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圆桌讨论:张天源&银联费捷&众邦银行张宜

第三方支付圆桌讨论:张天源&银联费捷&众邦银行张宜
2018年04月02日 14:13 新浪综合

【金融曝光台】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维权举步维艰,新浪金融曝光台将履行媒体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 【黑猫投诉】

  “第四届区块链金融与金融科技中国年会2018”于2018年3月15-16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大会得到BITRENT、Blockchain Terminal、网易云易盾、梦想汇等多家机构的鼎力支持。活动现场汇聚了来自银行、保险、支付、互联网金融、区块链、大数据、风控、信息服务、律师事务所等行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高管600余人。

  在“第三方支付在电商、零售与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圆桌讨论环节,财视研究院研究与策略主管张天源作为主持人与银联电子支付副总经理费捷、众邦银行支付金融中心副总经理张宜展开了精彩探讨。

  张天源:非常感谢主持人,也非常感谢现在还坐在下面,愿意听我们这个环节的来宾朋友们。今天这个环节是今天整场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相信最棒的总是会留到最后,希望今天的整个讨论能够给大家带来满满的干货与收获,谢谢。

  在开始讨论之前,由我介绍一下今天的两位来宾,首先是来自银联电子支付的费捷费总,费总是银联电子支付的副总经理,也是中国金融科技领域当中的真正的带头人,以及先行者,足足在金融科技领域有30余年的工作经历,经历了中国第三方金融支付以及一系列支付改革的全过程。还有一位嘉宾是来自众邦银行的张宜张总,是众邦银行支付金融中心的副总经理,也是众邦银行现在年轻一代负责改革与技术方面真正的领军人物,也不能说已经是很年轻了,因为张总也已经算得上是在业内有着十余年经历的真正业内人士,二位专家相信一定可以给大家不一样的思考与分享。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议题是相关于第三方支付在电商、零售与公共交通中方面的应用,我想在开始之前,先请二位专家简单的帮各位听众介绍一下,现在中国国内第三方支付方面的情况。

  费捷:我是来自上海银联电子支付的,我们是中国银联下面的一家子公司,我们这一家子公司也是在市场上拿第三方支付牌照和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一样,参加这个市场竞争的一家做银行卡服务的公司。刚才主持人过奖了,确实我们在这个行业待的时间蛮长,但是今天在这个环境,区块链这个主题,金融科技区块链的主题里面,我们也还是诚惶诚恐,来听听,学习学习。

  讲到我们本业电子支付这一块,我们这一家公司是主要以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为主的一家公司,在支付,在电商、零售、交通行业的应用,我理解电商主要是指互联网平台,还有移动的电商平台上去开展消费的支付,这么一些事情。零售我理解是不是指的是线下实体店的,是不是讲这一块?还有一块是交通。从我个人的理解,做支付讲起来,最早首先是在零售行业,零售行业当时是要解决现金,用银行卡去替代现金,慢慢这样发展已经伴随着银行卡在中国的发展,在零售行业实际上也是有许多年了,应该从九几年到现在,有20年以上的发展。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也有十几年了,就是电商平台上的。交通行业可能不到十年,近几年,在支付,各种微信、支付宝,还有银联的、云闪付都进入到交通上面,一些公交、出租车等等交通行业去做。从这块来看,首先零售,后面是电商,再后面发展到交通等等,民生各个方面,现在通过电子支付的方式借助于一些移动终端做,这个大家都知道,大家都是在这中间的使用者,也天天经营在这个环境中间,现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零售电商,现在讲支付行业怎么用?我们说看一些数据基本上就能够知道了,一年在移动支付环境,大家一些公开的统计数据,能达到了百万亿的规模。在移动领域,可能也有几十万亿的规模,而交通本身就是一个金额小的,现在可能占比里面,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大家已经切身体会到,包括在上海的地铁里随时随地都有扫码,进闸机这样一些应用。如果讲这个,我理解是这样。

