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中国创新缺顶层设计 九龙治水互扯皮

2015年05月17日 11:17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上图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张茉楠。(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上图为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张茉楠。(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顾国爱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主办的“新供给《中国2049战略》课题成果发布会”于2015年5月17日在上海召开。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张茉楠[微博]出席并演讲。报告主题为:《专题报告五:我国创新驱动“十三五”规划及中长期战略研究》。

  张茉楠表示,这么多年中国谈创新战略,实际上并没有把创新提高到战略的位置上,从结构来讲,中国是缺少对于顶层设计的推动,像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推动创新战略上都有一个顶层设计,包括像美国的国家科技委员会,德国的创新与增长咨询委员会,英国和欧盟都有这些机构推动创新的实施。而从中国角度来讲,我们缺乏这样一个顶层设计,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都有创新职能部门,这些国家部门互相扯皮,互相争夺利益,很多推动真正创新方面,九龙治水,造成非常多的阻碍。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茉楠:迈向中国2049唯一的关键是创新,刚才三位专家,无论从文化、从制度、从技术,最后可能都归入创新的要素。从现在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不可避免陷入王庆总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现在传统增长模式,以往核心的要素增长和要素驱动下“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必然会陷入中等陷阱,以往的路径依赖很难逃脱。

  首先我们认为现在创新面临非常大的困境和挑战,比如我们总体的国际竞争力还是排名非常落后,以往所谈到技术创新追赶,各个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开展创新竞赛,每个国家不仅仅制造业回归,重构经济增长率格局,实际上重构增长格局,重构增长系统。中国同样面临创新,我国的后发优势已经不存在了,技术差距也跟发达国家的越来越大。

  总体角度来讲,这么多年中国谈创新战略,实际上并没有把创新提高到战略的位置上,从结构来讲,中国是缺少对于顶层设计的推动,像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推动创新战略上都有一个顶层设计,包括像美国的国家科技委员会,德国的创新与增长咨询委员会,英国和欧盟都有这些机构推动创新的实施,从中国角度来讲,我们缺乏这样一个顶层设计,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都有创新职能部门,这些国家部门互相扯皮,互相争夺利益,很多推动真正创新方面,九龙治水,造成非常好的资阻碍。国家战略方面缺少设计和整体推动力。

  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为什么这么迅速,一方面推货币宽松,但是另外一方面美国一直没有减缓对创新的支持,从2007年开始到2014年,在不同的领域,比如信息制造的大数据和一些重点的产业创新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国家创新的战略规划。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在整个战略设计过程当中,体系非常完备,形成这样一个金字塔架构,最底层美国政府投资于美国的技术创新设施,包括一流的大学教育,包括基础领导地位,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铺设非常领先。在第二个层面形成了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平台,包括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开放性的市场,市场方面完成非常好的成熟体系。在最底层,在若干个优先创新核心领域,美国实际上走在世界的前面。

  从日本的情况来看,日本陷入了20年的增长衰退,但是实际上日本一直把创新作为立国战略往前推进,从1981年的时候,日本就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随后在若干年后推出了IT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环境立国等,日本创新战略2025年一系列的技术领域层面,在技术革命、人才培养、重点科技领域,都在强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提高日本的前站的创新优势。

  我们课题重点是探讨我们国家的问题,一般评价国家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的绩效,作为全球的分析,我们分为三个维度,国家创新的能力比较、从投入的比较国家创新强度比较,从绩效角度,结果的角度,评价一下中国创新绩效面临的挑战。

  今天给大家汇报的两个维度,从投入和产出维度探讨一下我们国家创新的整体情况,我们分为国家维度、区域维度、产业维度、区域维度和产业维度。我们探讨R&D和创新,更多探讨国家维度,R&D在整个国家的比重,从区域维度、产业维度、企业维度,更能体现创新绩效和创新结果。我们研究过程当中发现,整体的维度发展比较好,但是产业和企业远远发展落后,2013年制造业强度是0.88%,2009年产业层面上研发强度达到4%,美国3.3%,再从企业的层面来讲,全球国500强创新公司来讲,企业层面研发强度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投入水平。在高技术领域中,技术领域和低技术领域制造业研发强度非常大,通过对比测算发现,2007年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制造研发强度是16.9%,而中国2013年的时候只有1.75%。在其他的很多领域,我们的技术领域、低技术制造领域研发强度也非常低,基本只有1%左右。在研发开口端没有加大投入的话,我们在整个产业的转化和创新绩效方面差距会越来越大。

  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可能更注重与政府的投入,特别在整体的技术研究方面,但是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前端投入比较低,但是在后端比较高,这样的情况会造成我们很多创新投入挤出,比如说造成国有企业因为在后端研发比较多,所以国有企业对于整体前端的研发会越来越少,会造成非常大的滞后效应。所以我们认为,只有让政府资金更多的在技术研究和前端研究进行投入,这样前端驱动才不受影响。政府应该把资金投入不愿意投入的前端,后两端由政府推动。

