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三角经济发展问策会实录(7)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8日 19:30  新浪财经

  贾康:我看到前提条件是一家复印机的附件厂家,这个前提条件非常重要,总体来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必须创新是无疑的,但这个道理不能套用到某一个企业,某一个具体时点当中。我做决策之前要调研,如果这家企业硬去创新那就是找死,还有一种可能性,这个可能性的几率不高,前面两位企业家说的道理都非常到位,实际上存在着一个低概率事件,就是这个企业原来做配件过程中积累的潜在实力,如果有可能发力的话,有一个尽可能周密的计划开始出手做自己的品牌也是可以的。我具体考察过奇瑞,奇瑞非常低调,在芜湖这么不起眼的地方,我做汽车配件,给一汽配,但不声不响把加入国际竞争的能力加入进去的,现在成为汽车行业的国产品牌。我们概括他们的路径是由抄到超,后来终于避开了这样一个东西,一步一步做大。我们一定要具体分析这个企业这时候的重大决策。

  主持人:根据处在的不同阶段。

  贾康:靠自己积累的东西。

  主持人:现场的观众当中,有一个人听得非常认真,就是复印机企业的老总,我们请蔡长乐先生。蔡总,您现在这家企业对自主品牌的问题,您做出的思考。

  蔡总:确实很难决定,但方向已经明确了。

  主持人:之前是什么方向?

  蔡总:之前是迷茫。

  主持人:现在明确以后是做还是不做。

  蔡总:如果我作为一个品牌来讲还是没有实力的,但在创新过程当中我们一直都在做。比如说强化你的本身,这一点我们都在做。毕竟现在还是小学生,刚才丁教授讲的,小学生过度到中学生,大学生的时候,这是需要过度的,所以我们还在过度的阶段。刚才几位企业家领袖包括学者都分析了很多,我理解为生产过程当中的小学习仍然有创新过程,不断地在创新。

  主持人:谢谢蔡总,希望我们的讨论帮你做出更适合你们企业实际情况。我们做下一轮的调查,这个企业来面临一个选择,依然只做海外市场,还是把海外市场转向国内市场?认为现在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开拓国内市场的请举笑脸,认为依然把重点放在开拓海外市场,或者保持海外市场的给一个哭脸。50%,一半一半。请台上学者给出答案,三位又是不同答案,请举赞成票的贾康所长做出解释。

  贾康:我们的工业化在中期,很多地方是初中期,城镇化只是46%,如果自己不出大错误,我们还会高速增长几十年,高速增长几十年时间,国内的复印机市场比海外市场超常规的更高速率发展,在金融危机初期好注意到这个危机带来的重要启示,当然不能放弃,但要注意怎么在国内市场中占有基本逻辑,当然具体还有行业分析,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是不是还使用复印机。

  主持人:谢主任为什么认为重点放在海外市场。

  谢鹏飞:我之所以主张这个企业注重海外市场,我的理由主要是一个企业开拓市场是很简单的,已经有原有的市场网络以后,要转到一个新市场要花很多功夫,如果这个企业的优势,30年代都是做海外市场,他在海外市场的营销,或者各种关系、网络有一整套的东西。当然,现在国内市场有效价格还比国外市场好,效益还高,这是不可否认的实施,但一般来说一个外销的企业转入做国内市场的话,要解决好几个难题。首先第一个,它的生产标准可能是不一样的,产品标准是不一样的。第二个,营销网络没有建立起来,建立营销网络是非常、非常艰难的过程,假如说这个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销的销售网络,你要转到国内市场是非常艰难的。从我们这几年在东莞,我们开了“出口企业转内销博览会”来看,可以看得很清楚。尽管去年广东内销产品额有8400多亿,内需比例极大提高,但原来几十年一贯是做外销市场的,在很短时间之内转向内销市场,一般来说不太容易,也很难成功,起码要用一段很长的时间熟悉国内市场,特别是国内市场营销网络的建设。又有,外销的时候政策、标准和内销是不太一样的,包括质量评估也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主张企业在目前阶段重点继续做海外市场,逐渐开拓国内市场,把营销网络建立起来,可能内销的市场份额更好一些。

  主持人:开拓国内市场是很大的目标,但目前的情况下不应该急于转入。

  谢鹏飞:主要是营销网络的建设,国内的营销网络建设起来很难。

  主持人:丁主任为什么选择中立?

