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记者手记:非洲渴望中国资金技术和设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4日 10:33 《当代经理人》

  记者手记

  非洲渴望中国资金、技术和设备

  与AlexanderJohnson一聊起非洲,咖啡厅的整个气氛立刻高涨起来,Johnson滔滔不绝用他非洲式英语讲述起神秘的非洲和他的第二故乡——津巴布韦。

  按照Johnson的说法,非洲就像中国七十年代末的状况,一切百废待兴,即使你在肯尼亚建一个铁钉厂也有机会赚个盆钵俱满,因为它本地几乎没有一家铁钉厂,那个“县”或“市”你就是第一家铁钉厂,只要运作得当并找到市场和买家,“赚钱”就那么简单。

  一个大趋势是,非洲的基础工业、制造业对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在非洲土地上许多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就像中国七十年代需要欧美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来“提升”自己一样,非洲现在最缺乏和渴望的是国际上的资金、技术和设备。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已经与非洲有“代沟”,太先进的东西非洲也嫌贵或没办法用。而中国刚好是非洲“明天的榜样”,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在各行业形成的技术、设备和经验正好是非洲最渴望的。而中国这些成熟的技术、设备和经验也完全可以转移到非洲去开辟新的市场和领域。而从价格上来说,中国的技术、设备也是最适合非洲企业的。

  Johnson兴奋地向《当代经理人》表示,许多津巴布韦的企业争相到中国来寻找适合本地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对我们来说,中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太重要了,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在Johnson看来,获得中国的技术和设备远比一时获得几十万利润要宝贵得多。道理很简单,中国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不断生产商品,获取持续的现金流。

  非洲投资网总经理王文明也向《当代经理人》介绍,在广州有个黑人村,里面居住了几万非洲来的黑人兄弟,其中仅仅尼日利亚的就高达五、六千人。他们聚集在广州有两个目的,一是从广东等地采购中国的商品运回非洲去卖,因为非洲那边他们已经拥有现成的市场和渠道,中国货一到就供不应求。二是密切联系中国的企业和厂家,寻找适合非洲市场的技术、机器和设备,因为非洲许多当地企业已经专门委托这些黑人兄弟来买中国的技术和设备。

  事实上,资金更是非洲企业渴望的,整个非洲大陆满地是机会。但是资金、项目、市场或客户缺一不可。尤其是资金,非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在11月初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为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中国政府将采取8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其中在新八项措施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将逐步达到50亿美元,此外扩大对非洲援助规模,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190个税目扩大到440多个。

  在这个大的中非合作政策背后有一个潜台词,中国企业只要在这些非洲国家找到适合项目,就可以申请这种贴息优惠贷款。从记者掌握的资料看,中国企业申请贴息优惠贷款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项目所在国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建设状况比较良好;项目符合中国政府和所在国政府的有关政策,并且得到所在国政府同意;所选投资项目为生产性,当地资源丰富,产品具有广阔市场,项目经济效益良好,能够促进所在国经济发展等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