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问诊微小企业融资难(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6日 14:33 《国际融资》

  政策层面的支持是创建良好融资环境的关键

  去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可以在一定区间浮动作出规定,这为中国开展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和微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银行仍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自主定价的有利条件。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对6家省金融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调查的38家金融机构中,对“如果上浮利率,是否会
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这一问题持“肯定会”或“可能会”的仅有14家,而回答“与利率无关”和“不会”的为21家和3家。为什么利率高了,银行还是不愿意对小企业放贷呢?

  王君说,认为放开利率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有失偏颇。利率只是促进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在制度不变、激励机制不变、银行的核心信贷技术缺乏的前提下,单纯提高利率会造成逆向选择,使那些想还款的人因为利率高而不来借钱了,而想赖账的人还是会不还,银行就会面对一大批烂客户。

  同时,放开利率并不等于在利率方面的障碍就没有了,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中对高利贷的一种界定。二是更为复杂的心理障碍,人们普遍认为,以高于某一限度的利率发放的贷款就是高利贷。不应该简单地把高利率与高利贷划等号。实际上,只要借款者能在偿还贷款本息之后仍有利润空间,利率就不是高利贷。

  在具体操作上,王君和一些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认为也存在困难。由于大、小客户业务在授信方式上有差异,银行对大企业主要采用的是以交易为基础的方式,主要依赖硬信息,如财务报表法、资产基础法、信用打分法等。而对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则不可能利用资产负债表来分析信息,很多企业甚至缺乏正规的财务报表。因此,对他们采取的授信方式应该是以关系为基础的,主要依赖软信息。而处理对外部环境依赖相对较低的软信息需要更多的人力,银行不愿意这么做。

  王君认为,银行监管当局在促进微小贷款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具体而言,相关部门可以为微小贷款提供良好的法律框架和司法环境,在合法与合理的范围内鼓励银行调整战略定位增加对微小企业贷款,既可以通过现有银行,也可以允许成立专门的微小贷款银行,从而使得微小企业也能获得诸如保理和租赁一类的融资服务。

  此外,目前中国在公共政策和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副研究员徐忠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沈明高的调查分析,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政策歧视,以及现行《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中有关足额抵押担保,尤其是贷款终身责任制的规定,使多数银行对发放小额贷款“望而却步”,他们不敢冒哪怕1%的风险去放贷。同时,金融机构向小企业发放的贷款中,只能付息不能还本的比例较高,在不发达的四川、宁夏等地更是高达50%左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放贷积极性。

  信用担保机制并非灵丹妙药

  世界银行集团IFC中国项目开发中心金融和政策改革部经理赖金昌则表示,由于中国现存的担保交易框架有重大缺陷,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可担保资产的范围太窄,担保物权的设立太繁琐,使得贷款人实际上不能接受应收账款作为担保,不能在一般描述性资产、变动资产和未来资产上设立担保,也不能在整个企业之上设立担保。由于缺乏完善的优先权原则,使得信贷权人的优先权不确定,加之担保权益备案系统是分割的而且费用高,所以,在中国,动产不能方便、经济和安全地作为担保物,大约55%的资本存量无法用于借贷。贷款人基本上只提供债务融资:纯信用贷款,第三方保证贷款和抵押物为房地产的抵押贷款。微小企业只能有限地获得保证贷款和不动产抵押贷款。

  世界银行学院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提出了“信用担保是解决商业可持续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工具吗”的质疑。他分析,使用信用担保计划可能会增加银行和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减弱信用道德——银行会由于担保的存在而放松对贷款进行适当的监控。信用担保计划增加了整个系统的交易成本——无论是贷款人、借款人、担保机构还是政府。而且,信用担保计划需要很高的启动成本,风险很大,通常依赖于补贴,并且需要持续的外部融资,有可能造成额外的市场扭曲,维持市场的不完善以及信用信息的不足。他指出,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证据证明信用担保计划是有效的,而且国际上大多数信用担保计划都没有达到目标——增加中小企业贷款。

  王君也表示,信用担保机制并不是灵丹妙药。需要对信用担保机制做出具体分析,审慎设计。他说,在中国,担保机制曾经被用于绕过利率管制,这有可能削弱激励机制和加剧赖账文化。国家再保险机制还使风险可能过度集中在中央政府,于是,如何通过审慎监管促进担保业健康发展就变得迫切起来。

  这要求改革担保交易制度,建立现代担保交易制度,使贷款人能方便、安全和低成本地接受动产担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融资难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