”,“不同零件分开装一装就叫创新了”,这已成了基金业内人士对创新的调侃。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二 更多>>

一个外资股东的超额回报

816亿元,这是银河证券统计的公募基金发展10年来的管理费收入。一位基金投资者的总结,多少反映了这笔巨额管理费的流向:“中国的公募基金的现状是:股东赚大钱,公司赚小钱,基民常割肉。”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中,去除托管行提取部分、房租、人工成本、办公设备成本和营销费用,在交完所得税,提取风险准备金及发展基金、福利基金等后,股东的股权收益依然相当可观。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四 更多>>

一切为了银行

即使到现在,这位从业10余年的基金市场总监,还是会忍不住回忆起基金公司那段短暂的美好时光。“8、9年前,我当时所在的基金公司刚刚成立,甚至一些电脑设备都是银行赞助的。因为最早发展封闭式基金的几年,由于封闭式基金规模固定且主要靠券商发行,各银行托管部工作人员常常登门基金公司,为了争做托管行赚取托管费而主动示好。”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六 更多>>

基金热销与自购尴尬

仅仅发售3天,造就了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的冠军——认购金额逾247亿元。不过,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华夏基金从业人员认购金额仅为88.97万元,占比0.0036%。其实,在如此高的规模中这一“自购”比例处于中等水平。位列销售亚军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在147亿元规模中“自购”更是仅有99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