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传媒研究 > 正文
 

石峰:全面推进报业集团建设的新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21:02 《传媒》杂志

  总结经验 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报业集团建设的新阶段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 峰

  报业集团化建设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一种形式。集约化经营既是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也是调整报纸出版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在报业的改革发展政策中,集约化战略被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运用市场机制,以资产和业务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兼并,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舆论影响力大、经济实力强的报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报业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业的中坚力量,这对于巩固社会主义舆论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自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至今,我国的报业集团化建设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年间,经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共组建了39家试点报业集团,其中,中央级报业集团两家,省级报业集团23家,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报业集团14家,报业集团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报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找准方位,创新体制,加快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做出更大贡献。为此,报业集团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总结。

  一、报业集团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报业集团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的成果。39家报业集团已经成为我国报纸出版业的主导力量,规模不断壮大,影响力日益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初步实现了构建宣传舆论主阵地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报业集团成为党的宣传舆论工作的主阵地

  随着报业集团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党报为龙头组建的39家报业集团已成为党的宣传舆论工作的主阵地。集团化建设促使区域报纸出版资源的整合,不仅使党报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且通过集团化建设建立了较为强大的系列子报子刊体系。党报集团的系列报刊面向市场、面向群众,凭借党报集团优越的政治资源、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确立了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实力。而且系列报刊的良好经营效益,又在经济上反哺党报,为党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党报集团通过新闻改革和信息资源整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不断创新系列子报子刊的新闻报道,结合不同媒体的受众特点,开展有声有色的重大战役性、专题性报道,形成主旋律鲜明的“大合唱”,充分发挥舆论主导作用。与此同时,集团利用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把子报子刊办得多姿多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党报的影响力。因此,集团化建设实现了通过不同读者定位的报刊,将党的声音向基层群众更为广泛传播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党的宣传舆论主阵地。

  2.报业集团成为我国报纸出版业的主导力量

  报业集团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也体现在占据报业市场的优势地位上。通过集团化建设,已组建的39家报业集团已成为我国报纸出版业的主导力量。2004年,全国各级党报连同所属系列报总数达1017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53%,平均期印数占全国总量的47.71%,总印数占67.86%,总印张占76.67%。39家报业集团拥有的报纸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17%,但平均期印数占全国的30%,总印数占全国的41%,总印张占全国的56%。报业集团的广告收入、利税总额等,也都远远超出一般报社,不少报业集团的年经营总收入已超过10亿元,在区域报业市场上确立了优势的竞争地位,部分报业集团已具备辐射全国报业市场的能力。报业集团所属晚报、都市类报纸,在全国同类报纸中占有绝对优势,在2004年和2005年两次全国晚报都市报竞争力监测中,报业集团所属晚报都市报在竞争力前20强中占有18席。

  通过集团化建设,报业集团所属报纸的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可以代表我国当前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推动我国报业繁荣发展的主力军。

  3.报业集团改革成为全国报业体制机制改革的标杆

  集团化建设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推进器。报业集团的改革基本涵盖了报业出版体制机制改革的所有重要领域,中央和各地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各报业集团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自身特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2003年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有4家报业集团被列为试点单位,按照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各报业集团建立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既实现了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又始终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在运行机制创新方面,各报业集团大力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集团与下属二级单位实现“统分结合”的有效途径,深入研究解决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制度要求与操作难题,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既坚持了正确舆论导向,又增强了集团的经营活力和运行效率)。经过两年来的改革,基本实现了试点改革的目标,为进一步推进报业体制机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回顾10年来报业集团化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几条基本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是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

  报业集团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必须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变、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变、党管干部的制度不变、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不变。在报业集团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在现阶段,始终把确立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接合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作为现实目标,不断得到完善。目前,各党报集团在实行事业体制的政策框架内,基本形成了以集团党委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党委会领导社委会(或董事会),社委会领导编辑委员会和经营管理委员会,实行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实现了党委统一领导、采编与经营分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既体现了党对媒体的领导,又为报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面向市场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运行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的双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日益显现,维护意识形态属性要经受市场规律的考验,尊重产业属性要经受社会效益的考验。建设报业集团目的,是为了形成强大的舆论主导力量,毫无疑问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而报业集团的舆论主导作用,又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实现。在报业集团化建设中,既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尊重市场规律,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高度统一的机制是报业集团建设的关键。现有的报业集团都是以党报为龙头建立的,在集团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办好党报,壮大党报实力,扩大党报影响力,使党报成为舆论的主导力量;同时要大力办好子报子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舆论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集团里的党报和子报子刊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上都起到互补和互动作用。10年的报业集团化建设之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实现了报业集团舆论导向正确,社会影响力扩大,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相对强势的媒体集团,发挥了宣传思想舆论主阵地的作用。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在市场竞争中壮大报业集团。

