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有何不同?央行工作会议明确十大重点,专家解读来了……
作为央行全年工作的定调,备受关注的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召开了!
央行官网消息,2021年央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总结央行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党委书记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潘功胜、范一飞、刘桂平、刘国强,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加爱出席会议,并就分管领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会议提出了十点具体工作要求。对比2020年央行工作会议的七大具体要求,2021年央行的工作重点略有变化,也有所扩充。
货币政策强调精准
与2020年相比,货币政策的表述由“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同时提到“继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全球经济学家花长春认为货币政策基调不变,维持稳健,更加重视结构性政策。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还是强调精准。货币政策越来越强调精准滴灌和结构性的支持,特别是去年疫情以来,央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小微企业、三农、包括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企业进行输血,发挥了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因为去年受到疫情冲击,M2和社融增长明显高于去年,有利于我们应对疫情,但也出现了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的情况。今年中国经济回复增长趋势,还是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的稳定,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2020年,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
本次工作会议上,央行表示,2021年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带动存款利率市场化。
同时,延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继续运用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科技创新、小微和民营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牵头发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合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
绿色金融发展迎来空间
此次央行工作会议提出的十大工作重点中,“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属首次出现。
央行表示 ,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增强金融体系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前期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提出,要在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
“这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了一个重大的方向。过去我们有绿色金融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政策上还不成体系,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的支持还是相对偏弱。”曾刚说道。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确定碳中和碳达峰这个方向之后,各部门的动作还是很快的。近期生态环境部出台了碳排放交易的统一规则(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人民银行又提到了完善绿色金融框架、激励机制等等。我们预计,这些都反映绿色金融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曾刚预计,十四五期间会出台各项配套制度,为绿色发展领域相关的投资创造更为适宜的环境,也将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此外,花长春预计在2021年绿色金融,包括绿色债券、碳交易等方面会有显著进展;明明认为,为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要求,未来对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绿色发展等方面,货币政策也将有更多支持。
继续加强金融监管
在宏观审慎方面,央行工作会议今年的表述为“加快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具体来看,包括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分步推动建立宏观审慎压力测试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等重点领域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体系。
2020年,央行持续构建要素完备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分步实施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取得重大进展。
明明指出,2021年,在宏观审慎框架方面,更多强调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说最近加快推进债券市场的统一协调发展和监管,这也是在宏观审慎范畴之内。”
温彬表示,金融风险的防范仍是今年央行工作的重点。“重点还是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因为宏观审慎管理作为央行的‘双支柱’之一,框架也日趋完善。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要针对个别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风险,进一步加强风险的排查和应对,使金融运行更加平稳,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2018年,央行集中整治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金融乱象;2019年,央行会同银保监会依法果断接管包商银行,并稳妥处置了部分中小银行风险;2020年,央行牵头协调银保监会、证监会顺利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机构,妥善应对债券市场违约风险。经过集中攻坚,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金融脱实向虚、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
花长春则指出:“今年不再加强提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当然不能说这块不重要,但相应地,金融科技,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可能规范运作、加强监管需求更大”
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工作会议,“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被明确写入十大工作重点之中。
花长春表示:“未来几年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未来可能开展中欧自由贸易谈判等等,人民币国际化需求将显著提升。”
明明指出,对外开放相关的内容,包括“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持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等,这也是贯彻和落实双循环的重要体现。
“特别是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海外很多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那么如何防范海外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但同时进一步扩大国内的资本市场开放,可能都成为未来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的一些方面。”明明说道。
曾刚进一步指出,央行将“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列入工作重点,说明央行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即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做,而且要做的稳妥。
曾刚表示:“我觉得这部分也是必要的。因为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是必须要推动的事情。而且在当前的复杂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有它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国际化而推进实现国际化,而是要从底层需求着手,基于市场化这一原则推进。包括建立更多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场景,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偏好等,通过这种方式来拉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戴菁菁
热文排行
- 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监管点名人保财险涉“三宗罪” 23亿服务费纠纷迎来新进展
- 无照经营触及监管禁区 鹏元征信还有哪些“成长的烦恼”?
- 事关银行工资总额、高管薪酬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大修
- 重磅!任职邮储银行行长不足1年,郭新双调任国寿集团监事长
- 2021云帆共济,新浪财经“寄语大资管”特别策划今日闪耀启幕!
- 奇葩!男子骗贷江西银行千万后落网 辩护人却称尽快释放当事人有利于民企发展
- 今年21款金融APP侵犯个人信息被通报,涉及宜信财富、买单吧等
- 二维码可以“碰一碰”,北京首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揭秘!
- 民生银行代销信托产品惨遭清算 私行客户称存在多项销售问题
- 诈骗客户8000万投资期货、股市不料“血本无归” 农行一行长最终获刑13年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