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区长刘学亮代表: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

北京市大兴区区长刘学亮代表: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
2022年06月29日 01:06 媒体滚动

原标题:大兴区区长刘学亮代表做客北京青年报直播间时透露——

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

《报告》原文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发展趋于均衡,城市南部地区发展提速,京西地区加快转型,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赋予了大兴新的机遇和重大使命。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大兴区如何发展定位?昨日,北京青年报在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设置的直播间,迎来了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北京市大兴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学亮。他表示,大兴始终将发展纳入首都发展大局来考量,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先行区、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全面建设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此外,大兴区也在“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要求中找准定位,走出具有大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建设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

青蒿素创新中心落户大兴

“我们紧盯‘三城一区’科技资源,努力建设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进入‘快车道’。”在直播中,刘学亮透露,目前,大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940家,2021年投入研发经费69.1亿元。

近年来,针对医药健康领域,大兴引进了中检院、医科院药物所等12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09个各类服务平台簇拥发展,推动“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完整链条初步形成。刘学亮表示,大兴还将建立生物银行,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源动力。比如,由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屠呦呦领衔的青蒿素创新中心,已落户大兴。

在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方面,近年来大兴、廊坊密切合作,着力在产业互补、交通互连、生态互建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同编制临空经济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联合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科学布局临空经济区150平方公里的产业规划体系。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统一考核”的原则,一体化推进综保区建设,进一步落实北京自贸试验区大兴组团制度,形成《跨省市级土地征收协商联动新机制》等4个创新实践经验。目前完成投资额1030亿元,综保区于去年12月实现封关运行。

国家疫苗创新中心初具规模

国际消费枢纽正在建设

“我们紧盯细分领域高技术含量企业,坚定不移落实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扶持奖励政策,在抗疫期间做出了贡献。”刘学亮透露,针对市场对疫苗的需求,大兴区加大重点企业土地供给、规划手续等政策倾斜力度,科兴中维、民海生物、云南沃森和北京依生四大疫苗公司先后落户大兴。如今,国家疫苗创新中心已在大兴投入使用。

此外,大兴区还提前布局新兴产业,抢占元宇宙、绿色低碳、商业航天等领域赛道。刘学亮表示,大兴作为氢能示范城市“群主”,将着力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策源地,引领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赛跑全国。目前,氢能示范区已引进亿华通、东方氢能等行业龙头企业,全球最大加氢站建成亮相,日加氢量可达4.8吨,日服务车辆可达600辆。

商业航天基地现有航空航天相关企业、院所22家,其中火箭头部企业星际荣耀落户大兴,总投资5.5亿元,建设运载火箭生产基地,计划明年6月竣工;清华航院主推的清航空天发动机项目,着力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产品“清航-大兴号”爆震发动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验成功。“今年上半年出台的‘氢十条2.0’‘航天十条’等暂行办法,更大力度释放政策红利,激发了相关领域企业的创新热情,为大兴产业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强势动能。”刘学亮说。

在打造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方面,大兴区坚持服务新机场、建设新国门,锚定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高起点、高标准搭建对外开放平台,临空经济区规划和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获得全球首个LEED城市铂金级认证。“目前,正推进12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和60万平方米的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建成后,将以高端展、国际展、特色展为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展入驻。”刘学亮表示,大兴还将加快布局免税店、首店、旗舰店和知名老字号,打造国际交往新载体和空港型国际消费枢纽,为国际交往中心提供承载示范区。

打造种业发展新高地

形成农村土地改革“大兴经验”

乡村振兴事关百姓福祉,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大兴区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刘学亮表示,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大兴经验。例如,在集建地改革方面,组建了镇级联营公司,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集建地入市、合作、开发呈现良好局面,累计入市交易165公顷、295亿元,面积、金额均居全国首位。在宅基地改革方面,创新实施安定村庄异地迁建,下功夫认真研究,细化7个村的迁出方案,确定建设标准,大幅节约资金和土地资源,实现了重大环保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路径。

此外,大兴区还不断推动农业跨越升级。刘学亮表示,以大兴西瓜为例,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精品化路线,培育了170个西甜瓜品种资源,发展了147家规模化西瓜产业园区,连续34年举办西瓜节,扩大品牌影响力,形成了以庞安路为主轴的精品发展带,全区西瓜种植面积达4万亩,最高亩产值达10万元,年产值2亿元。

北京市提出建设“种业之都”的目标,大兴区也将打造种业发展新高地。刘学亮表示,大兴正加快推动从农业大区到农业强区转变,发展种业是一个重要着力点。“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种业振兴方案,将依托大兴种企苗企数量多、集约化育苗规模大、特色产业明显的优势,引入专业育苗企业,推广集约化生产性育苗,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刘学亮表示,大兴还将发挥国际机场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探索种业发展新模式。

今年4月份,大兴区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机场优势,共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高地,加速国内外最新育种成果落地转化,推动大兴种业振兴发展,为北京建设种业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是促进农民增收。刘学亮表示,在农民增收方面,这几年,大兴区坚持以就业为本,以产业为轴,以改革为促,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我们不断地扩大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兴区产业布局条块清晰、城村交替,南部临空、中部医药、北部高新,农业农村穿插其中,创造了‘千层饼’状就地就近就业条件。”刘学亮表示,通过增岗增技,分类施策,发挥工资性收入主要引擎作用,在经开区3万人实现就业增收。此外,大兴还振兴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

“产业是激发农村活力的基础所在。大兴区深入挖掘产业资源,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多维深化产业融合,着力实现产业富民。”刘学亮表示,大兴区长子营镇的小黑垡村,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建立“农户入股+保底分红”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依托村内现有2600余亩林地资源,建成97个林菌大棚,引进食用百合100万株,2021年村集体林下经济增收60余万元,870名农户人均分红700元。

“我们还将农旅融合,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一年四季,串联全区西瓜节、桑葚节、葡萄节等16个节庆活动及区内景区园区、酒店民宿等,实现最大联动效应。”刘学亮说,2021年,大兴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约1.75亿元,同比增长42.54%。

此外,大兴区还深化改革,提高财政性收入。集建地入市改革试点开展以来,已入市25个地块,涉及11个镇319个村,促进23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改革红利分配约45亿元。宅基地改革,通过“收管分离”,盘活闲置农宅645个,增加村民收入3500万元。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兴区 大兴 北京市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4 华盛锂电 688353 --
  • 07-01 天新药业 603235 --
  • 06-29 智立方 301312 72.33
  • 06-29 惠丰钻石 839725 28.18
  • 06-29 思科瑞 688053 55.5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