  如果再讲得具体一点,可能在零售这个行业,现在还是相对比较开放,在电商这行业随着现在大电商一个个做大,京东、天猫、苏宁等等做大了,都形成了,在他们电商的圈子都形成封闭的圈子,大的电商很多都出现封闭的支付圈子,在这里面使用他们自己旗下子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支付的一些操作。而在零售大的市场上,相对更加开放,各种都是掺杂在一起,有银联的,支付的,微信的掺杂在一起,一个店都可以去使用。

  张宜:我这次过来专门从武汉过来,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因为在支付这个行业,就是区块链整个的技术,其实也是刚刚开始,刚刚有一些银行业看到,包括招行自己也是在做这一块的,包括在跨境的领域做一些区块链的探索和尝试,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一个刚开始的尝试阶段。这一块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形成固定的标准,大家也是在支付这个行业,都是来学习。首先我觉得,因为我们是银行的角度,可能跟三方支付公司有一定的区别,这一块区别我就讲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之前是一直在工行广东分行工作,工作了15年,一直是从事结算、支付、账户这一块的服务。在去年,因为众邦银行是去年才成立的,进入了筹备组,去年5月18日成立的一个银行。感受非常深,一直都是在跟三方和支付这一块有沟通,有交流。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其实以前就是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关系可能是一个竞争的关系,现在更多的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怎么说呢?以前三方支付公司可能会用一种方式,比方说我拿到银行低的价格,反而跟银行做一些竞争的服务。就比方说去拼一些价格,但是可能现在进入后价格的时代,大家可能,特别是我们刚刚说的那几个细分的行业,包括我们的零售、交通,包括我们的一些,我们自己说的物流这些行业。其实他更看重的是你提供方案的增值部分,而不是单单看支付结算这一部分。如果单单看支付结算这一部分,比如支付公司、银行,他一味围绕着支付的价格和服务去提升,这个可能不是长久之道。现在大家渠道慢慢的通,透明化,包括后面的会对接银联、网联渠道,我们慢慢的会提升我们整个的服务,就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一些服务。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以后,会有一个标准化的价格,如果你的价格和服务、产品都去同质的时候,我们就在想,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服务提升我们整个的一些服务价值,我们的价值所在在哪里,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像众邦银行,我们做的是一个交易银行,交易银行的概念就是把整个交易的所有环节形成一个闭环,除了我在提供支付的同时,我可能提供一些账户的服务,比方说垂直的电商行业,我们现在有一个电商城管的服务。我们提供了银行征信的渠道,就给商户增加了一些信心,像电商行业,像交通、物流行业,我们可能就提供了一些交通物流整体的解决方案,除了支付这一块,我们可能就是在这一块。比方说我扩展了电商,电商的平台,还有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我们现在也提供一些垂直的供应链整套的资金和账户,还有资管的整套解决方案。我们想提供的更多的是后面增值这一块的服务,而不是单单从支付这一块解决他的问题。现在其实支付的产品相对来说都是同质化比较严重,线上支付、扫码支付、线下代扣,相对来说你有的产品可能我都有,你有的网关、扫码我们这边都有,现在看我们提供的综合服务方案的价值在哪里。后面我们会慢慢的再找这些服务方案增值的部分,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一些,就是增值的案例。

  张天源:非常感谢两位嘉宾的发言,刚刚听了二位嘉宾的分析跟讲解之后,我突然想到之前从事研究工作,跟一些海外的电子支付,三方的研究机构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纷纷跟我说,我们现在主要在看你们中国方面的研究,或者中国方面的一线企业提出什么样的产品。因为现在在海外有一个情况,国外因为信用这一个体系发展的太过强大,或者时间太过悠久,他们很多第三方支付方面的创新力度,有时候并不像我们中国那么快,或者发展的那么好。国外有些方面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甚至他们在私下里跟我们研究院方面进行交流的时候,已经在看着,学习,希望看着我们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下一步往什么方向走,我们看到大量的金融科技与第三方支付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方向。我想问问二位,你们认为第三方支付的下一个出路在哪?

