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庄变明庄 基金时代的规律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 19:27 北京现代商报 | |||||||||
在基金发行规模达到2500亿以上,占流通市值的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把今天的投资时代称做“基金时代”我以为是恰如其分的。 我经常看到有朋友以“核心资产”或某某股票有主力减仓为依据来判断大盘已经见顶,或某股票风险极大的结论。但随着该主力的减仓大盘没有见顶,该股票也仍然坚挺甚至继续走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老股民都知道,一段行情的基本脉络是:主力建仓—诱空洗盘—反复震荡拉高—诱多出货—股价做头—多杀多。许多人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但今天当他们套用这些规律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还是在错。为什么? 因为基金时代,规律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改变了。过去坐庄大多是“暗庄”,一家至多两三家主力,用多账户分仓等办法,以大资金控制相当数量的流通筹码后,操纵股价。一旦主力资金出现缺口,或有一家提前悄悄出货,行情马上出现问题。现在坐庄基本是明庄,数十家基金交叉持股,每一只庄股都有十几甚至几十家主力,当一家甚至几家资金出现缺口,或者有几家主力要出货,股价行情往往只是一个小小的波动。 过去庄股的周期短的一年半载,长的三年五载,往往以题材为主导,以高位套住其他投资者为目的。现在的情况改变了,我们看到基金对股票的选择是以公司内在的价值和行业成长性、公司垄断性等为依据,二级市场股价走势虽然还有过去的影子,但对“未来的透支”不是那么严重,稍过即纠。许多基金的操作往往是从股票即期价值出发,自觉通过市场修正股票“价值曲线”和“价格曲线”的偏离度,股价总体上是合理的,筹码总体上往往是长期锁定的。 在基金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况下,那些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具有统治地位、具有某种垄断性、具有持续成长性的公司,是谁也不愿放手的。符合这样条件的公司并不多,现在基本上都被基金集体把持了。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中,像这样的公司,大基金往往是长期持有的,除非是公司的基本面发生真正的逆转,他们对这样的公司往往是只进不出的。 基金时代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众多基金坐庄股票后——其实以成为某公司股东后更合适——他们的运作模式和过去坐庄完全不同,过去往往是庄家和上市公司相互勾结,以假业绩、假重组、假题材,来达到资金运作的最经济的快模式;而现在基金更多的是关注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产品市场变化,往往他们参与到公司的监管和决策层面,他们所期望得到的是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和分红回报。 这一切都和基金时代的资金特点有关,我们知道基金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基金投资人对基金的认同和预期。基金即使可以他们也决不会像过去的恶庄那样使资金利润迅速翻番,那样对他们而言也许是致命的。基金追求的是稳定的缓慢增长的净值,一个足以回报投资人,又不足以让投资人过分惊喜的净值。短期快速增长的净值往往成为投资人集中赎回的动力,而低于市场平均回报率的业绩往往是基金规模萎缩的开始。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选择稳定成长的篮筹股长期持有,并使股价沿着内在价值的曲线缓慢走高,应该是最好的选择。成熟股市如此,我们的股市也一定会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