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拯救三九(8)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1:17 《财经》杂志
两种角色 在“钦定拯救者”和市场化企业间权衡 作为中国政府最早的一批海外窗口公司,总部设于香港的华润集团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长为如今1700亿元总资产、年营业额940亿元、年盈利逾百亿的多元化控股企业。其主营业务涵盖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大领域。 在被选定搭建央企医药产业平台之前,重组华源并非华润的战略考虑。参与重组华源的华润集团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华润的并购战略,基本是在“衣食住行用”的行业中寻找并购对象;对于医药,华润虽有意涉足,但实践甚少,“而且华源还面临着困难的整合,因此我们的决策是比较谨慎的。” 在重组华源之前,外界眼中的华润,正是一个遵循企业商业利益诉求有选择地进行拓展的强力国企。在它的身上,既无三九盲目扩张并购急遽膨胀的踪影,亦无华源自我赋予改造传统国有产业的不切实际的宏图伟略,更多追求的是企业自身的市场价值,以及在此意义上的股东利益最大化。 或许正因为此,华润素有“强人文化”,其在接受重组任务后的所作所为,亦极难与国资委完全一致。在“钦定拯救者”和市场化企业的双重角色之间,华润有其权衡和裁量。 入主华源后,华润倾向于对华源的医药类资产进行分拆式重组,而国务院国资委的意图,则是借助华润重组华源实施两重目标——既要打造央企医药平台,又要全面提升华源的纺织板块,因此坚持对华源医药、纺织两大资产的整体重组方案。 依照整体重组部署,华润与知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鼎晖投资按7∶3的出资比例成立华源资产管理公司,注册于BVI(英属维尔京群岛),用于吸纳原华源集团的全部股份,将华源集团变为其全资子公司。按最初计划,华润和鼎晖将向新合资公司分别注资50亿元、20亿元,后者再向华源集团注资逾60亿元,由后者增持北京医药集团、上海医药集团的股份——这也是华源旗下最具价值的两块资产。 然而迟至2006年底,华润并未履行上述方案,而是先以20亿元出资,直接从华源集团手中受让了北京医药集团50%的股权。 “这在实质上是分拆重组,如果下一步将上海医药集团的股权也拿走,华源就不剩下什么了。”华源集团一位高层对《财经》记者说。 华润的这一做法遭到来自华源集团内部及债权银团的诸多批评,其下一步的分拆重组因之受阻,而整体重组至今亦未见明显动力。耗时年余的重组事实上陷于停顿。 “看到华润重组华源的做法,我们担心它对三九重组能否按‘整体模式’走。”前述华源高层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