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银安盛基金凄清现况:信外方秘笈还是信风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23:04  经济观察报

  编者按:公募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2.5万亿,基金持有人3000多万,远超过股票投资者,但是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却在持续大量流失,公募基金还可以信赖吗?“大而不强”会是它最终的宿命,制度设计的缺陷正凸显弊端,是时候检讨与反思了。---本期经济观察报联合新浪财经推出系列策划“公募基金批判”之七:浦银安盛基金凄清现况 信外方秘笈还是信风水。

  王玉 赵娟

  看着路边摇摇欲坠的公司广告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浦银安盛)的一位员工笑称,“你看,连广告牌都不稳,公司成立两年了到现在内部仍然问题重重,不知道是不是风水不好啊。”

  风水一说当然是笑谈,不过,合资基金公司中的外资股东在我国水土不服则是行业不争的现实。

  不可否认,外资给国内基金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不过总体而言,多数合资公司与当初双方设想的目标相去甚远。

  “我们是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听上去很美,可以吸引很多投资者的目光,不过目前看起来还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管理层发出质问:外资为合资基金公司带来了什么?

  某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说,外资股东带来的其实只是 《功夫熊猫》中的一纸秘籍——白纸一张。

  业绩困境

  截至今年8月6日,浦银价值成长最近一年增长率排名为全部165只股票型基金的124位,排在其后的大多为新成立的基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浦银安盛管理的3只基金总资产净值21.5亿元,排名为所有基金公司的倒数第四位。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表明,2008年4月16日至今年8月13日,浦银安盛期间回报率为-12.20%,其期间回报率在运作期间超过此区间的所有163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57。

  浦银安盛第一只基金浦银价值成长成立于2008年4月,在当年成立的35只开放式基金中,浦银安盛价值成长增长排名一直落后。

  不仅仅是浦银安盛,业绩和规模排名居前的公司中,合资基金公司数量越来越少。

  作为一家中法合资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浦银安盛成立于2007年8月,成立初期,外方股东派入了投资总监张建宏和COO陈篪,中方股东派入了总经理刘斐和市场总监陈逸康。

  外方股东除了派来张建宏,还带来了一些技术与模型,包括一些财务模型、风险预算模型与一些止损技术。

  “一开始浦银价值投资建仓上出现了一些失误,这种失误并没有在双方股东的努力下得到修正,反而是双方理念出现了偏差。”一位浦银安盛内部人士称,原因除了投研方面的问题外,中外方股东配合和公司管理层也有不小的关系。

  张建宏2001年5月加入法国AXAIM公司后,先后负责AXAIM几乎所有可投资债券级别CDO基金的创立及管理。了解张建宏的人士说,他性格相当随和。

  但由于缺乏股票投资经验,再加上对中国市场政策等各个方面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一开始其领导的投研团队在决策时出现了一些失误。

  中外股东“吵架”

  面对这些失误,中方管理层也给投研团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据接近管理层人士介绍,在2007年公司内部的模拟操作中,杨典投资业绩还是不错的,取得了市场上比较靠前的好成绩,但在新基金最初建仓实盘操作出现失误后,双方股东的磨合不好使投研团队受到很大影响。

  “比如说管理层会在风控方面提出很多要求,或者是不断地让投研人员书写书面报告。”上述人士称,“有时基金经理即便买卖很少数量的股票也必须向管理层汇报,管理层对投研的了解状况可能会比投资总监还要多。”

  外方股东提供的模型对业绩并没有产生实质提升。

  “那些模型也不一定适用,比如关于风险的一个模型,和沪深300指数很接近,由于模型设定的风险系数,这样在投资上可能就不得不参照指数,这对投研人员也是一个限制。”浦银安盛公司内部人士称。

  据接近外方股东的人士称,其实外方股东对于浦银安盛投研团队的状态也有不满,由于一直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人员,只能由张建宏独撑,而他在浦银安盛也是身心疲惫。

  浦银安盛的股东结构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占比51%,法国安盛投资管理公司 (AXA集团子公司)占比39%,上海盛融占比10%。

  成立之初,浦银安盛和大多数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并无差别,中外双方的合作协议中规定,外方股东主要负责投研和运营,中方股东主要负责市场。

  当初合资协议规定,外方股东对于投资总监人选具有否决权,投资总监对于投研部门的人选也有相应权力,总经理在投资委员会中拥有列席权但没有表决权。

  公司成立初期,投研人员除了张建宏,双方股东仅通过市场化招聘了包括杨典在内的两三名投研人员,其余就基本沿用原东新国际人员。

  如今,作为全部62家基金公司中第59家成立的基金公司,成立不到两年的浦银安盛在员工的眼中“一点都不像是一家新公司,感觉很旧”。

  据了解,近期浦银安盛已经有一些员工离职,目前仍然在职的员工也仍然有些人在想究竟要不要离开。

  今年5月浦银安盛公告,首只股票型基金浦银价值成长基金经理杨典离职。

  浦银安盛从2004年开始筹建、2007年才最终成立,也让其错过了基金业扩张的好时期。成立之初,业内人士就认为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市场,而是股东双方的合作。

  外资光环褪去

  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认为,股东方对基金公司经营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上投摩根沿用了摩根富林明的运营和投资理念、国投瑞银采用瑞银的理念。但能够做到成功引入外方理念的只是少数。

  最早成立的合资公司国联安经历了长达5年的摸索与磨合才找到了一条路。

  国联安在成立时总经理由外方股东安联所派,据国联安内部人士称当时国联安在管理上也是向外方倾斜的,但在股东双方背景都很强的情况下,国联安也始终没有大发展。

  双方股东进行了多轮激烈讨论,时过5年,原股东方所派总经理先江任期到期后,在总经理的职位上双方毅然选择聘请猎头市场化聘任的模式,最终原南方基金副总许小松被选中。

  外方股东水土不服在投资、产品、甚至产品发行时机选择等方面都处处暴露出来。

  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在外资股东派驻的高管管理下,2007年没有发行新产品,从风险控制或投资者教育的角度看是获得了认可,却错过了业内发展最快的一班车,引起其他股东不满。

  外来管理人员也会水土不服。目前,更换过总经理的合资基金包括光大保德信、中欧、申万巴黎、国海富兰克林、友邦华泰、信诚、交银施罗德、信达澳银等。

  2008年,海外金融危机背景下,华安基金境外投资顾问雷曼兄弟破产,友邦华泰基金外资股东母公司破产,合资基金公司外资股东是否身陷危机进而引发公司股权变动,更引起基金持有人和监管层的担忧。证监会曾对此专门下文。

  原本高高在上的国外金融机构的光环渐渐褪去。华安基金与雷曼兄弟最终走上诉讼之路。今年初,工银瑞信又成为业内首家炒掉境外投资顾问的公司。

  2005年前后,当时业内有不成文的规定:有外资方参股的公司才可获批成立,这样在当年成立的8家基金公司中,前6家均为合资,2007年至今新成立的基金公司也均为合资。

  不过,合资基金公司在最近两年的发展中,尤其是规模和业绩上并没有体现出特殊优势,“外资股东到底带来什么”被业内反复追问。

  某合资银行系基金公司员工直言:老实说,外资股东就是来分钱的。

  鼓励合资的初衷是为了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10余年后人们发现,外来的和尚并不一定能念好这个经。

  期间,国内已培养其一大批专业的基金业管理人,他们才是整个行业的中坚,国内的基金公司又已经在通过QDII、海外子公司的形式开始主动走向国际。

  当合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时,面对不能再让人信服的业绩现实,不少业内人士发问:到底还需要多少合资公司?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