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六大行看绿色金融的放与收丨聚焦绿色金融

2021-04-20 18:01:04 作者:杨希 收藏本文
A- A+

  文/ 杨希 

  随着“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迎来了高光时刻,但压力也随之而来。

  绿色金融体系意味着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的标准。如何进行信贷结构调整,怎样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以及该如何从行业、区域、客户和产品维度强化绿色转型,监管和金融机构都在思考。

  翻开六大行的2020社会责任报告,体制机制的搭建、绿色理念的传递、绿色运营的践行……社会责任“担子”更重的国有大行如何“起势”和“出招”,无疑是行业的重要风向标,但需要警惕的仍然是考核驱动下的“高举轻放”。

  绿色信贷的放与收

  据新浪金融研究院统计,国有六大行中有五家公布了截止2020年末的绿色贷款余额。其中工商银行以1.85万亿的规模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绿色贷款余额1.51万亿的农行和1.34万亿的建行。

  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按照银保监会新口径,统计口技内的绿色贷款应投向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

  央行行长易纲在曾指出碳中和约束条件下金融业的两项“格外紧迫”的任务,其一就是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

  数据显示,2020年末工行各项贷款18.62万亿,以这一数据为分母计,该行绿色贷款占比约为9.94%,尚未超过一成。

  形势逼人之下,大行该如何调整信贷结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表述十分类似,综合来看,无非“一放一收”。

  一方面“放手”绿色信贷。工行印发2020年度境内行业(绿色)信贷政策,将客户技术环保等指标嵌入客户及项目准入标准,系统引导投融资结构绿色调整;建行在目标设定方面,将提高绿色信贷占比纳入年度信贷政策。

  农行重点支持的六大类绿色产业

  另一方面“收手”高耗能行业。中行“坚决退出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项目,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工行则印发境内重点行业限额管理方案,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到户分类管理,合理有效管控相关行业融资。

  综合来看,这些措施均是自上发起、自下执行,在以考核为驱动的银行业,难免让人产生对政策执行力度的担忧。对此,有资深信贷人士对新浪金融研究院表示,基层行在绿色信贷的投放和业务拓展上,当前确实会有一些“蹭热点”的情况。“反正考核里都有这么一项,为了完成任务也得给凑上。”

  监管对此态度则十分明确,即强化信息报告与披露。前述会议上易纲谈及,要求金融机构报送绿色信贷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投向,下一步还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

  体制机制搭建的上与下

  事实上,为了更好将战略落实到位,压实主体责任,大行也在探索搭建体制机制。综合来看,各行的绿色金融工作都由董事会领导及监督,采用定期报告或专题会议形式,对绿色金融工作进行全面统筹。

  譬如工行是在管理层下设绿色金融委员会,各一级分行参照执行。“在原信用风险委员会承担绿色金融政策审议及协调的基础上,于总行管理层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成员部门23个……各一级(直属)分行比照总行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负责全面协调推进辖内绿色金融工作。”

  建行的体制也基本类似。构建“董事会-绿色金融委员会-总行部门-专业处室-分支机构”的绿色金融纵深精细化治理架构。

  “董事会负责研究拟订银行绿色信贷战略,监督、评价绿色信贷战略执行情况;高管层负责制定全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及中长期目标,绿色金融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全行绿色金融发展事宜,并向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汇报绿色金融工作。”建行称。

  中行的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中,除管理层成员担任主席和共同主席外,还安排由总行10个部门担任常设委员,定期组织召开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会议,部署推进绿色金融各项工作。

  此外,为引导基层行对绿色贷款、绿色债权优先投放,多家国有大行均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方面给予优惠,从而使得精打细算的基层行产生业务冲动。譬如交行称,FTP给予 10 个 BP 优惠,信贷规模优先满足绿色信贷投放需求,绿色贷款审查审批采用“绿色通道”。

  图片来源:交行年报

  综合来看,总行层面的统筹思路相对清晰,但到基层行的具体落实仍有待细化。譬如一家国有行提及,该行在绿色信贷流程中已“全流程执行绿色环保一票否决制”,但该行信贷人员称具体执行层面相对含糊,“可能特别严重的恶性污染事件、被央视通报之类的估计可能会‘一票否决’,但太少了。”

  从自身推动绿色理念践行

  事实上,面对“碳达峰、碳中和”脚步临近,金融业的“系统改造工程”才刚刚启航。国有大行在为绿色金融提供长期支持的同时,由于分支机构广、从业员工多,自身也应当是绿色理念的践行者与传递者。

  社会责任报告显示,绿色金融作为大行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防控、持续推进低碳运营也在同步推进之中。

  一方面,依托智慧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几家大行都在推进金融服务方式向低成本、低消耗过渡。这一优化首先体现在个人业务端和基础的企业对账服务上。

  如中行称,该行持续推进以电子账单替代纸质账单,截至2020年末全辖电子对账率达到97.89%,电子账单节约纸张达2.57亿张。

  “智能柜台采用全程无纸化设计,业务完结后,系统自动以电子形式存储交易记录和业务影像,除对客的服务凭条外,基本实现零打印、零传票、零纸质留存、零仓储成本。”中行称。

  另一方面,大行从自身推动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体现在办公用纸量的减少、综合能耗的解约等细节之处。工行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该行总行办公用纸量2020年降至8.86万张,耗电量、耗水量均较往年下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文章关键词:

作者

杨希

杨希

新浪财经高级记者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