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节约要资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5:27 《企业文明》 | |||||||||
本刊编辑部 自然资源当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对该使用的资源科学合理使用,让已经使用过的资源再生循环使用,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使用寿命得到最大化延长,这之中节约出来的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讲就等于增加了资源。要实现上述目的,就离不开“节约”二字。“吃不穷,穿不穷,不会划算辈子穷”,这“划算”就是讲计划,而计划的核心就是节约。节约是治
中国在社会生活消费方式和生产经营发展模式上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表现形式,产生过性质不同的阶段性现象。中国人在社会生活消费方式上自古以来就有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延续上千年的节俭传统既成为维系社会存在的精神风尚之一,但也成为封建经济、计划经济缓慢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在生产经营发展模式上,其行为习惯与社会生活消费方式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差异。由于贫穷落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当多的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支撑其前进步伐的,似乎自然资源天生就有,不用白不用。君不见,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大炼钢铁”现象,就是把大量滥伐的林木当柴火而炼出了非钢非铁的“钢铁”,成为森林惨遭涂炭的典型事例。社会生活消费勤俭节约、生产发展模式粗放浪费,这大概是我国在过去许多年间存在的基本形式。 然而,当我国市场经济兴起后,生产与消费的发展模式却产生了突变,前者一如继往,而后者却有了革命性的转变——在高消费诱导下,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开始变得奢华起来,大手大脚、一掷千金的事屡见不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过三年”,这种仅在穿着上的勤俭传统已经被当今不少人作为社会“糟糠”扔进了世俗的角落。于是乎,在社会生产粗放浪费、社会生活奢糜不堪的“双管齐下”下,我们的自然资源逐渐走向贫瘠,我们的自然环境慢慢变得恶劣。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难道不为之心疼和心动吗?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我们坚定不移务必走下去的科学发展道路。 向节约要资源,向我们不良习惯要资源,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全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要做到这些,当前我们必须努力实现四大转变: 一是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是集约式发展,而不是粗放式发展,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它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国家“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一切以“速度”为标准、以“增长”为标准、以“政绩、形象”为标准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发展观,必须予以根本扭转。 二是消费方式转变。消费刺激生产,生产促进消费,一定的消费对促进生产具有积极作用,消费有度利国利民值得提倡,但奢侈无度劳民伤财则须戒除。应该看到我国当前的经济并不发达,我们的积累并不丰厚,勤俭持家方能兴企兴国。只有在全员中普遍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崇尚节约的良好习惯,让节约文化成为我们的主流文化,我们才能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走向殷实,在蔚然成风的勤俭节约中迈向小康。 三是体制机制转变。国家要在财税、金融、发展计划等方面加大体制改革力度,从深层次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扩张水平低下的社会问题,并且逐步消除城乡分割带来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有序引导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企业要建立节约保障机制,大力推行节能降耗生产、清洁生产,并以强有力的科技为支撑,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检查、督促体系,把资源节约纳入重要内容,不仅考核GDP增长,还要考核资源节约情况和环境友好情况,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凡未能做到者该处罚的要处罚、该降职的要降职,决不姑息迁就。 资源有限,节约无限,只要我们在对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中,尽量减少浪费的,努力截住流失的,精心再生废旧的,那么,有限的资源就能供给人类无限的财富与用之不竭的享受。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