  报业的集团化建设,是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报纸宣传功能与报业市场经营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我国的现代报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报纸的出版发行以计划分配为主,报纸内容以灌输宣传为主,办报人基本上没有市场的观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运行机制,特别是办报理念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很不适应,与报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市场的认识,对市场的适应,对市场的运用。因此,必须围绕市场机制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

  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关键是要不断深化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靠市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要靠市场。任何一张报纸,有市场占有率才能有竞争力,才能有舆论主导权。因此,报业集团运行机制的创新、报纸定位的调整、运营流程的整合、人员结构的优化、技术装备的升级等等,都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市场功能。报业集团要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精心培育报纸品牌与核心竞争力,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树立报业集团在报业市场中的优势竞争地位。

  四是坚持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新型人才管理机制。

  随着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发展,人力资源状况,特别是优秀的采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储备和开发,日益成为影响报业集团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报业的集团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报纸出版资源的集中与整合,还意味着高素质的报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大家愈来愈意识到,只有大力培养造就能够顺应我国报业发展要求、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把报业集团的出版资源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高报业集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还必须建立健全符合报业发展要求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保障机制。目前,我国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状况,无论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是经营管理能力,都普遍优于一般报纸出版单位,这是推进报业集团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些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总结和升华的基本经验,体现了中央对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指导意义已不限于试点报业集团,而是对我国整个报业的改革、发展和管理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三、报业集团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报业集团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也应看到,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我国的报业集团化建设还处于一个长期的阶段性演进过程中。报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不可能逾越我国报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制约我国报业发展、束缚报业生产力解放的若干瓶颈问题,同样制约着报业集团的发展壮大,其中一些问题对于报业集团化建设尤显突出。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尽管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报业集团管理体制已经在制度层面得到确立,但运行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现有报业集团主要是党报集团,事业单位性质,法人治理结构如何与事业集团架构有机结合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多数报业集团仍存在着浓厚的管理机关倾向。到底是“报办集团”还是“集团办报”的争论,认识分歧就在于报业集团究竟是准行政化的管理主体还是新型市场主体的问题。这个认识问题不解决,报业集团的体制改革就无法深化,战略投资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无法确立。

  2、报业集团的发展模式尚未摆脱粗放经营的积弊。组建了报业集团并不等于实现了集约化经营,目前有的报业集团尚未完成发展模式的转变。有的报业集团还是热衷于“铺摊子”,加上由于行政推动组建的报业集团不可避免的“拉郎配”问题,出版资源并未得到整合,规模效益得不到显现;有的报业集团盲目追求数量,不计成本地扩大发行量、报纸版数、广告额,导致质量效益下降,抗风险能力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有的报业集团一味地扩张报刊品种,忽视对既有品牌报刊的维护和投入,使集团的品牌报刊竞争力削弱。

  3.报业集团的报刊结构尚未得到优化。为支持报业集团的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对报业集团的报刊出版资源给予优先配置,尽可能满足报业集团集约化发展的需要。然而,有的报业集团出版资源长期闲置,出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有的报业集团子报子刊长期经营不善,亏损严重,成为集团发展的包袱;有的报业集团同时办有几份定位重叠的都市类报纸,导致同质化竞争,特别是在中心城市的报刊市场,往往引发发行大战、广告大战、人才大战等恶性竞争,破坏了报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秩序;有的报业集团忽视细分报刊市场的培育,不能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4.报业集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缺乏战略眼光。以互联网和无线宽带多媒体技术为先导的传播技术革命正在使报业面临深刻的战略转型变革。如何顺势而进,适时利用新兴媒体技术拓展报业价值链,牢牢把握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主导权,是对我国报业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报业集团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采编系统、人事财务管理系统、印务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尚未在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人才储备等方面做好应对出版形态转型的思想准备。

  当然,报业集团化建设还面临诸多外部环境的因素,不同程度地对报业集团发展带来挑战。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呈现出阶段性演进的过程,在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初期阶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报业集团化建设正面临着难逢的历史机遇: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为报业集团解决发展的体制瓶颈创造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技术变革为报业集团进入数字内容产业、加快内容整合和综合开发带来了机会。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报业集团化建设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把握机遇,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

