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拯救三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 11:17 《财经》杂志

  

拯救三九

《财经》杂志《拯救三九》封面 (图片来源 《财经》杂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一面是出资人赋予的宏大使命,一面是身为市场化企业的逐利本能,央企大重组中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们将何去何从?

  本刊记者 卢彦铮 于宁 季敏华 毕爱芳 本刊实习记者 范军利/文

  3月末的深圳细雨连绵,城市在欲晴未霁中隐现。罗湖区银湖路上,巨大的淡蓝色招牌“999”默立在天幕下,偶有浅淡的阳光掠过。这一幕,宛如招牌下中国最大的中成药企业——三九企业集团(下称三九集团)的现实写照。

  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通告,选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集团)为三九重组的战略投资者。六天后,一家全新的公司——新三九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新三九控股)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根据初步框架协议,华润集团将以新三九控股为依托,注入40亿元现金,启动对负债总额高达百亿元的三九集团的全面重组。

  三年前的2004年5月,伴随创始人赵新先卸任,三九集团在国务院国资委主导下步入了重组。也曾名噪一时的三九集团虽然号称执掌逾200亿元总资产、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及超过400家子公司,事实上已是一个长年陷入内部人控制、裙带关系、经营乏力乃至最终失控、资不抵债的企业。

  迄今重组三年,也是在各方博弈中进退维谷的三年,国有出资人、债权人、投资人以及三九各有意图。最终,作为出资人的国资委选择了“内部解决”——由声势日增的华润去重组由盛而衰的三九。重组者和被重组者,同为国资委全资持有的“央属企业”。

  这是三九重组路程的阶段性结局,但远非最终结局。

  首先,新股东将面临23家债权银行组成的庞大的债委会,它必须兑现2006年末国务院国资委与债权人委员会达成的60%的偿债率承诺;其次,新股东必须组织三九集团清偿其对旗下上市公司三九医药(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99)高达37亿元的大股东占款;最后,在2006年末方始正式介入重组、“涉世未深”的华润,还将面对一个深不可测的“老三九系”——这个因多年并购扩张而形成的庞大而失控的系统,究竟还有多少隐性债务和诉讼?还隐藏着多少危险的未知数?

  以上种种,只是踌躇满志的重组者华润所蹈入的一条新战线。它在2006年2月挺进的另一条战线——华源重组,如今仍在胶着之中。总部位于上海、总资产570余亿元的中国华源集团,一家与三九集团一样因过度膨胀而濒于危境的医药业、纺织业双料国企巨头,在2006年11月,同样被其大股东国务院国资委托付给华润进行重组。

  至今,华润尚未完成对华源集团的真正注资,未在法律意义上成为后者的所有人,从而也未完全承担起包括偿债在内的各种责任。它所面对的,则是来自华源债权银团的不断诘问,以及重组对象的诸多反弹。

  无论如何,拥有1700亿元总资产的华润集团,深受青睐的强势央企,背负出资人整合华源和三九、打造中国最大国有医药平台重托的重组者,固然在最终达成的“内部重组”中,获得了对华源和三九的重组权;但在具体实施中,却终需循导企业自身的利益诉求——这在其对华源的重组中业已表露无遗。

  一面是出资人所赋予的宏伟使命,一面是身为市场化企业的逐利本能,拯救者华润将何去何从?被拯救者华源和三九又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报道:

  《财经》封面同组文章:赵新先与三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16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