  费捷:题目比较大,第三方支付出路在哪里?当前应该说第三方支付现在还是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应该说是如日中天,在这个情况下非常普遍,而且规模、增速也非常的快。从目前看,还没有看到它达到一个高度以后,增长乏力这么一个状况。所以在第三方支付,在当下来说,它的应用范围,它的活跃度,现在都是相当的高,相当的不错。讲出路,那就是讲下一步,今后怎么样,刚才说的,大家都说移动支付在中国普遍,带一个手机出去,到街上什么东西都搞定了,钱包也不用带了,大家都感受到这么一种方便的东西。也讲到国外,这几年在这方面没有像中国这样的需求这么旺盛,把手机直接作为钱包在用。实际上也有人写过一些分析的文章分析这个事,有这么一种说法,在国外信用卡体系非常的完善,包括风控体系,包括他对持卡人的保护,持卡人在消费中间碰到欺诈行为时候的保护都非常的高,所以大家还是习惯掏出一张卡卡做这个事。

  在这之前,我印象应该是五年前,就已经非常关注移动支付,那时候paypal在国内非常活跃,我们国内也在学习它。包括我们在移动中用到的刷脸支付,那时候paypal已经都有设计出来了,原形也有了,相应的在市场上宣传的东西也有,但是它没做起来。当时我记得paypal的老板是画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图画,他想实现在国外你去购物什么,你不用再掏卡片,进到一个店里面,看到一个什么东西你就拿,一件一件东西拿好了以后在收银台上把这些东西扫了以后,你直接拿着东西就走了,它也有相应广告形式的东西,这也是他的理想。但后来的发展跟他的预料好像还是有一些距离,就没有达到这么一个境界。但是他对中国人,对我们启发非常大,在那之后我们这几年又是扫码支付,又是刷脸支付,各种形式。有一段时间很多支付公司还有声控的识别研究这些东西,他总结在他那里这个事为什么没起来?发现大家不太在意我从钱包里再掏出一张卡片,那个卡片很多实际上也不用密码的,就是签个字,然后他的安全体系又非常完善,不太在意。你作为一个替代的产品,跟掏出卡片这个动作去竞争,最后好像没有达到那个效果。大家不在意掏一下卡片,以前习惯掏卡片,现在还是用这个,所以他推的刷脸,在很多层面上就没有普及开来,这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如果在一个实体店你要这么去做的话,作为实体店来说,你要有一套移动化的技术体系,你要建立自己实体店,你要有移动化的技术支撑,你才能去做这个事。这个事他们就认为,很多实体店现在还不接受化八大量的投入去做这件事,去实现移动技术的战略。

  也分析了一下,唯一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可能就是星巴克,因为星巴克有一套自己数字的战略,而且他有他一套的积分优惠券的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他去做移动化,他确实在国外显得非常突出,星巴克交易规模在国外移动支付,在前几年应该是说做得最好的。最后一看移动支付在国外做得最好的是个咖啡店,把这一套东西做得非常完善。所以他这个东西一方面是要有一些技术的支撑,还有一方面他跟大家的习惯,包括安全体系,他的认可方方面面相关,所以在它没起来。同样一些创意,在国内现在发展的非常好。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张宜:刚刚也跟费总学习了很多东西,其实三方这一块,我跟三方也是打交道比较多,我在银行的角度不一定完全100%有发言权,我跟三方最早接触原因是什么呢?当时就比方说南航,南航是我们的一个客户,当时他有购买机票的需求。最早购买机票通过代理打电话,通过赊销,或者线下上门收款很多方式进行购票,当时要支持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但是一开始的支付方式比较原始,最早的可能移动支付,相当于电话语音支付这一块,我们最早做的是直接用银行卡的密码来处理它的交易,就是线上。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交易,当时因为技术还有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可能是出了一些风险事件。但是后面又发展在线的交易,包括后面有一些web的支付方式,通过手机的支付方式来支付。这时候出现问题,每家银行要对接,成本非常高,大的商户交易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对于小的商户,比方说7-11每家门店跟当地的工商银行或者其他银行对接,成本非常高,而且他也没有那方面技术的开发实力。然后就孕育出来当时有一些类似三方的支付公司,他说我给你做一个交易中介的服务,当时是没有,人民银行是没有任何交易的,这一种驱使了三方公司的诞生。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也不代表官方的看法。

