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名家专栏 > 正文
 

王道:传销的心灵救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21:41 《中国直销》

  “传销拯救”系列之一

  自本刊编辑部新闻热线开通之后,承蒙读者厚爱,纷纷来函来电。在众多的咨询者中,绝大多数是传销或者变相传销受害者,他们有的对区分传销束手无策,有的苦于无法摆脱传销组织,有的希望拿回被骗取的钱财……

  《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虽已先后实施,但公众普遍缺乏对付传销的有效办法。本刊编辑部特开设“传销拯救”系列专题,为读者介绍一些摆脱传销的实用方法,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动员起来拯救传销受害者。

  文/王 道

  我们被视为洪水猛兽的代言人,我们是过街的老鼠,我们生活在社会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我们也想回家,时常梦见自己已衣锦还乡。

  一声声叹息,一次次煎熬,我们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还能扛多久……

  我有错吗?我们不止一次的这样问自己。

  救救我们吧……

  我们该何去何从,哪里才是我们的家,我们也想有一个好的归宿,堂堂正正的做人……

  ——一位传销受害者的辛酸独白

  在某传销案的采访过程中,一位检察官向笔者出示了一本厚达400多页,涉及近百名受害者的取证原始记录。在这本厚厚的卷宗里,密密麻麻写满了受害者在谎言被揭破后的各种反应,有幡然醒悟的,但更多受害者却仍执迷不悟,对传销模式充满信心。

  检察官告诉笔者,处理传销案件最困难的不是案件的取证定案,而是如何去说服这些备受荼毒的传销受害者。在执法过程中,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得比传销主使人更加疯狂,而且普遍存在敌视政府的情绪,甚至公然违抗执法。传销已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诈骗,而发展成为一种迷惑心智的“经济邪教”。

  传销反洗脑

  湖南长沙的吴女士向笔者讲述了她自己的经历。两个月前,她的小妹(下称吴小妹)前往广西打工,以做生意为由,陆陆续续向家里要了好几万的资金。后来,吴女士和她的家人才发现吴小妹是在广西来宾陷入了的一个打着“连锁销售”幌子的非法传销组织。无奈之下,吴女士前往来宾,在警察的帮助下将小妹带回长沙。可是回到家中的吴小妹并没能安静下来,反而在家里大吵大闹,千方百计的与传销组织联系,甚至还约上了自己高中同学一起“做传销”。

  面对小妹强硬的态度,身为大学老师的吴女士感到无可奈何。吴女士告诉笔者,她已经说尽了道理,用尽了方法,虽然能留住小妹在身边,却无法改变小妹那颗求“传”若渴的心。吴女士遇到的这些问题,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许多人虽然将深陷传销的亲人朋友拉出了魔窟,却常常陷入了这样劝解无效的尴尬境地。

  传销借助独有的“洗脑”模式行骗,受荼毒者不在少数。如何让传销受害者摆脱洗脑的控制?本刊编辑部对此作了分析。简单的说,传销洗脑有三种手法:

  1.灌输概念:利用人的欲望与惰性,扭曲成功的概念,形成“成功等于金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灌输“不费气力赚大钱”的理念,最后提供给受害者一个无法拒绝的“发财机会”。

  2.精神控制:利用人相互影响的共性,制造封闭的信息环境。一个人遭遇的荒谬,放在一群人之中就会显得合理,日复一日达到思维灌输的目的。譬如传销普遍宣扬的“善意的欺骗”,就是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完全颠覆人的善恶良知。

  3.虚假蒙骗:在组织中大肆营造虚拟的互助、友爱、温馨的环境,这种方法对在残酷社会竞争中失意的中青年人极为有效。

  洗脑过程可以在数天内腐蚀大部分受害者的思维。传销拯救,应当从对受害者的心灵进行“反洗脑”开始。

  以吴小妹为例,“反洗脑”的过程可以从揭露传销真面目开始。简单的说,传销借用直销的倍增理念进行诈骗,它与直销的区别在于:传销并没有实际上的产品销售,传销产品仅仅是一个幌子,它不走市场渠道,也不寻求忠实的产品消费者,而是靠一次性收取的高额入门费中抽取所谓的提成。