  丁力:我觉得两个市场各自的忧虑不一样,如果刚才的企业不变,他参与国际市场靠比较优势,参与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因为中国的低水平产能过剩在朱镕基时代已经体现了。而国际市场主要靠的是比较优势,但国际市场有很重要的特征,交易成本相对比较高,于是就有这样的困惑。是留恋在现有的传统优势上,在国际市场上打拼还是通过建立起新的优势,在壁垒重重的国内市场上拼杀?我的中立就是我的困惑。我想说一句,中国的企业无论现在在国际市场上还是马上进入的国内市场,我认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是这样的,国内市场是企业最终走向国外的孵化器,如果一个企业进入不了国内市场就占领不了高端市场。

  主持人:请前面五位企业对这家企业的建议是什么。

  蒋锡培:我觉得这家企业国际市场有了很好的市场以后,毫无疑问不能放松。就像主持人刚刚讲了,如果放弃了国际市场,他相信他绝不会这样选择。虽然碰到了一定的难度,但应该两条腿走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前面既要创新也要兼顾品牌,这个企业才能长足发展。

  李东生:我举赞成牌是基于上一个举牌下来的。既然他在特定领域内竞争力比较强,在海外市场可以表现出来,应该花出一部分精力,而不是放弃海外市场而开拓国内市场,因为他是做配件的,客户是很有限的,国内的市场客户拿手指头数都可以数下来,如果品牌有竞争力就可以在市场上分到一块蛋糕。

  黄建平:这个企业是做最终消费品的,立足于海外市场找到更多的品牌采购配件,有能力做整机的时候才有创新品牌可言,毕竟不是做最终的消费品,只是做配件,所以我举哭脸,要立足于自己的品牌竞争力,一步一步往自己品牌之路上靠。

  靳海涛:过去出口企业是英雄,现在我认为既能出口又能内销才是英雄。所以有一句话,单一市场掉头难,我主张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同时一定要开拓国内市场,两方面都要考虑,这样在复杂环境来临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主持人:最后还是听一下蔡长乐先生,您在两个选择当中最终选择了什么?

  蔡总:谢谢各位专家的指点,根据形势我们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至于在品牌建设方面,还是刚才那句话。

  主持人:你的订单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这些订单都是海外的,为什么把精力放在开拓国内市场上?

  蔡总:国外订单出现了短单,急单比较多,而且还有汇率的风险,还有政府的扶持,现在时机背景非常成熟。

  主持人:即使海外订单出现恢复性增长,必须提前着手做出布局。其实我们为什么要举这样一个复印机企业作为例子,因为在珠三角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企业一样,他们缺少自主品牌,过度依赖国外市场,而且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增长方式,虽然这种增长方式帮助珠三角创建了一个个经济奇迹,但面临经济情况的时候我们必须面临痛苦转型,这个转型可能是痛苦的,必须要转型。我们借助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一句话作为这一阶段的结尾,允许改革失败,不允许不改革,这句话反映出所有广东人的决心。谢谢各位!

  谢谢三位嘉宾,接下来要做下一个环节的讨论,请上几位企业家嘉宾继续讨论如何进行痛苦的转型,再一次感谢以上三位嘉宾。

  主持人:四位企业家想的是在座东莞企业家想的差不多,都是做企业的,大家遇到的困难差不多。靳总是观念引导、政府引导基金。蒋总是让民众高度认同,营造环境、坚持不懈。其实思路大部分是一致的,环境和政策我想也差不多,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把这几项作为重点?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