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海尔巨亏 下一步该怎么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7:36 《资本市场》

  文/本刊记者 莫小勇

  如今,海尔又亏了,而且亏的原因一模一样。

  9月26日,海尔电器集团有限公司(01169.HK)在港交所发布2005年中期业绩公告称,由于受手机业务亏损的影响,截至2005年6月30日,海尔亏损高达3.9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
海尔则盈利4500万港元。

  而在2003年9月20日,主营手机的海尔中建(香港上市公司)在上半年亏损8454万港元。2002年度,海尔中建净亏损为6688.8万港元。

  缘何栽跟头?

  “应该说目前国产手机亏损情况比较普遍,在2004年以前,国产手机占到国内手机50%、60%的市场,然而从去年开始,外资厂商开始大规模的进入,而国产手机的性能不如外资厂商的手机。目前国产手机大约占到40%的市场,长虹、海尔进入手机领域时间并不长,在技术方面还是与国外巨头有较大的差距。” 华夏证券一位姓程的分析师告诉《资本市场》。

  对于手机业务出现经营性亏损,海尔方面解释,原因在于国内手机市场“出现竞争剧烈及价格下调等不利市况。”

  在内地6大国产手机厂商中,除联想手机实现盈利外,昔日承担国产手机业领军角色的五大“巨头”已尽数告“亏”,原来处于国产手机第一军团的TCL手机半年业务就亏了8亿元,而国产手机老大波导也公布上半年手机业务亏损1亿元。目前总的看来,今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多半不盈利。而海尔在国内市场上还只是排名第8 。

  由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实力雄厚,掌握着先进的技术,因此制定了竞争规则,掌握了话语权,其在主导高端市场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低端市场的控制,其最近在中国市场纷纷推出了满足本土消费者需要的低价手机,更是侵蚀了国产手机的生存领地。

  业内专家指出,对于像海尔这样白色家电生产商进入手机领域的一个不利因素是,由于家电购买完全是自主行为,买完后通上电就可以用了,不需要更复杂的服务。而手机的使用必须要和运营商的网络结合起来,手机的号码资源属于运营商。而随着运营商竞争的日趋激烈,运营商不断有价格优惠政策出台,甚至有直接送手机的现象。这说明,运营商整合这个产业的力度会越来越大,而且这种整合将涉及手机的研发、制造、渠道销售等各个层面。 这也被认为是海尔进军手机行业巨损的原因之一。

  程分析师还指出,“国内水货手机的冲击可能也是海尔等国内手机厂商亏损的一个原因。”

  海尔下一步该怎么走?

  海尔除在手机市场上表现糟糕,它的传统优势项目洗衣机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虽然其营业额增长了约19%,而实现利润却仅仅为2240万港元,比去年同期的5580万港元,下降了一半还多。

  海尔公关部告诉《资本市场》记者,主要是由于2005年的新产品开发支出庞大,加上塑胶和钢片等原料价格上涨所致。

  海尔电器也表示,公司也正在物色机会寻求母公司进一步注资,以增强公司洗衣机和手机两项业务的竞争力。不过,海尔方面不愿做进一步的解释。

  华夏证券程分析师告诉《资本市场》,“对于国产手机今后该如何走,将来往高端市场走是一个趋势,目前的国产手机主要还是在中低端市场。所以,这也就需要国内手机技术普遍的提高,同时,也需要有更加规范的国内手机市场。而海尔做手机,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能因为现在亏损了就断定它们多元化失败了,还是要看海尔将来该怎么向多元化的方向走,制定什么样的战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