  四、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报业集团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系统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问题,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清楚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报业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等关于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报业集团化建设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我国报业的发展必须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发展,必须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统一的发展,必须是实现集约化经营、走产业化道路的发展,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发展。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国报业的现状,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速度、结构、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导向正确、速度较快、结构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报业集团化建设发展之路。为此,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报业体制创新。

  体制是影响报业发展十分关键的问题。报业集团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党管媒体得到全面落实,主流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现代企业制度支撑报业集团发展,报业集团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报纸经营规律实现有机结合。为实现这些目标,当前报业集团创新体制机制的着力点,在于报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完美统一。

  首先要解决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问题。报业集团要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架构内,重点解决市场主体缺位问题。报业集团化建设探索了10年,目前真正取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报业集团很少,产权不明晰,责权不统一,不利于发挥法人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报业集团要转变发展模式,首先要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和重塑新型市场主体。报业集团应积极探索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有效实现方式,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逐步落实资产授权经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消除行政化倾向,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按照企事业分开的原则,剥离经营性业务,组建集团控股的企业;有条件的,可争取在集团层面组建投资控股企业,并依托集团投资控股公司构建母子公司、两级法人框架,使报业集团真正成为我国报业市场上新型的竞争主体和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大力改善报业经营。

  一是转变增长方式。报业集团的增长方式要从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长期以来,报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掩盖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不计成本打价格战、发行战、广告战,盲目追求扩大发行量、广告量,严重影响了报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经营思想上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数量优先转变为效益优先,从同质化竞争转变为差异化竞争,从追求规模转变为追求质量。对报业集团经营业绩的考核,要从侧重发行量、广告额、经营总收入等数量型指标,转向利润、积累、实力等效益型指标,要考察报业集团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调整经营战略。报业集团的发展优势在于集约化经营,在新的发展阶段,报业集团的经营结构要向立体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国外一些大的报业集团,无不实行立体化经营,除了办报纸,还经营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甚至

房地产、娱乐业、体育运动项目等,不但增强了实力,还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我国的报业集团经营比较单一,很脆弱。要从经营战略上进行调整,有条件的报业集团要从以印刷、发行、广告等传统报业经营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向以精确定位的内容产品和定制化的增值服务为核心竞争能力的多维度、多渠道的立体化经营战略转变,改变单一经营,特别是过度依赖广告经营、甚至是某几类广告经营的模式。

  三是优化产品结构。由于国家对报刊数量实行总量控制,报刊资源成为稀缺资源。与一般报社相比,报业集团的报刊资源相对丰富,但是,一些报业集团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优势,报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益不高,报刊结构不合理,产品布局忽视细分市场报刊培育。在新的发展阶段,报业集团应大力优化报刊结构,实现以党报为龙头,不同定位的系列报刊共同发展,全方位覆盖各类读者市场,特别是要改变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同质化结构,加大对适应细分市场需求的城市周报和其他专业性、行业性报刊的投入,使报刊资源转化为实际效益。

  四是开拓市场空间。报业集团要增强新市场的开发能力,提高覆盖率,扩大影响力。当前,各报业集团对中心城市报业市场的开发,在量的增长上空间已十分有限,市场开发应转向质的提升。新市场的开拓重点是一般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乡镇,不仅是因为这些地区广大群众的报刊阅读需求的满足度还很低,而且也是响应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号召的实际行动。虽然当前农村市场的开发存在一定困难,但报业集团有责任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

  五是发展数字报业。数字化、网络化是传播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报业集团作为大型内容产品生产和传播机构,必须跟随时代的潮流,清醒认识新技术对报业形态和盈利模式的重大影响。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战略上必须重视,深入研究可适用的技术及其应用方式,着力开发数字内容产品,延伸内容产品的价值链。另一方面,战术上又要脚踏实地,实施项目的选择和运作一定要讲求实际。

  3、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监管,为报业集团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体制机制创新也好,改善报业经营也好,都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密切相关,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式到管理手段,都要实行转变。报业发展模式的创新离不开合理的、科学的发展政策的支持,这些政策包括报纸出版资源配置,建立报纸出版退出机制,实行跨媒体兼营,扩大报业投融资渠道以及财税政策等等,政策不科学、不配套或滞后于发展要求,都有可能制约发展模式的转型,挫伤体制机制创新的积极性。因此,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从报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调查研究,适时调整政策,为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近年来,一些地方报业市场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报纸的发行市场秩序、广告市场秩序的混乱不堪,对报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多数报业集团卷入发行大战、广告大战,其结果是几败俱伤。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部门花大气力对报纸发行秩序进行整顿,目的就是要维护报业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而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是报业集团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不可或缺的市场环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