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3月27日晚间消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今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接受新浪财经专访,在谈到地方债置换时,她指出这一计划不是说要缓解地方债,最主要的是要规范地方债务,这将把融资成本降下来,也可以降低财政的财务负担,但绝没有减少地方还款责任。
以下为采访实录:
互联网金融不需专门立法
新浪财经记者翁晓莹:吴院长,您好!之前您说觉得互联网金融不需要特别立法,但是现在又有很多P2P乱象的问题,为什么您觉得说不需要特别的立法来监管?
吴晓灵:因为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它还是金融业务,凡是从事金融业务的必须去领取金融牌照。实际上我们最高法院对于吸收资金、吸收存款、非法集资、公开发行证券的定义都已经做过司法解释。公开发行证券就必须要有证监会[微博]的批准,吸收资金达到一定金额的话就变成了金融机构,必须要有金融牌照。
所以现在所有的这些互联网的金融业务,它包括几类,一个是支付,支付结算,中央银行已经开始发牌照了,如果是做小额贷款的,有小额贷款公司,做销售基金的,其实是在销售金融产品,就必须去领销售金融产品的执照。网上有很多违规理财的,就是它是在销售理财产品,但是它并没有领取相应的销售牌照,这其实是违法的,不出事则已,出了事的话,就会追究它的违法行为,这是第三方面。
第四方面,就是P2P,它是在直接融资,但是P2P的本质是什么呢?它应该是一个信息平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P2P其实就是线下的民间借贷到了线上。但是它要做的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中介,在一定的范围的,在小额的金额之内,债权分拆的时候,金额也非常的小,这个在我们国家的法律范围内,就属于民间借贷,属于民事合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金额,比如按照最高法院的一笔债权,一个自然人的债权不能高于20万,一个机构的债权不能够超过100万。那么分开的时候,作为自然人不能够分开超出30个人,这些都是红线。
在这个红线之内,P2P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平台,不允许担保,不允许有资金池,如果你守了这些,不需要有金融牌照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没有金融牌照就是违法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家法律界限是清楚的,所以我说不必要有什么专门的立法。
老百姓应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新浪财经记者翁晓莹:如果有一些机构,它其实超出了范围,但是没有去领证,这种行为违法吗?
吴晓灵:现在国家还没有来得及去搜索,因为太多了,现在基本的态度就是,不出事则已,出了事就会追究刑事责任了,老百姓就该说了,你怎么不管呢,但是每一个老百姓应该是自己财产的第一责任人,你去参加一个这种融资的活动、投资的活动,你首先应该看一看它们的行为是否是超出了法律的范围,你自己就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意识。
新浪财经记者翁晓莹:所以就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
吴晓灵:对,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对于想介入投资活动的人来说,自己应该先学学法规,什么是合法的行为,什么是非法的行为,不要参与到非法的行为当中去。
我认为我们国家现在一个最不好的风气是什么呢?很多参与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的人,当它享受到高的回报的时候,从来不找政府,从来不跟别人去说,但是一旦要是那个人跑路了,出了事了,就来找政府来了,你当初为什么不看看他这样做是不是合法的呢?所以我想,每一个人既要享受投融资的自由,但是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地方债新规是为了规范而非缓解
新浪财经记者翁晓莹:之前财政部也出台了一些置换地方债的计划,但是有人觉得是换汤不换药,可能对地方债并没有特别大的缓解作用,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吴晓灵:我认为不是说要缓解地方债,而是最主要的是要规范地方债务。首先,新的《预算法》就规定了地方政府只有省级政府才能借债,而且借债的金额是需要经过人大批准的、纳入预算的,这就对新增债务明确了界限。
然后对于存量债务进行清理,清理以后,因为《预算法》是不允许地方政府借债,因而他们就采取了各种变通的方式,搭建了融资平台,然后去融资,这样的话利息就比较高,而且非常不规范。
那么这一次,财政部下了文件,让地方政府认真的,就是在过去审计署已经审计过的基础之上,把那些确实是要由财政来偿还的债务、把资产负债弄清楚的情况下,转换成政府的债务。
比如说如果财政,现在到市场上通过融资平台去发什么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还有就是融资平台的债,差不多利率都比较高,可是财政政府发债,一般也就是4%左右的成本,这样规范发债以后,实际上就可以把融资成本降下来,也可以降低财政的财务负担,但是它绝没有减少还款责任。
新浪财经记者翁晓莹:您觉得现在地方债还是可控的,是吗?
吴晓灵:对,中国的地方债务,因为我们主要用在经济上了,而且因为在经济的建设上有些超前,是期限错配的问题,那么把债务变成长期的正规的债务,有利于化解政府的债务风险,但是财政应该严肃自己的资产负债的管理,做好地方的资产负债表,这样才知道今后的偿还能力。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