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商行称两年将完成14项转型计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9日 19:13 财经杂志网络版
深商行行长理查德表示,目前要先把深圳地区业务做好,今年下半年与平安银行合并完成后,将设上海和福州两个分行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毕爱芳】“在中国市场上要做成一家大银行,必须关注零售、关注中小企业。”4月底刚获得中共银监会任职资格批准的深圳商业银行行长理查德·戴维·杰克逊(Richard David Jackson),日前首次对《财经》记者谈起了他的转型思路。 现年51岁的理查德在花旗银行工作长达20年。2005年10月,他出任平安集团首席金融执行官;去年担任深商行行长,获得1228万元的“天价”年薪。 理查德加盟平安集团之后很少对外公开露面。他在参与对深商行的收购后,主要致力于制定深商行的转型计划,核心是引入他在花旗的操作模板。 理查德称,目前深商行已经开始从公司治理、零售银行、公司业务、中小企业、信用卡业务、资金业务、销售渠道管理、风险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运营和IT、稽核、合规、品牌再造等14个方面转型,每项业务都制订了详细的转型目标,拟在两年内完成。 “这14个领域分成五个业务区、七个基础设施,外加品牌和公司治理业务,在组织模式上实行垂直化的管理系统,从上到下分三级管理,通过关键业绩指标(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建立起问责体系。”理查德解释说,KPI是一个能够清晰衡量业绩、考核流程透明的指标,深商行试图依据KPI指标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职业规划和薪酬体系。 资产规模不足千亿元的深商行被平安集团收购后,已经组建起一只豪华的管理团队。原高管队伍仅留下两名副行长和两名行长助理,其余11名副行长以上级别人员分别来自境内外,其人事调整力度不亚于新桥资本对深发展的重塑。 理查德之外,新加盟的高管中,还包括从招行挖来的副行长陈伟,拟任深商行第一常务副行长主管信用卡业务;曾任中信银行(6.790,0.01,0.15%)上海分行行长的冯杰,任常务副行长主管公司业务;来自华夏银行(7.660,-0.09,-1.16%)的叶望春,拟任副行长主管中小企业业务;曾就职于深发展和中信银行行长助理的雷志卫,任副行长主管战略及公共关系。 另有五名来自海外著名银行的金融人才亦加入深商行。如曾就职于花旗、美林和德意志银行的何思文,任主管风险控制的副行长;同样来自花旗的Ali Broker,拟任财务总监;分别来自香港、台湾的林小燕、方乃贞,均拟任副行长,分别主管零售业务和运营。 “现有高管人员配置、组织架构不是单纯针对地区性质银行设立的,而是为支持全国性银行业务的拓展、为深商行向全国乃至世界一流银行转型做准备的。”一位了解深商行的业内人士说。 不过,理查德表示,目前深商行全力以赴的,仍然是先把深圳地区的业务做好,“我们所有的网点都在深圳,我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和时间,都在考虑如何增长在深圳市场的份额。待今年下半年和平安银行合并完成后,我们将有上海和福州两个分行,再将这两个分行的业务拓展好。” 据记者了解,深商行在确定异地目标市场方面不会没有动作。首先,会在各大省会城市设分行,“现在(深商行)资本充足率很高,在异地设分行的条件十分充分。”了解深商行的业内人士说,“自己建网点是一方面,但太慢了,对其他银行收购,然后装进深商行消化,是最快的发展途径。” 平安集团目前积累了超过3000万个人客户和200万公司客户,业务覆盖寿险、产险、银行、信托、证券等多项金融业务。在中国银行(5.350,-0.02,-0.37%)同业中,深商行可谓具有“银保概念”的第一家。 对于如何借庞大的客户资源作依托,进行交叉销售,实现银保合作,理查德说,在中国,“银保概念”已深入人心,“我正在考虑如何将银保观念倒过来,比如‘保银合作’,如何在保险业务中提供更多的银行服务,比如用信用卡付保费等等。” 对深商行的银保优势,深圳银行业有人士认为,依托 平安保险公司未必就是优势。我们一样也可以跟保险公司合作。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让深商行丢了其他保险公司。“从这点来看,深商行和我们的地位是一样的。但是背靠平安,借收购来做大银行,这是我们不具备的优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