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会 > 正文
 

博鳌论坛上的企业家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0:4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眉 张梅芳/博鳌报道

  连续举办了五届的博鳌亚洲论坛,一直以亚洲政坛重要人物的出席而惹人注目,刚刚于4月23日闭幕的第五届博鳌论坛,就迎来了包括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内的一批亚洲政要。

  不过,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博鳌论坛有了一个新变化,即出席论坛的企业家代表首次超过了政府代表。

  而龙永图秘书长更是透露:“今年的论坛更为务实,据不完全统计,论坛秘书处为参会的企业家代表安排了100多场与政府部门和人员的私下会面和交流。”

  对此,博鳌论坛新闻发言人段伟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博鳌论坛提供的是一个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而要实现其交流的目标就必须由政府、企业和学者共同构建一个稳固的‘三脚架’,也就是说,这里不仅有亚洲各国政府的声音,同时也应该有民间的声音。”

  段伟认为,企业家的声音是很重要的一种民间声音,作为交流平台,博鳌论坛就是要努力使民间声音及时反馈和传递给政府相关部门。所以博鳌论坛秘书处一直在为此努力,不仅热情欢迎和邀请企业家参与,今年还根据参会的一些国内外企业家的特殊要求,在正常论坛之外,为其特别安排了100多场的“小范围早餐会”,让企业家和政府官员面对面交流。

  出席论坛的企业家们,也成了现场媒体追逐的对象。甚至出现了“小老板抢了理事长和秘书长风光”趣事。如4月21日,论坛“新闻发布会”与“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分会场几乎同时举行,但在有论坛理事长拉莫斯、秘书长龙永图等出现的发布会现场,记者席上稀稀拉拉,最后甚至冷冷清清;而在李彦宏、黄光裕、潘刚、张欣等“老板”出席的后一个分会场上,不仅座无虚席,连入口处都挤满了人。

  参加论坛的企业家很多也是论坛各分会场的主持人和演讲嘉宾,如来自海外的企业家有UPS亚太区总裁托罗、马士基CEO苏德伯格、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汇丰银行主席郑海泉、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等;内地企业家更多:中远集团魏家福、建行董事长郭树清、百度CEO李彦宏、国美总裁黄光裕、伊利总裁潘刚、腾迅CEO马化腾、SOHO中国联席主席潘石屹、万科总经理郁亮等。

  这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们,成了本届博鳌论坛上最耀眼的明星群。

  “执着”的李彦宏: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相当令人不满意”

  自去年以来,随着百度在美国的上市,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成了中国互联网的最新红人,在其耀眼光环照射下,新浪的王延、搜狐的张朝阳似乎都成了互联网早期人物。

  除了帅气、英俊的表述外,神秘、高贵、优雅、自然等很少用于称赞男人的一些词,现在也被一些崇拜者毫不吝啬的送给了李彦宏。

  但在百度员工眼里,李彦宏是“一个冷静的可怕的人”;李彦宏对自己的评价则是“一个执着和专注的人”。

  在博鳌论坛现场,他再一次表明了自己的专注:“现在很多记者一见我就问,百度下一步将做什么?对此我很不解:过去6年中我只做了一件事—搜索,为什么现在问我下个月要做什么?”

  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称李彦宏发言“必谈其可爱的搜索”,不过,这次在博鳌论坛的“互联网在中国的未来”分会场上,李彦宏没有再谈其“可爱的搜索”,而是表示“说说一些平时不想谈、不愿谈的话题”。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的相当令人不满意,”李彦宏语出惊人,“从数据上看,目前中国的互联网联网渗透率不到10%,还不及越南。”

  然后他又列举了一组数字:国内新浪、搜狐等在美国上市的7家公司的市值只有130亿美元,而雅虎、Google的市值分别约为48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这些数字与中国作为第二大互联网市场的身份很不相适应,”他说。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对中国的互联网前景有悲观情绪,相反,他做出了“未来2—3年内中国将有1—2亿人成为新的互联网用户”的乐观预测。

  “社交名人”潘石屹:

  “忙得连盖房子的时间都没有了”

  对媒体来说,潘石屹不仅是个有钱人和名人,更是难得的好人—对于媒体的采访,他几乎有求必应,且从不声明或要求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而他的观点和看法几乎从不重样,永远紧跟中国房地产业的热点和焦点。

  不过,这次在博鳌论坛,潘石屹对房地产行业的表态开始有点谨慎:“我感觉今年的房价上涨得有点危险,所以现在说话很小心。”

  对于今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表现出的价格上涨势头,他明确表示自己“特别担心”,因为“今年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得非常奇怪,不太正常了。”

  他说,之所以得出这种“不正常”的判断,主要是“目前有两个危险的信号:一是全国的房价都在上涨,二是空置率也在上涨”。从理论上说,房价上涨说明是供不应求,空置率上涨说明是房子卖不出去,即供大于求。可现在同一时间、同样市场内,这两个用来体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指标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房地产这样一直涨下去肯定会出问题,”他说。

