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高级分析师 基金研究总监 王群航
主要内容:
截止2008年底,市场上已有58只债券型基金,“份额分级”之后的债券型基金数量为83只。债券型基金即将成为第二大二级类别。
就老的债券型基金来看,纯债基金与一级债基的总体绩效表现情况几乎一致;二级债基的平均净值增长率最低。
次新二级债基的平均净值增长率比老的同类基金高出了一倍多。
在绩效表现方面,次新一级债基的绩效表现最为突出,2008年度净值增长率最高的债券型基金就在次新一级债基中,交银施罗德增利(A)以13.04%的优异业绩领跑所有的债券型基金。
2008年,债券型基金中仅有的几只净值有损失的基金全部出现在老的二级债基中。二级债基的风险收益特征在此得到完全的暴露。
纯债基金在2008年这样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没有得到扩张,这不能不是债券型基金在2008年度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巨大的遗憾。
一、债券基金的市场总况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按照组合久期的不同,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将债券基金二级细分为债券型基金和中短债型基金两类。由于当前市场上仅有一只中短债型基金,故本文只关注债券型基金。
在债券型基金当中,对于多出的那“不足百分之二十的基金资产”,如果相关基金公司将其继续投资于债券市场,则相关基金就是“纯债基金”,否则就是“非纯债基金”,即它们可以投资于股票市场。对于“非纯债基金”的三级细分主要是围绕着那“不足百分之二十的基金资产”的投资方向来进行,这一来是因为“非纯债基金”的创新点恰好就在这个方面;二来,虽然这一部分基金资产的占比不大,但它的风险与收益影响力却常常会大于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债券投资资产,“非纯债基金”的业绩排名主要受这部分收益的影响。
在“非纯债基金”里,按照“只能够投资股票一级市场”和“可以投资股票二级市场”这样两个产品设计上的普遍性差异,“非纯债基金”又可以被三级细分为“只能够投资股票一级市场的非纯债型债券基金”和“可以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非纯债型债券基金”这样两个细分类型,其简称分别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
在创新的旗帜下,基于收费方式的差别,很多债券型基金设有A类、B类、C类等细分的份额类别,各相关基金公司对于这些细分的份额类别均分别设置代码,分别计算和公告净值、累计净值。从精确进行绩效评价的角度出发,这些分别设置代码之后的基金都被看成为单只基金。基金公司的这种创新行为被称为“份额分级”。
截止2008年底,市场上已有58只债券型基金,“份额分级”之后的债券型基金数量为83只,已经开始运作并且披露净值的债券型基金及其细分情况如下表:
附表一:债券型基金存量总况一览
债券型基金细分之后的种类 | 基本数量(只) | 份额分级之后的数量(只) |
纯债基金 | 2 | 3 |
一级债基 | 31 | 45 |
二级债基 | 25 | 35 |
合计 | 58 | 83 |
附注:(一)为了便于考察,我们将二级分类与三级分类的结果并列
(二)统计截止日期;2008年12月30日
( 三) 制表:王群航
截止2008年底,市场上正在发行的债券型基金仅有1只,即华商收益增强债券型基金,该基金为“一级债基”。该基金属于“一级债基”中风险收益特征最高的一个级别,因为该基金对于新股的持有期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