  第二个层次就是我们对于整体创新绩效评价,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创新投入,第二个创新产出,我们重点在如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到经济产出方面有整体的衡量和比较,希望通过中国20个OECD国家做创新绩效衡量。CCR模型是绩效感应模型,主要探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为什么我们前端投入比较多,创新产出和经济产出中国比较差。中国对比OCED国家,研发效益上中国正在慢慢赶超其他国家,中国效率远远低于OECD国家,这个阶段恰恰造成我们当前经济和技术两层皮的关键。利用全球价值链和WIOD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和主要经济体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所谓的影响力系数你对下游产业的感应系数,甘英系数是上游产业对你影响力。我们影响力系数非常小,对于其他经济体应该力系数基本小于1。这个也说明了我们在整个产业链当中还是处于微笑曲线两端,处于比较低端的位置,我们把全球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制造业全球化,第二个服务业全球化,第三个创新的全球化,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之后,实际上全球已经步入到第三个阶段,创新全球化阶段,大数据、云计算,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重构我们价值链。

  美国金融危机以后非常注重重构创新网络,美国创新网络分布正在形成以国家为主导,整合企业和产业界相关资源,实际上2007年之后,奥巴马政府提出适应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他们正在搭建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十年之内,建设45个面向不同领域的自治性的联合创新,也就是协同创新网络,包括下一代的电子制造,包括数字制造,先进复合材料方面,都在建立比较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回到刚才的王总谈的,新一轮子技术革命,为什么会对经济系统本身产生突破性影响,大数据时代正在重构我们国家的创新系统,从创新范式来讲,我们工业化社会,包括传统的经济发展阶段,实际上我们的创新一直都是串联式创新,新的技术革命正在把串联式创新改变为并联式创新,就是多点突破,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把创新变的更加扁平化,自主化和网络化,另外从创新成本来讲,赢家通吃,零边际成本协同创新等,正在让我们创新打破原来规模约束,形成赢家通吃局面。大数据时代更让世界重返供给创造全球,新的萨伊理论。,每个创新都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既是供给方也是消费方,他们每个人都是自主的创新主体,他自己也在创新经济生产的价值。第四大特征我们认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大数据,正在让创新更加依赖于生产系统,只有互联互通,只有关联和开放,才能让我们创新量价值链越大,在一系列的特征变化之下,垂直整合,技术融合,跨界创新就可能成为可能。

  我们提出三个重点第一个沿着技术路径创新,提出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包括制度创新的战略,以及面向创新创业型的技术战略。我们认为政策实施的重点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加强创新立国的战略顶层设计,我们希望国家在未来一定要成立以国家总体设计的框架之下,能够把我们的战略部署,比如说我们的资源配置模式,和一些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在国家层面上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和国家创新委员会。第二个层面创新驱动市场化机制,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我们真正的希望把创新立国国家意志转化为企业行为,起码在企业行为上落地生根,这个国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希望能在知识产权立法,和知识产权法制化建设方面能有所突破。比如说重点领域应该像美国一样推出国家创新的行动计划,搭建万众创新和大众创新的金字塔的架构,能够使我们国家创新真正向开放式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迈进。最后希望这些基础设施和平台技术方面,能全面融入创新网络,能够把我们后发优势转化为先发优势。使中国形成新的创新模式。这是我们创业型发展战略三点,面向创业主题,面向创业环境,面向创业界面。还有未来我们国家创业政策的要点梳理和建议。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在上海谈这个,中国真正创新创业发展,还是国家资本、科技资本,金融资本融合未来怎么在进行创新创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打造创业资本的知识体系和资本体系这是更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刚才我们所说的股权重筹或者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未来一定要跳出金融资本小循环,完善创新创业大循环,特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科技资本和金融资本怎么融合的问题,才是真正打通国家创新的真正核心体系。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财经会议》报道你看不见的会场实况,传播会议精华内容,会议直播提前预告,不定期送出免费超值会议门票。官方微博:财经会议,微信号:caijinghy。扫码更方便。

财经会议

文章关键词: 新供给中国2049战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庆安枪案调查结果:民警开枪属正当履职
  • 体育杰拉德主场流泪告别 动情演讲:要走了
  • 娱乐曝冯绍峰倪妮已分手 昔日恩爱回顾(图)
  • 财经上市房企手握2.3万亿存货 哪家风险最高
  • 科技宽带降费提速方案启动 网民吐槽诚意不足
  • 博客爆料人:关于何炅“吃空饷”的回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播音系女神毕业照惊艳 平均身高170(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互联网金融注定超过美国
  • 朱大鸣:该不该对房地产课以重税
  • 陶冬:美国数据疲弱 全球债市震荡
  • 冉学东:如何看4月资金流入?
  • 水皮:国家牛市头悬两把刀 两手准备
  • 齐俊杰:股市风月场流行包小三
  • 徐斌:黄金是我们财富忠实保护神
  • 冉学东:汇金减持也很难让牛回头
  • 谢百三:A股下跌有限 上涨难测
  • 水皮:股民梦到山腰 孙俪梦醒已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