  然后商户的需求推动了三方的诞生,就慢慢的孕育出来人行监管的要求和政策,包括持牌和报备,整个政策的出台。我认为商户的需求推动了三方支付公司的这么一个诞生,首先是这么样一个过程,然后在三方支付公司跟银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它对支付的便捷性、便利性和新技术的认可,是会更先接受技术的认可。比方说我们在做,首先淘宝、支付宝做了一个什么事呢?就是担保交易。在技术上,在早期,甚至在网上支付开发的初期,在技术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在交易环节中,银行业可以充当交易中介的角色,很多时候银行没有考虑客户细分的需求,而且这种可能就是做了一些相对比较繁琐的事情,银行不屑做。还有一些涉及到经营范围和经营理念的问题,有一些没有做到,就一些行业的细分。包括有一些行业的创新,就支付行业的一些创新行为,包括我们首先很多都是通过,都是支付公司来实现的。相对来说我们国家认为,就包括监管的政策,包括我们对监管,对三方容忍的态度和银行的态度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三方公司相对来说他的监管,对他的容忍度会更宽松一点点,对银行来说,会非常的严格,因为银行一出现,它可能会出现一些系统性的风险事件。所以相对礼说很多创新,我们三方会更容易去实现。当时最早的时候,银行最早的职责存贷汇,我们的支付这一块是会汇款这一块的角色,银行汇做好自己本职的东西,行业的细分、需求,移动支付更深入的开发,新产品的试点,包括现在我们的扫码,当时我们也经历了好多痛苦的东西,包括我们一开始说移动支付,最早我们做过电话的一些支付,最早我们会做两个电话语音的回拨,自动的验证密码,进行双通道的验证。我们还试过在电视机上做电视的支付,一开始老是从硬件上突破,后来发现突破硬件,不如从客户端和商户突破,后面慢慢发展扫码、线上线下的扫码,还有其他的一些支付方式。只要在前端,我们能控制商户的风险,能够控制交易的场景,我们整个三方支付发展潜力我们觉得还是挺大的。

  张天源:二位专家都说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看看区块链在三方支付的应用,我们还是想听听二位专家自己对于区块链技术在三方方面的应用有什么独道的间接?未来如何结合区块链进行三方支付?

  费捷:这个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还在学习,还在观察。现在还没有到出结论的时候,我可以说,我们对区块链是非常关注,我们也是非常看好区块链的发展。而且我觉得区块链的发展一定会和第三方支付,在这里面找到结合点,也带动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再具体一点讲,区块链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去中心化,实际上在我们国内大家知道,现在第三方支付很多也是一个封闭的体系,我刚才讲了,在电商这个环境里,天猫是一个封闭的体系,然后京东是一个封闭的体系,然后苏宁是一个,微信也是一个,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如果能做到去中心化,可能对其他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我在瞎想,因为区块链这一块我们也不是很精通,我们在想,如果去中心化这个,第一步走出来,对于像我们这样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所谓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我不像支付宝一样依托于淘宝、天猫,没有这么一个大的依托平台,也没有像京东下的支付公司,他拥有京东的平台,或者微信下面的支付公司,可以去在封闭的圈子里做这个事。

  我们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我们是给其他的各种类型电商、零售、交通行业,我们愿意给他提供支付的结算、支付的解决方案,如果能真正做到去中心化,一个消费者不需要在支付宝里注册用户,再去开一个账户。他可能有他自己的身份的ID,通过区块链的方式方法,加密的方式方法又安全的,又能识别的,拿着这个去做支付。而我们作为一家支付公司,我们最基本的工作,我们就是帮着去做资金的清结算,帮发卡银行,帮其他的各种类型的提供资金的机构,我们帮他做清结算,把他们和商户联系的更紧密,我觉得这里面我们未来的空间可能会非常的大。从某种角度来讲,我们也希望看到区块链,尽快能形成一些可以应用的,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可以应用的这么一些场景,然后我们去拥抱区块链,一起亿在这里面把这一块做好。