  至于市场指标为何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他认为“主要是二手房市场没有发展起来”。如北京,仅公房就有200万套,其中80万套为中央机关的,这些房子大都没有进入流通市场,“现在公房的二手房成交量少得不能再少了”,现在北京二手房的价格也始终下不来。

  而对于房地产价格为何上涨,他的理由不免又有“集团利益”之嫌疑—土地供应减少,“我对土地供应的预期越来越悲观”。当然他自己也承认,这个原因他说过很多次,但“别人都不相信”。

  不过,本届博鳌论坛对于潘石屹来说,不仅是个社交场所和满足媒体采访欲望的一次机会,还是一单赚钱的买卖—他在博鳌的蓝色海岸(今年已经更名为凯宾斯基酒店)成为“论坛指定”的媒体下榻住所。房间价格不菲,每天600多元;而有些媒体因为参会人员多,索性租了整栋别墅,如腾迅网就租了每天2000元的一栋别墅。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现在博鳌的潘石屹,似乎是个“配角”,真正的主角是其夫人、现在的SOHU中国联席总裁张欣。

  本届论坛上,张欣入选“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而其演讲中与“外宾”一样选用英文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其曾经的海外经历和浓郁的国际化特色。

  当张欣就座主席台上的时候,潘石屹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甘当绿叶为夫人捧场。

  4月22日,在博鳌论坛主会场的咖啡厅,潘石屹和张欣相隔一桌同时接受媒体采访;在等待下一个媒体采访的间歇,潘石屹对邻座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感叹说:“太忙了,忙得都没有时间盖房子了。”

  “激情船长”魏家福:

  “在海南投资100亿建港口”

  如果不是参加博鳌论坛,相信很多媒体不会关注魏家福,他本人并不属于目前财经媒体聚焦的“企业家名人圈”;但是,只要参加了博鳌论坛,几乎无人能漏掉魏家福。

  博鳌论坛的“永久会址”——鳌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就是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中远集团)投资建设的,魏家福则是中远集团总裁。

  除了博鳌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中远集团还在博鳌投资了索菲特大酒店、金海岸温泉大酒店、别墅、高尔夫球场等20多个配套项目,自1999年起至今,已投资36亿多。

  “未来我们还将在海南投资100亿建设港口,已经与海南省政府签订了协议。”在博鳌论坛现场,魏家福向媒体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论坛“地主”,魏家福在本届论坛上做了三次演讲嘉宾:国际能源市场走势、国企如何走上创新成长之路以及海峡两岸企业家座谈会。

  船长出身、国企领导人的背景,使他的演讲既专业又通俗,且视野宽广。

  如谈到国际能源问题时,他说,随着能源供应问题的凸显,能源海运问题正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海运最经济和最便捷,一直就是能源运输的主要方式,世界90%的石油运输是由海运完成的。目前,世界油轮船队发展迅速,由1990年2.6亿载重吨发展到2005年的3.5亿载重吨,15年增加了近1亿载重吨,年均增长率达2%。

  他还特别指出,目前世界油轮船队中独立船东不断壮大,而石油公司控制的油轮船队不断萎缩。如19世纪50年代以前,油轮船队几乎全部由石油公司控制;50年代以后大量的独立船东和国有油轮公司出现。如今,独立船东已成为油轮市场的主要力量,据统计,目前独立船东运力占世界油轮总吨位的80%以上;石油公司附属船队仅占10%左右,并且呈逐渐萎缩趋势。

  作为航运企业,目前中远集团的排名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拥有近300万油轮船队和1300万干散货船队的。魏家福说,扩大能源运输、保证中国和世界能源供应,已经成为集团长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魏家福于1998年就任中远集团总裁。集团内部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在集团内部,魏家福以“襁褓老人”自称和自我提醒;推崇“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不长大”的信条;尽管已是中远集团的当家人,却仍喜欢别人称他“船长”;因为其肤色黝黑,声音略带沙哑,而言谈爽朗,谈笑风生,内部人给他一个雅号——“激情船长”。

  据说,魏家福对高尔夫颇有讲究和研究,在“博鳌亚洲论坛高尔夫球会”现场,他还提醒同行,打高尔夫球前48个小时不要喝酒,不然酒精会对人脑产生刺激,影响打球。

  作为高尔夫爱好者,他说,这是一项很高尚的运动,运动中的最大对手是自己,可以一次一次地实现自我超越,“我在用打高尔夫的理念经营企业”,他自我评价说。

  魏家福的这一经营理念,可能无意间传递了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务实、创造、超越、人本等。

  对于当今的中国企业家,同样入选本届“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的

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何刚在论坛上曾作过如下评价:当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肮脏的鲜血;但是,现在的中国第三代企业家,站在第一和第二代中国企业家曾经付出沉重代价的基础上,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不同的成功模板,他们的资本不仅是干净的,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他们代表的是中国企业家新的全球化形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