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挑战下一个弯道:从代工到品牌的转型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01:53 《中外管理》

  策划/本刊记者 焦晶 采写/本刊编辑部 案例点评/联纵智达咨询顾问机构总裁 何 慕

  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制造”,大都从代工起步。

  而终点,更多的“中国制造”锁定为自有品牌。

  其实,代工也是一种“品牌”。只不过,是一种B2B品牌。通过为品牌企业提供代设计+代加工(ODM),或只是代加工(OEM),代工企业构成了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代工模式在国际上已经运作多年并行之有效,不少代工企业也赢得了虽无声但却无尽的实惠。

  但终究,做品牌依然是众多企业的梦。在多数企业家眼里,当代工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转型做品牌便成了自然的选择。

  不过,多年以来,能成功完成这种转型的企业并不多,而受挫乃至夭折的案例却不少。回首那些只在央视小露几“脸”,就在不经意间从此声息皆无的朦胧记忆,就含蓄地揭示出了转型做品牌前仆后继的壮烈,乃至惨烈。

  做品牌,并不浪漫。

  代工企业虽然有着良好的生产基础,但营销队伍和渠道的欠缺、对市场了解不足等等常常成为其转型的致命伤。而企业家的追求与韧性,也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但品牌是方向。

  如果你已经立志转型品牌,究竟该做哪些准备?在转型品牌的过程中,是否也有多样的路径可选择?……甚至于使用逆向思维,如果不马上做品牌,代工企业又如何寻求战略突破?

  为此,《中外管理》采访了多家转型企业和多位专家,他们的实践与谏言,对品牌路上的后来者与同行者,包括意欲上路者,都至关重要。

  您将鸟瞰到他们的转型路径……看看别人,想想自己……

  宇达电通

  电子业。在相关多元化领域开始自有品牌的建设,集团之下专门成立子公司运做品牌。

  法蓝瓷

  陶瓷业。采用了先在国际打品牌,后进军大陆的转型方式。在保留OEM的同时推进品牌。

  雷士

  照明业。不到10年,便全面放弃代工,专注于品牌。采取的是专卖店模式。

  东菱凯琴

  家电业。国外代工,国内品牌。在转型前进行了设计能力升级。品牌着重中国的本土化。

  (焦 晶)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