  张宜:区块链这块在银行也好,三方也好,目前的应用也比较少。包括银行、金融行业都是比较神圣的行业,包括三方,因为涉及到货币,这一块我也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最早对区块链的理解,我对区块链最早的认识可能就是比特币,就是ICO这些东西。一开始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可能就是一个分布式记账体系,有一个公允的计价,大家有交易的场所,有分布式节点,去中心化。近几年区块链的概念越来越火,发现很多只要跟区块链沾上边的,包括一些股票、企业,基本上是成倍成倍的翻,实际上我在看过程当中,真正能够拿来直接用的应用成果这一块,并不是特别多。我关注在支付行业,在银行这一块,最近好像是招行,招行在做,有一个跨境贸易的区块链项目,好像已经基本上成功了。我分析了它的一些交易行为,第一个它去中心化以后,分布式记账以后,交易成本会大大地降低,因为以前需要一些交易中介,或者需要一些交易的中介机构,比方说银行的一些中转。因为大家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做中介的,每一道中介的费用都是挺可观的。第一个是费用,第二个就是时间成本,资金到账的效率。以前听说基本上是以分钟计算的,现在做了区块链项目以后,是秒来计算的。我觉得这个如果是能够应用在我们所有的,包括以后的一些复杂的交易,包括供应链,其他的交易环节,能够把穿透式的做一些交易公开信息的管理,包括这些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我们的一个应用场景,可以有一些突破。在这一块可能是有一些突破,然后对于客户更直观的交易性,还有客户的交易成本,大家会感觉,我平时个人的转帐汇款大部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绝大部分银行现在都是免费的,感觉不到特别大的交易成本,可能大部分的交易成本是在企业端。企业端的交易成本,我以前跟商户打交道的时候,有的商户一年的资金交易成本可以去到亿级,大家就感觉很恐怖的这种。但实际上它不是很,大家可以算,有些大的商户,他的交易规模可能是万亿级的,比方交易成本去到万分之一,资金的光交易成本这一块可能去到亿级的交易成本。所以我觉得区块链这一块的实现,对我们支付行业,也会大大降低我们的一些大宗商品,或者支付行业支付的一些交易成本这一块会起到一些作用。后面我觉得我们还是以观望和学习为主,可以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和行业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可以去做一些行业的应用和实际的推广。

  费捷:我再补充一句,从我们做支付,做银行卡的支付这个角度来讲,补充说明一句,从我个人的看法,我们不是区块链的专家,我们在学习。但是这里面要补充一句什么呢?我们没把区块链和比特币混为一谈,没这么看这个事。比特币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样,看不清楚,起码从国内来讲,国内的监管单位也不鼓励。所以对那个我们觉得并没有去,我们看不清楚,也没有观点,而且对那个东西,从我个人看法上觉得,我接受还有一种专家的观点,比特币这个东西空间不大。这不是我的观点,有一些专家有这样的观点,我是接受这样的观点。但是对区块链这个东西,分布式记账也好,去中心化也好,我们是觉得它作为一种互联网,在原来互联网底层技术上再增加的这么一种去延伸的底层技术,对未来我们今后的生活也好,还有工作也好,它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但对比特币那是另外一个看法,不是太看好那个,从个人来讲。当然这也不是我观点,是我接受有一方面专家的观点,我是认可那个的。

  张天源:非常感谢二位专家给我们前面分享的这些干货,最后也是我们在今天讨论之前,在网络上面调查的,大家最希望我们问的一个问题,也是最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在电商、零售、公共交通领域当中,第三方支付未来的应用方面有哪些新的应用可能会出现?想要请二位专家分享一下看法。

