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彦春
有一个东北汉子南下“淘金”,凭着会做菜的本事开了家餐馆。起初那一带的饭馆不多,他开的餐馆倒也红火了几年。但随着周围餐饮业同行的发展壮大,竞争也就日趋激烈。从盈利到保本再到亏本,摆在他面前的仿佛只有两条路:要么转让店面,再寻别处开店;要么增大投资,与那些高档酒楼决一死战。前一条路会把他推入漂泊状态,他不想走;后一条
路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风险更大,他走不起。
就在他为找不到出路而夜不能寐时,朋友发来的一条搞笑短信引起了他的注意。“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青菜了!俺们刚想去城里,你们又到乡下建度假村了!俺们刚把青菜上的害虫灭掉,你们又爱吃虫子啃过的青菜了!俺们刚吃上白面馍馍,你们又开始吃粗粮了……”这条短信让他笑过之后又引起了深思。是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惯了精米白面的城里人,是多么想变换一下口味,也尝尝粗粮野菜的味道啊!一个创意马上就在头脑中构成,他兴奋地把老婆从被窝里拽起,连夜筹划……
不久,他把餐馆招牌换成了“东北粗菜馆”,专营具有东北农村风味的粗粮野菜。粗菜馆的适时推出,迎合了都市人猎奇、绿色、健康、减腻的消费心理,渐渐吸引了大批来尝鲜儿的食客。新奇的是,粗菜馆的火爆,并没有引起周围那些高档酒楼的敌对情绪,因为他走的是另一条经营路线,不但不会成会大酒楼的竞争敌手,相反会带动本地区的餐饮消费,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就这样,他的粗菜馆生意越做越大,每年都要开二三家分店,而且是开一家火一家,为他带来了滚滚财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