  异地邀约更是荒谬之谈。真正的直销是需要直销员依靠自身人脉,开发当地市场,异地销售反而效率低下。但传销由于其洗脑过程必须要有一个封闭的环境,所以大都采用异地邀约的方式,特征明显。

  吴小妹在回到家之后,非常喜欢向吴女士宣扬传销的“成功理念”。借此机会,吴女士和她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通过数学分析等简单手段,推翻了传销所谓的“一夜暴富”的“成功捷径”。不仅如此,吴女士还发现吴小妹不仅仅是在经济概念上受到了蒙骗,她的思想也变的很偏激,对诸如“美丽的谎言”之类的歪理邪说深信不疑。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那些接触面广的人,譬如拥有多年从商经验的商人,即便是受到一时蒙骗也很容易幡然醒悟。在笔者建议下,吴女士选择了让吴小妹多与外界沟通,以改变传销组织中极为封闭的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自我辨别,重塑其正常的世界观和金钱观,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环境。

  吴女士经过十来天耐心劝解的努力之后,吴小妹出现了明显的抗拒反应:拒绝与吴女士进行交流,将吴女士看作阻挡自己成功之路的异己。应该说做到这一步,受害者基本上已经认识到传销的危害,“反洗脑”工作已初见成效。

  引导回归真实

  大多数传销受害者也像吴小妹一样,在逐渐识破骗局的同时选择了抵抗。传销已经像毒品一样浸入到受害者的骨髓之中,受害者就好比在吸毒过程中获得巨大快感的吸毒者,一经停止,便痛不欲生。

  这个比喻有所言重,但从其原理来看,传销和吸毒都是在头脑中编造美丽幻境的过程。在长期过程中对于幻境产生了依赖性,幻境一旦破灭,受害者无法面对从天堂到地狱的巨大反差。同时,从幻觉中走出来的受害者会发现自己还承受着现实社会的巨大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受害者选择了重归传销之路。

  传销发展到这个境地,已经成为一种病态。吴小妹在回到现实这一过程中出现了障碍。拯救传销同戒毒一样,不仅仅需要从生理上的戒断,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彻底抛弃。针对这样的情况,吴女士停止了对吴小妹的理论讲述,不再过多谈论“传销”,转而循序渐进的进行目标上的引导。

  这就好比普遍采用的“美沙酮疗法”,以替代品缓解生理的依赖情绪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思维引导方法,必须要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才能将受害者引导到正规途径上来。

  同时,吴女士在陪同小妹“造梦”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在交流中发现小妹的兴趣所在。在梦想的逐步引导,吴小妹逐步脱离传销的荒谬之后,会产生相应的沮丧情绪。譬如,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不知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缺乏生活勇气,面对社会舆论更是不知所措。

  解决传销问题的根本是回归到真实世界中来。通过引导受害者对未来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为他们介绍来自各方面的机会,鼓励与社会多接触,开拓眼界,提升受害者的自我认知,并寻找到受害者的闪光点,最终自我肯定,获得真实世界的生活能力。

  妥善解决传销后遗症

  到了这个阶段,传销拯救的行动还没有结束。虽然受害者已经脱离了传销,但他们已经在经济、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序言中的那段话,表达出受害者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深陷其中的受害者出来之后,不仅仅丢失了钱财,甚至会众叛亲离,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严重的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个人信仰的崩塌,甚至产生过激行为,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1998年一刀切前后,愤怒的受害者造成的巨大破坏,相信经历过的每一个人都记忆犹新。所以传销拯救不应以受害者暂不从事传销为终点,而是要彻底杜绝传销危害。

  在对受害者的拯救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心灵抚慰,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正规的法律手段,正确的引导受害者对传销的愤怒情绪。

  严格来说,受害者经济上和心灵上所受到的伤害,特别是经济上的,并不是个人传销拯救者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政府部门、执法机关、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笔者非常欣慰的看到,许多受害者醒悟之后,不计个人得失地投入到反传销的行列中来,无论是出于社会良知还是憎恶传销,他们的行为都是值得尊敬的。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在这里谈到的心灵救赎,是简单针对已脱离传销组织的受害者的心灵救赎。传销拯救不仅仅要通过受害者亲朋好友的言传身教,更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从教育、舆论、执法力度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需要更多的法律专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介入,以还世界一方净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