  费捷:未来会怎么样,我不太了解,我是觉得现在发展已经非常快了,而现在的发展总的一条都是基于用户、账户,顺着这一条线下去,到现在的扫码支付、刷脸支付,这样一个情况。如果再发展下去的应用,也许是区块链在这个行业的应用能不能带来一些革命性的变化,因为从支付的来讲,这几年我个人看法是,已经是发展的非常快,而且因为支付现在的做法,各种试验性的做法,各种竞争性的做法,已经无所不用其极的,也到了需要梳理、整理,把它放到安全的框架里面去观察的这么一个阶段。所以现在的这个东西,我想当前,做支付,我们这里面有两种的看法,一个支付本身回归到支付本身是一种观点。作为支付的专业来讲,我们回归到支付的专业,把支付按照安全的体系下的去把它做的更好,这是一方面的观点。

  另一方面的观点,在我们的支付行业,现在大家都认为支付本身不挣钱。所以现在支付公司都想去做支付的+,国家讲互联网+,支付行业也在支付+。支付不挣钱,我们在做支付的时候,把握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它能不能做增值的服务,这里面就有一个安全的问题,我把个人的隐私信息、用户信息拿去做,合适不合适?这里有一个边界的问题。在这一块,现在大家还是在,一方面放开了做,另一方面也看到这里面还有一些约束去做,要尊重大家的隐私,不能把这个一下子搞到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去发展。

  从这里转一圈讲回来,第一我们做支付,把支付,我们本来的专业做好。第二因为支付现在竞争来激烈,不挣钱,我们把支付+做好,因为我们在支付的过程中,利用这些场景把支付+做好。+做好的时候,又面临一个不要在安全上出现问题,这是我们当下主要思考的一件事。另外一个,也正因为这件事情,区块链本身也提供了一种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所以我们也非常希望看到区块链的发展真正能应用到这里面去,既保护了客户的隐私,又方便了支付,各种场景下的支付的,大家生活中的应用。我个人是这样的看法。

  张宜:费总也给我们介绍了好多,关于三方支付的未来,包括支付的形态,我觉得也很难去说,现在能够定义未来有什么新的支付方式,或者支付的形态出现?包括我们现在很多AI、人工识别、大数据这些都是不断在应用,包括有一些人脸识别的技术,支付的整体形态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可能你未来支付,你真的是刷一个脸,甚至是用一个指纹,或者是现在有一些虹膜,以前要依靠手机,以后可能会脱离手机,或者脱离其他的介质,可能就用一个很简单的认证,但是唯一的标识直接可以做一些支付的形态。我觉得这个跟我们现在大的方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们整个的C端,整个移动化支付的比例是越来越多。因为你看以前可能就是大量的使用现金交易,还有剩下的就是刷卡交易。前段时间像支付宝推出无现金日,当时遭到了央行极大的抵制,他认为现金不现金的交易,不是由支付宝,或者由哪一家三方公司提出的。但是实实在在看到,整个现金在我们社会流动的率现在是越来越小,整个移动支付的比例是越来越大,而且现在大家对整个的手机依赖程度是越来越高,以后我自己觉得,C端客户整个的支付这一块,应该还是依托于手机和移动支付这两个介质为主,然后再进行一些新的介质开发,或者新的介质绑定,或者一些相关的操作。其实整个的支付行业变革,我们也在关注,就是除了在支付以外,我们能不能做一些什么东西,我们也是在考虑,比方你在支付的时候,能不能同时做一笔消费的分期,我在你支付的时候,能不能同时做一笔,我在前端,我在客户识别、身份判断的时候我能做更深入的判断,然后你愿意去做的话,我就直接相当于信用卡前置了,做一些信用担保类的交易。

  现在还有一些场景,比方说你在地铁,或者有一些交通信号、网络信号不太发达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脱离手机、网络,应用区块链的东西来做一些支付的创新。而且现在大家知道,整个的支付行业,整个的移动支付的行业,还是依托于移动、联通、电信的网络做支付的,如果网络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可能一笔交易要重复刷很多次,我们后面会有一些基于非网络的交易,可能也会做一些升级。这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对支付的一些个人看法。

  张天源:今天非常感谢二位嘉宾给我们分享了那么多好的想法以及好的思想,今天最后一个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来宾的等候以及分享,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嘉宾,也感谢天源。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