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再开闸 打新基金风景独好

2014年06月11日 01: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微博 收藏本文     

【推荐阅读】

打新进入读秒阶段 基金受益政策红利优势明显

询价机构曝新股定价公式 称打新等于送钱

银行股走强疑被打新资金囤货 新基金需囤市值

【相关基金】

>>>打新主题基金一览

  □本报记者 田露

  IPO再度开闸,龙大肉食、北特科技等7家公司将分别于6月18日、19日展开申购。此消息一出,不少有经验的投资者开始纷纷讨论起打新股的小窍门来。实际上,不少基金公司已经“赶早”推出了旨在瞄准打新市场的基金产品。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基金发行市场依然较为惨淡,很难有不打新而受欢迎的基金。而从今年4月以来的基金发行统计数据来看,那些隐藏在“0-95%股票仓位灵活配置型基金”面纱下的打新基金,的确取得了相对较好的发行成果。

  打新基金风景独好

  原定8天的募集期,仅3天就提前结束,3天内募集份额超过4亿份——这是近日上海某基金公司一只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情况。据记者了解,该基金将紧密对接IPO开闸,“开足马力”积极打新。不少基金业内人士也透露,今年以来,众多股票仓位设置在0-95%比例上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投资重点并非股票二级市场,而是有意在新股申购中大力“淘金”。

  据了解,打新基金由于有较明确的目标客户群体,往往认购期较短,同时人均认购基金份额也较为可观。以今年5月下旬成立的两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例,其中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发行的新基金,原定约20来天的发行期,但最后提早一周就结束募集,发行规模达到9.10亿份,有效认购户数仅为1982户,平均每户认购接近46万元。另一家基金公司发行的混合型基金,认购期仅短短3天,但发行份额也达到了8.63亿份。

  “总体来说,现在基金发行还是比较难的,并没有很明显的好转,如果不是货币基金,能发到八、九上十亿的份额,就算不错了,而且在短短几天或一两周的时间里募集到这样的规模,应该还是跟‘积极打新’的噱头有很大关系,当然各家公司都不会明说。”有业内人士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多只基金“封转开”,如基金同益基金安顺基金汉盛等,而它们大多也选择了转型为灵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由于多家基金公司今年在老基金到期转型上做了不少工作,留住了大部分机构客户,因此在原有的封基份额折算为新的开放式基金份额后,再加上一段时间的集中申购,这些转型而来的新基金,往往达到了20亿左右的规模,在今年新成立的一众基金中,算是成绩不错了。

  而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包括封基转型在内,自今年4月以来,截至6月9日,已发行和正在发行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达到了15只,占全部新基金产品的21.74%。可见,此类产品确实是当下市场上的热门品种。

  股债产品起色不大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自今年4月以来,截至6月9日,共有69只新基金发行(包括封基转型)。在已宣告成立且披露了募集规模的49只基金中,平均每只基金的发行份额为8.59亿份。这一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如果剔除货币型基金、老基金转型和“打新”的一些灵活配置型基金,目前的基金发行市场并不乐观。

  “现在基金公司发行的权益类产品,如股票型、偏股型基金,募集到3、5个亿很正常,而且认购户数也不多,通常在万户以下,有些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发行的混合型基金也就勉强超过了基金成立规模的下限。至于债基方面,虽然今年债市形势步步好转,但可能是去年债基下跌伤害了很多持有人,导致今年债基发行依然困难,好几家基金公司今年发行的中长期纯债基金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立的。即使是大公司,面对这样的市场人气也无能为力。情况好一点的也就是中银、工银瑞信[微博]发行的债券型基金,这主要是他们原本在固定收益方面口碑好,而且有渠道背景。”有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4月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除了一些尝试“到点成立”模式的货币型基金外,的确有数只基金规模徘徊在2、3亿的成立下限附近,同时还有一些基金主动延长了发行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全国上半年通报查处12名女官员(图)
  • 体育世界杯-意大利2-1英格兰 英队医离奇受伤
  • 娱乐黄奕发律师函正式提离婚:曾多次遭家暴
  • 财经人民日报四问楼市:不会出现断崖式暴跌
  • 科技工信部推新规治理iMessage垃圾短信
  • 博客今天我们该如何做父亲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恶搞“葫芦娃”毕业照走红(组图)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沙黾农:股市将从底部跃升
  • 叶檀:中国大妈买金输给了美联储
  • 时寒冰:IPO重启下的股市困局
  • 方泉:“微刺激”出吃饭行情
  • 陈思进:驳任志强“房价拐点未到论”
  • 陶冬:联储声明寻先机 美选举现变数
  • 冉学东:“闭上眼睛”打新股
  • 王海滨:从常识看中国财富转移时刻
  • 天天说钱:“中国式投资”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