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保险增持一倍基金成基金患难之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6日 09:47 新京报 | |||||||||
六成开放式基金跌破净值,保险公司不惧下跌增持一倍 截至记者发稿时,在68只已经公布业绩的开放式基金中,45只基金已经跌破了净值。随之,基金市场出现了仅5亿规模的袖珍基金。在散户、媒介频频发难基金的时候,来自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数据令很多人大吃一惊。
6月22日,中国保监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保险资金总额达到652.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19%,比上月末增加9.86亿元。投资比例远远高于国债投资增长率30.44%和银行存款增长率53.17%. 基金公司的最后盛宴? “看到这个数据我也感到有些吃惊,不知道6月份的数据会不会还是能够这样显眼。”京城一家保险公司资金运营部的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问,“毕竟这次大盘回调的幅度很大,保险公司应该会控制投资的节奏。” 除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命运更是令人担忧。据统计,54只封闭式基金均出现了大幅下跌,不少的品种还跌破了去年行情启动初期的价位。由于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价格的下跌速度明显快于其净值的缩水速度,因此其折价率再度攀升,截至上周末,54只基金的平均折价率水平达到了27.02%。其中大型基金和小型基金的折价率分别为28.32%和20.88%。统计显示,从2003年初开始,保险公司开始大幅增持封闭式基金,目前保险公司持有的封闭式基金份额已达249亿元,占封闭式基金817亿元总份额的30.48%,成为了封闭式基金的最大持有人。 保险资金的一举一动显然牵动着目前基金市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封闭式基金长期的折价交易使保险资金蒙受了较大的损失,一旦保险资金可直接入市,不排除其抽离资金的可能。即便保险资金等到了部分基金存蓄期满,在巨大的套利收益的刺激下,大份额的赎回也是不可避免的。”证券业内人士认为。 直接入市抽血基金? 该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保险资金跑步进入基金市场是因为投资渠道实在太少,保费额度每天又都在不断地增加,相对而言,目前基金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的不断增长,保险公司仍将加大对基金市场的投资比重。 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已经达到9366.06亿元,同比增长了46.17%,相比2002年底更是增长了近70%. 影响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的因素,显然不仅仅来自于大盘,越来越多的市场信号也在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最大机构投资者直接进入股市的脚步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晰。中国保监会有关负责人甚至透露,入市方案随时可能推出。 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应逐步减少保险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公司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同日首发的我国第一部保险行业发展蓝皮书———《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报告》认为,“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 6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马德伦透露,目前国务院已原则批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市场,外汇局正在和保监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研究推出保险公司外汇资金买卖、外汇资金境外运用政策。这意味着,现有近80亿美元保险外汇资金可望投资海外市场。 一家国有保险公司资金运营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尽管各方面的信号显示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但是在政策没有正式公布之前一切都只能是一种政策预期,不确定因素太多,不会因为这种预期而打乱保险公司投资的节奏。 该人士同时认为,基金近期表现不佳不能仅仅将原因归结于基金本身,他们认为,监管层这次出手国债回购,造成的投资资金重新分配,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对一些行业造成的影响是这次股市大跌的主要的原因。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盘蓝筹还是一种经过时间检验的理念,所以保险公司不会因为基金一段时间内业绩的下跌而放弃基金这种投资工具。”该人士表示。 “对于封闭式基金的‘封转开’问题,其实我们还是抱有很大的信心。”另一家保险公司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即使不能‘封转开’,封闭期结束后的基金的净值还是会高于其市值的,所以还是会有一定的收益。” 基金应对外松内紧 基金公司面对市场的变数倒显得颇有信心。“保险公司是非常专业的客户,他们选择基金的时候不仅看基金的业绩,更注重基金公司的综合管理能力等等多种因素。况且他们明白现在投资风险已经充分释放,所以基金尤其是新基金的压力并不大。”湘财荷银基金营销副总监徐克磊先生告诉记者,“保监会设定了保险资金不超过其总资15%的监管控制比例,但截至去年底,投资于基金的保险资金仅占到整个保险可运用资金余额的5.6%,投资空间还很大。” “对于我们而言,短期来看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即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刚开始的比例也会很小,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督促,包括允许商业成立基金公司等等,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徐克磊说。 “现在基金公司都希望个人买的多。”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这是发展趋势。” 湘财荷银基金公司的拟任董事长、来自台湾的章嘉玉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单单为了提升新基金的首发金额,完全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开发大型机构投资者身上,但是正在发行新基金的基金公司高层很多都是直接走入了普通投资者当中。为的就是了解他们的投资心态,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动。” (本报记者 盛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