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竞技品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 10:22 财经时报

  莫小勇

  四年一个轮回。

  尽管中国队远离世界杯,但6月9日,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将再次点燃世界的热情,而在这之前,世界杯营销已经点燃了中国企业家的热情。

  4月3日,奥克斯抛下重金一举签下贝克汉姆、罗纳尔多等5名足坛巨星任品牌代言人。

  TCL、联想也不甘落后,各花巨资签下巴西球星小罗纳尔多作为它们的代言人。

  而世界杯央视全天赛事套播广告的报价最高均价更是拍到83.8万/秒。

  众多企业都希望能够与世界杯“沾光”,进而提高自己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业内人士曾推算,一个企业在世界范围提高品牌认知度,每提高1%需要2000万美元的广告费,但借助大型体育比赛,同样的费用认知度可提高10%。

  对于这种大型体育盛会,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尚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赛前大谈体育营销,赛中简单模仿、缺少创新,赛后一切烟消云散。许多企业只把世界杯当作一次“炒作机会”,当世界杯的新闻价值一消失,品牌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黄升民对中国企业目前的体育营销能力却是抱乐观态度的,他向《财经时报》表示,“这当中是有一些失败的案例,但不能低估中国企业的能力,世界杯举办了这么多届,中国企业也参与过这么多届世界杯营销,总的来说,是在不断进步,越来越成熟”。

  有种观点认为“世界杯在中国找不到对接的点,因为在中国找不到与足球发生的相关的事情”。黄升民认为这是不对的,体育营销和看热闹是两码事。

  然而世界杯营销是一项公认的大投入项目,从广告资源到地面配合,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对于那些资金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来说,可以一掷千金地聘请国际体育巨星作为企业的代言人,但众多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世界杯营销来提高自己的品牌?

  黄升民认为,多数没有足够资金的中小企业可以“搭便车”,这样也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比如1998年世界杯期间,国内某矿泉水厂商便是利用“搭便车”的形式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

  当时,该矿泉水厂家在央视《世界杯专题》演播室打了一块最抢眼的广告背景板,并在演播台上放上自己厂家的瓶盖,使得市场误以为该厂家是世界杯的大赞助商,结果其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十几位一跃上升到第三位。

  “机会难得,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黄升民表示。

  世界杯营销是个复杂的系统执行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世界杯营销的指引下达到资源重新整合,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从而引起消费者与企业的共鸣,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

  世界杯营销不仅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胆识和战略眼光,还需要技巧。比如,一场比赛中场休息时间的第一条和最后一条广告效果就最好。

  有专家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目标和品牌个性,以及预算等资源,来制定自己在世界杯期间的广告和宣传规划,以期达到期望的效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